7月31日,福特汽車發佈第二季度財報。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福特汽車營收爲536.91億美元,同比下滑32.2%;毛利爲52.37億美元,同比下滑54.84%;歸母淨利潤爲負8.76億美元,同比大跌167.7%。

其中,福特汽車二季度營收爲194億美元,同比降低50%。得益於大衆汽車入股福特自動駕駛業務Argo AI帶來的35億美元特殊收益,福特汽車二季度淨利潤爲11.17億美元。排除這部分收益後的調整後的息稅前利潤爲負19億美元,低於市場預期的負48.02億美元,去年同期盈利1.48億美元。二季度調整後每股虧損0.35美元,市場預期每股虧損1.15美元,去年同期每股收益0.28美元。

由於主營業務的大規模虧損,即便在福特汽車在二季度獲得了高達35億美元的投資收益,也未能實現半年業績爲正的目標。雖然二季度虧損低於預期,但營收的大幅度下滑爲福特敲響了警鐘,因此二季度的盈利並不能使福特規避全年巨大的虧損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福特汽車今年二季度在華汽車銷量較上年同期增長了3%,使該公司近三年來在中國這一全球最大汽車市場首次實現季度銷量增長。

盈利表象下的虧損壓力

今年二季度,福特汽車淨利潤爲11.17億美元。在虧損成爲各大車企關鍵詞的二季度,福特汽車的高額盈利顯得尤爲亮眼。然而,福特汽車的二季度盈利主要歸功於Argo AI帶來的35億投資收益。扣除此部分收益之後,福特汽車二季度淨淨虧損19億美元,與一季度持平。因此,福特汽車盈利表象之下仍然存在着巨大的虧損壓力。

據悉,大衆汽車上個月完成了對Argo AI的26億美元投資,目前該公司的估值爲75億美元,福特和大衆雙方都擁有Argo AI約40%的股份。福特汽車因此得到了約35億美元的投資收益。

排除這部分收益後的調整後息稅前利潤(EBIT)爲負19億美元,雖然低於市場預期的虧損48.02億美元,但虧損面仍然巨大。作爲對比的是,去年同期福特汽車盈利1.48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福特汽車二季度營收爲194億美元,同比降低50%。即使與一季度相比,福特汽車的營收也出現了近150億美元的營收蒸發。營收的銳減顯示出疫情在全球氾濫之際福特汽車的產銷壓力。

第二季度的大多數時間裏,幾乎所有福特的全球製造工廠都暫停了生產,福特公司汽車業務的批發量、收入和息稅前利潤均出現下滑。在淨定價和支出方面的改進分別帶來的約10億美元的提升,抵消了停產對盈利的部分影響。

二季度,福特的全球汽車出貨量爲64.5萬輛,同比降低53%。其中北美市場銷售量爲27.2萬輛;南美銷量爲1.4萬輛;歐洲市場銷量爲15.4萬輛;中國市場爲16.9萬輛。受影響中嚴重的市場爲美洲市場,銷量跌幅超過50%。這也與疫情在美國的肆虐形成緊密的相關性。同時也說明如果疫情無法在美國本土控制得當,福特的銷售壓力無法在短時間內扭轉。

身處疫情的“震中”,福特汽車將面臨更大的虧損壓力。

受疫情影響,福特在其經營的全球範圍內每個地區都出現虧損,其中在歐洲虧損6.64億美元,在中國虧損1.36億美元。福特信貸本季度實現利潤5億美元,但低於2019年第二季度的8億美元。

而根據福特汽車於4月28日公佈的一季度財報,福特汽車一季度批售銷量爲112.6萬輛,同比下滑21%。總營收爲343億美元,同比下降15%;淨虧損爲20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水平減少31億美元,淨虧損率-5.8%。其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爲負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了40億美元。公司調整後的自由現金流爲-22億美元,調整後的息稅前虧損爲6.32億美元,根據官方的預估,疫情對這一數據的負面影響至少爲20億美元。

細分來看,北美地區3.46億美元的利潤被南美、歐洲和中國市場的虧損所抵消,這些地區的業務利潤率分別爲-15.5%、-2.3%和-40.7%。綜合下來,福特汽車業務一季度的息稅前虧損爲1.77億美元。

綜合福特的業務表現,我們無法對福特的全年表現給出樂觀的結論,營收的大幅的下降更爲福特敲響了警鐘,巨大的虧損壓力如同陰雲一般將福特汽車籠罩。

中國市場回暖:三年內的首次季度增長

區別於其他市場的糟糕表現,中國市場久違的季度增長或許能給福特汽車帶來一些信心。

今年上半年,福特在中國市場的總銷量爲26.1萬輛,其中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一季度銷量僅爲8.9萬輛。

7月,福特中國公佈二季度在華銷售業績。雖然二季度仍然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但是得益於福特品牌SUV車型、商用車以及林肯品牌的逆勢增長,福特中國在二季度共取得158,589輛的銷量成績,實現銷量同比增長3%、環比增長近80%的雙增長。

根據最新公佈的2020年上半年車企銷量榜,有12家車企上半年的銷量是實現了正增長的。上半年長安福特銷量上漲29.7%,僅次於紅旗的106.6%,排在所有車企的第二位,漲幅在合資車企當中位列第一。

其中,豪華品牌林肯在二季度表現優異。得益於林肯的國產化步伐加快,林肯汽車連續3個月實現單月銷量環比上漲,季度銷量達到13,897輛,與去年二季度同比增長12%,與上季度環比增長128%;江鈴汽車二季度銷量達到80,224輛,同比、環比分別增長33.8%和117.4%,創下史上同期銷量新紀錄;長安福特得益於銳際以及福克斯的表現第二季度月均銷量近2萬輛。

林肯品牌的銷量增長說明其國產化戰略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相關信息顯示,在國產化造勢許久後,林肯首款國產車型冒險家Corsair已於3月12日上市,而在僅僅3個多月後,其第二款車型林肯飛行家Aviator也於7月8日上市。林肯中國掌門人毛京波對外表示,“全新林肯飛行家於林肯在中國杭州的旗艦製造工廠生產”,而合作方則是長安。

福特中國發布的數據顯示,在國產車型的帶動下,林肯品牌銷量有了較大幅度提升。林肯品牌在二季度連續3個月實現環比上升,其中5月和6月連續兩個月單月銷量超過5,000輛,其中國產冒險家6月單月銷量首破3000輛,刷新林肯在華歷史上的最高單車月銷量紀錄。

福特在今年4月的時候發佈了福特中國2.0戰略。按照規劃,福特將在三年內在國內市場推出三十款新車,打算以“車海戰術”打開逐漸萎縮的中國市場。高強度的產品投放對福特的研發能力和產能都有很大的考驗,同時過短的投放週期也會使其產品的生命力和市場號召力大打折扣。

與此同時,長安福特也迎來了人事上的履新。8月4日起,重慶長安乘用車營銷事業部原副總經理陳曉波正式加入長安福特,出任長安福特全國銷售服務機構(NDSD)副總裁一職,併兼任銷售總監和運營總監。

在陳曉波任職長安福特市場部總監期間,長安福特曾於2016年達到銷量高峯,全年銷量95.75萬輛,同比增長14%,創福特乘用車產品在華佔有率歷史最高的紀錄,距離百萬輛俱樂部僅一步之遙。但2017年-2019年,長安福特連年下滑,銷量分別爲82.8萬輛、37.8萬輛、18.4萬輛,同比分別下滑12.3%、54.0%和51.3%。

陳曉波的迴歸與福特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回暖呈現出重合的態勢,但陳曉波的迴歸能否將福特在中國銷量上揚的號角繼續下去,還是一個未知數。

福特換帥,債務壓力進一步增大

在福特發佈一季度財報的當天,福特發行了80億美元的無抵押債券。爲了充實現金儲備,福特在4月份還啓用了超過150億美元的現有信貸額度,並暫停派息。截至第一季度,福特的總負債達到了2345億美元。

今年一季度,福特爲渡過衛生事件危機,汽車債務方面增加了約一倍至300億美元,以幫助其鞏固資產負債表。目前,福特已經償還了77億美元的循環貸款,並延長了48億美元爲期三年的循環貸款。

同時,福特的現金消耗也在增加。二季度,福特共消耗53億美元現金,高於一季度的22億美元。而隨着福特重組計劃的推進,還將有更多的資金投入。此外,福特的債務壓力進一步增大,截至二季度末,福特總債務較一季度進一步增加至2385億美元。

8月4日晚間,美國福特汽車宣佈,現任COO的吉姆·法利(Jim Farley)將於10月1日接替韓凱特出任公司新任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自2017年領導公司轉型的韓凱特(Jim Hackett)計劃從公司退休。

執掌福特僅三年的韓凱特由於福特糟糕的業績表現,被迫“下課”。

在韓凱特接任福特CEO的第一個完整年即2018年,福特全年銷量同比下跌8.9%,淨收入下滑52%。福特這一年在很重要的中國市場銷量也開始大幅滑落,同比下滑37%,主要合資公司長安福特銷量腰斬。2019年,福特全球銷量繼續下跌7.7%,淨利潤下滑高達99%,中國市場銷量繼續下跌24.5%。

2020年,受疫情衝擊,福特汽車的狀態更加搖擺不定。在資本市場上,福特股價繼續下跌,最低時股價不足4美元,而在穆拉利時代,福特的股價曾衝到18美元。韓凱特在提振業績上的“無能”使資本市場對其失去了耐心,在福特汽車宣佈韓愷特退休消息後,福特當日股價在盤前交易中上漲逾3%。

六年三換帥顯示出福特汽車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銷量下滑,公司內部的人事架構也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問題。在公司重組還未完成,銷量進一步下滑的大背景下,吉姆·法利的接任可謂是臨危受命。但他能否帶領福特汽車走出困境,仍是一個未知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