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金價暴漲催火中國金王,荒山中淘出500噸黃金,曾涉污染被罰10萬

文 | AI財經社 周享玥

編 |鹿鳴

本文由《財經天下》週刊旗下賬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瘋狂黃金”還在刷新紀錄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8月7日盤中,現貨黃金一度逼近2075美元/盎司,日內漲約0.55%,再創歷史新高,COMEX黃金期貨主力合約則一度觸及2089美元/盎司,距離2100美元大關僅“一步之遙”。

與此同時,擁有“中國第一大金礦”的紫金礦業當日在A股和港股的股價也再度上漲,分別報收6.64元/股、5.4港元/股,總市值則達到1685億元、1370.37億港元,

實際上,從3月16日的年內低點1451.55美元/盎司,到7月27日現貨黃金一舉超過2011年以來保持了9年的歷史最高紀錄1921.15美元/盎司,當天收1942.64美元/盎司,再到8月7日逼近2075美元/盎司,不到5個月的時間裏,黃金價格已經大漲超600美元,漲幅接近40%。

值得注意的是,紫金礦業的股價也自3月開始持續上漲,從3月19日的年內股價低點3.27元/股,漲至了8月7日的6.64元/股,股價翻了一倍,市值漲了近700億元,繼續穩坐中國金王寶座。而紫金礦業現在所有的“光芒”都離不開紫金礦業董事長——陳景河這個靈魂人物的神奇“點金術”。

(圖源:紫金礦業官網))

點金術讓礦山變廢爲寶

1957年,陳景河出生在福建永定的一戶普通教師家庭,打小就喜歡與石頭打交道,後來又於恢復高考當年成功考入福州大學地質專業,畢業後進入福建省閩西地質大隊,主要勘察汀江兩岸。

“我總有一種強烈的意識,想到紫金山上去普查。”在這種意識的驅動下,陳景河與地質小組的同伴一頭扎進紫金山,開始對紫金山礦產進行勘察,由此開啓了與紫金礦業的不解之緣。

紫金山位於福建省上杭縣城以北、汀江左岸,山中“怪石嶙峋,聳峙天表”,蘊藏着極爲豐富的金、銅礦,當地人形象地比喻其爲“銅娃娃戴金帽子”。但從1960年至1980年,國家先後投入大量人力財力進行勘探,均未發現在紫金山上勘探出有價值的礦藏。

但陳景河偏不信這個邪,他帶着勘探隊在紫金山腳下安營紮寨,每天天剛亮就揹着包往山上跑,有時甚至在山頂一呆就是兩個多月,住破廟、鑽老洞,是常有的事兒。

在紫金山待了十年,陳景河終於在35歲這年發現了夢寐以求的礦山,且經過一系列科學鑑定,紫金山被認爲同時擁有大型金礦和特大型銅礦。

然而,這座他花了10年“黃金年華”才發現的金礦,卻面臨着無人願意開採的尷尬境地。1992年,相關專家在進行開發性工業試驗後,認爲紫金山銅礦儲量預計達116萬噸,但金礦儲量卻僅有5.45噸,而且大部分礦石品位低,開採後很難盈利。紫金山金礦因此被認爲是開發的“雞肋”,並被國家下放給了上杭縣開發。

但陳景河不死心,於當年9月辭掉了自己作爲福建省地質局最年輕高級工程師的“鐵飯碗”,主動申請去了紫金山金礦所在的上杭縣礦產公司(紫金礦業前身),出任總經理,自己開發紫金山金礦。彼時,這家公司還是一家只有76名職工,總資產351萬元,靠買賣零星礦產品度日,年淨利潤僅3萬元的無名小企業。

(圖源:紫金礦業官方微信公衆號)

之後的幾年間,靠着自己獨有的“點金術”,陳景河開始帶領紫金山及紫金礦業“逆天改命”。

爲了實現低品位基礎上的開發盈利,陳景河決定另闢蹊徑。在黃金採礦業,有一種成本較低的“堆浸工藝”,但因在潮溼環境中使用效果不好而很少在南方使用。陳景河卻根據紫金山金礦的礦石特點,大膽選用了投資額低、生產成本低的堆浸工藝,用700萬元創造了年處理礦石5萬噸規模的能力。

後來,爲了進一步降低成本,他又進行了多次技改,通過對礦石進行“破碎→篩分→洗礦→重選”等多套工藝,攻克了礦業界的技術難題,使得品位低至0.9克的紫金山礦山變廢爲寶,具備了開發的可能。

與此同時,紫金礦業的開發成本降至了當時行業平均水平的10%-20%,紫金山預計可開採的黃金儲量,也從最初的5噸,暴漲到300噸,再到500噸,很快發展成爲了全國金礦儲量最大、黃金產量最大的單體礦山。

不過,這種“鍊金術”在降低開採成本的同時,也使其在後來的發展中,多次陷入“環保門”事件,其中又以2010年發生的紫金礦業“7·3”污染事件對紫金礦業的打擊最大。

據悉,2010年7月3日,持續強降雨後,紫金礦業旗下的紫金山銅礦溼法廠污水池發生滲漏,造成9100立方米含銅酸性污水滲入汀江,導致下游水體污染和養殖魚類大量死亡,紫金礦業卻直到7月12日才發佈公告披露了該事件。

這一事件很快就在全國範圍內成爲輿論焦點,紫金礦業也成爲了衆矢之的,市場形象和口碑驟降,股價應聲而跌,涉事的紫金山銅礦溼法廠也因此被關停,一直到2013年初才被批覆同意恢復生產。陳景河自己則因紫金礦業未能及時披露該項重大事故及後續進展情況,而被中國證監會給予警告,並處以10萬元罰款。

“2010年對企業的打擊非常沉重”,陳景河後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爲了記住這個慘痛的教訓,紫金礦業不僅在事發處立了一塊近兩米高的“警示碑””,還將7月3號定爲了集團的環境安全日,將7月定爲了“環保月”。

資本術成就千億中國金王

陳景河的高超“點金術”不僅表現在將紫金山“變廢爲寶”上,也體現在了紫金礦業逐夢資本市場和進軍國際市場的故事上。

資料顯示,隨着紫金山金礦的開採,紫金礦業發展迅速,到2000年,它的總資產已經達到約6億元,年度銷售收入約4億元,是8年前的200倍。

但陳景河並不滿足於此,並在2000年,他提出“國內黃金行業領先-國內礦業領先-進入國際礦業先進行列”三步發展戰略,決心帶領紫金礦業“走出去”,並計劃“10年再造10個紫金”,使紫金礦業的資產總額和銷售收入到2010年分別達到60億元、40億元。

爲了實現這一目標,陳景河開始分幾步對公司進行改制,並最終於2000年9月順利完成股份制改造,2003年12月23日在港交所上市,2008年4月25日又迴歸A股,在上交所上市,市值一度超過1500億元。

資本助力下,紫金礦業以更快的速度狂奔。從2000年開始,紫金礦業抓住黃金價格走低的時機,先後將貴州水銀洞金礦、新疆阿舍勒銅鋅礦、吉林琿春金銅礦、西玉龍銅礦等一批極具價值的礦山全部以低價收入囊中。

而在海外市場上,紫金礦業先是在2005年以195萬加元拿下了加拿大頂峯礦業公司21%的股權,成爲第一大股東,從而獲得了頂峯礦業在加拿大BC省的黃金和其他礦產品勘探權。

隨後,紫金礦業又拿下了俄羅斯鉛鋅礦、中亞塔吉克ZGC金礦、吉爾吉斯坦左岸金礦、澳洲黃金公司、巴布亞新幾內亞黃金公司、剛果銅礦等多個海外礦場資源,更是在2007年,以要約方式成功收購英國倫敦上市公司蒙特瑞科,爲中國公司以全面要約方式收購海外上市公司第一例,也是中國收購英國上市公司的第一例。

(圖源:紫金礦業2019年年報)

通過在國內和國外頻繁買進礦產資源,紫金礦業的礦產規模早已翻番。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紫金礦業在國內14個省(區)和海外11個國家擁有重要礦業投資項目,2019年,金資源儲量約1886.87噸,約佔全國總量的13.83%,礦產金產量40.8噸,約爲國內總量的12.98%;銅資源儲量約5725.42萬噸,約爲國內總量的50.03%;礦產銅產量36.99萬噸,約爲國內總量的22.73%,是國內領先的黃金生產企業和礦產銅生產企業。

業績上,紫金礦業早在2006年就提前實現了“10年造1個紫金”的目標,此後業績更是一路狂飆。數據顯示,2016年,紫金礦業的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尚爲107.8億元、16.99億元,到2019年,這兩個數字就分別變成了1362億元、42.84億元,營收翻了超10倍。

2020年7月,紫金礦業更是憑藉着較高的營收和淨利潤排在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第77名,較之2019年上升了十名,甚至超過了光大銀行、比亞迪、順豐、百度等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高額的業績和豐富的礦產資源,紫金礦業的“造富效應”同樣堪稱行業典範。

早在2009年胡潤研究院發佈的《2009胡潤礦產富豪榜》上,就有陳發樹、柯希平、謝福文等6位投資紫金礦業的富豪上榜,合計身家304億元,其中,又以新華都集團董事長陳發樹身家最高,以165億元財富排在礦產富豪榜榜單第一名。

據悉,2000年底,陳景河曾爲紫金礦業引入福建最大的民營百貨集團新華都作爲股東,陳發樹及柯希平正是在這時候進入,以0.1元的面值、幾千萬元的投資成本,合計拿下了紫金礦業6.1億股股份。

這些股份的價值在紫金礦業登陸A股後直接暴漲了幾百倍,陳發樹和柯希平也在紫金礦業帶來的鉅額財富助力下,進入到當年的福布斯富豪榜,分別成爲了福建首富和廈門首富。2009年,紫金礦業股票剛解禁,陳發樹和柯希平就相繼減持,將紙面財富“落袋爲安”,分別套現約42億元、7億元。

與此同時,陳景河也在當年進行了減持,轉讓2759.4萬股,套現約2.52億元,減持後持股數變爲0.87億股。此後十餘年間,陳景河又多次買入或賣出紫金礦業股票,將持股數長期保持在了1億股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7月27日,陳景河還減持了5100億股紫金礦業股票,交易價格未知,但如果以當天6.02元/股的收盤價進行估算,套現金額將達到3.07億元。

股權變動後,陳景河的剩餘持股數約爲6205萬股。以8月7日收盤時紫金礦業在A股市場6.64元/股作爲基礎進行估算,陳景河目前持有的股票市值約爲4.12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