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怎樣實現真善美?”在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電視論壇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司長高長力問到。

2020在疫情的影響下,整個電視劇行業都遭到了衝擊,但是這也是行業減量提質的一個過程。

在這一過程中出現了諸多優秀的作品,“時代報告”劇也在不斷湧現。而短劇憑藉製作成本較低、劇情緊湊等特點,正在從賽道中殺出,成爲論壇中的熱點話題。

同時,在後疫情時期,觀衆對優質電視劇更加渴望,致使平臺方和製片方的購片標準發生轉變,更加看重作品的“創新”,從而提升整個行業的內容深度 。

1

減量提質

創新是核心

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影視行業按下了暫停鍵。很多劇集計劃都因爲疫情而停拍,電視劇市場的供給量嚴重下降,但這也是一個減量提質的過程,給行業帶來了很多新機遇。

就如新麗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曹華益所言:“疫情改變了國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電視劇豐富很多的居家生活,感覺電視劇受到人們從來沒有過的的重視,觀衆對優質電視劇的需求非常渴望,這對電視劇行業是好事。”

此外,商務活動減少,可以讓製作公司和演員有更多的時間靜下心來打磨作品,專注於作品的拍攝,“在疫情階段拍攝的電視劇,因爲許多演員奉獻了非常精彩的表演,質量可能會超出預期,給大家帶來驚喜。”

雖然電視劇市場短期有着較大的壓力,但是長期來看,通過減量提質可以讓市場更加健康。在這個過程中平臺和製作公司的購片標準也在轉變。

愛奇藝首席內容官兼專業內容業務羣總裁王曉暉對於購片標準總結道:“第一要創新,劇集核心點一定要讓人眼前一亮;第二是合作伙伴要靠譜;第三是多樣性,要照顧不同羣體的需求必須多樣化;第四追求性價比。”

而湖南衛視的購片標準更加看重定位,湖南廣播電視臺副總編輯彭國元說到:“首先要守正,三觀要正;第二個是藝術性,能夠滿足觀衆的審美需求;第三個是符合衛視品牌定位,湖南衛視觀衆更多是女性,所以選劇更加偏向青春女性方面。”

對於製作方而言,檸萌影業創始人、董事長蘇曉談到:“對製作公司來說,各種題材都想嘗試。在選擇過程中,核心標準一是創新,二是品質。”在題材不斷細分的市場下,製作公司除了要深耕自己所擅長的領域,也要不斷拓展其他的題材,才能在越來越殘酷的市場下生存。

2

創作者要“下得去”

才能寫出“時代報告”

2020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它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戰決勝之年,也是因爲疫情而變得異常沉重的一年。

電視劇作爲人民的文化大餐,承擔着記錄時代的特殊任務,在國家廣電總局指導下,緊緊圍繞當下的社會現狀,以小切口反應大主題,以小人物折射大時代,市場出現多部“時代報告”劇。

關於“時代報告”劇,論壇上談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真實”。高長力說到:“電視劇能夠做到紀錄片那樣真實感人就是我們的最高境界。”

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重大辦主任陳雨人也說到:“真實是《在一起》這部劇的特色。”導演、監製、製片人騰華濤也表示:“‘抗疫劇’的整體故事線路決定了我們一定要有紀實性的感覺,包括演員表演、攝影風格、整體創作,都要有比較重的紀實感。”

提升故事的真實性,就要求創作者走進故事,就像山東影視製作股份有限公司製作總監靖雷所說:“編劇要下得去,作品才能上得來,要多采訪,多走動。”沒有體驗的創作是空洞的。

爲了使劇情更加真實,導演、演員汪俊談到“抗疫”劇《在一起》的製作:“我們有專門從武漢的方艙醫院找了一個顧問,拍攝整個週期他都在現場,我們做得非常嚴謹專業,不讓有任何破綻。”

保奇影視董事長、導演白永成也表示爲了“脫貧攻堅”劇《一個都不能少》的拍攝“我們的編劇團隊和整個創作團隊到貴州、雲南、甘肅、四川這些偏遠的地方做了詳細的考察,跟農民住在一起,喫在一起好幾個月。”

只有真實,才能讓觀衆感受到時代的氣息,但是部分年輕觀衆對於“時代報告”劇的代入感可能有些不足,爲了可以覆蓋更廣的人羣,創作者還要從年輕人的視角講故事。

萬達影視總經理尹香今表示:“我們在選擇劇本時候,希望既能夠保證傳統電視劇觀衆,同時也能吸引年輕人,所以我們確定的主題就是都市青年返鄉,從年輕人的視角,寫他們眼中家鄉經過脫貧攻堅以後發生的變化。”

“時代報告”正在探索更多的可能,但是,無論是什麼風格、題材的故事,都要“從腳下做起,腳踏實地,不要把腳懸在半空中。”當腳落地的時候自然就做好了。

3

劇集註水,倍速追劇

短劇將成未來五年增長重點

對於電視劇創作,高長力提到:“兩個指標,一個是多樣化,題材、風格、樣式是多樣的,這樣才能夠滿足不同羣體的需求。另外一個指標是高質量,我們文化產品是有營養的,是高水平的。”

但是,中國電視劇市場在不斷向着多元化方向發展的同時,劇集的注水情況在這幾年中也是愈演愈烈,導致1.5倍、2倍速追劇成爲日常,甚至有些觀衆對離開長視頻網站,出現“抖音追劇”的現象。對此蘇曉表示:“長此以往的話,造成製作成本的極大浪費,對劇集製作行業來說是災難。”

在今年2月的時候,廣電總局出臺政策,提倡不超過40集,鼓勵生產30集的劇目,而且在疫情的影響下,爲節約成本,短劇成爲了上半年的關鍵詞。曹華益說到:“短劇創作是符合電視劇創作規律的,也是符合電視劇多集開發規律的。”

對於這一政策,作爲湖南廣播電視臺副總編輯的彭國元深有感觸:“這些年劇集越來越長,一長攤薄成本。在過審的時候,最長的八十幾集,我們審劇的角度,覺得沒必要這麼長,現在注水問題很嚴重,提倡短劇,這個很有必要。”

在今年上半年也出現了《隱祕的角落》這樣的爆款短劇,讓行業充滿信心,王曉暉說到:“從用戶需求和創作本身出發,短劇起碼在當下未來的五年,將成爲影視劇增長的重點。”

但是,目前短劇對於廣告商的吸引力較弱,廣告商更青睞於能夠支撐三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的投入,而短劇顯然不符合這一要求,所以當下短劇的盈利模式還是主要靠用戶付費。而在疫情的影響下,影視行業正在加速向C端用戶付費觀看的商業模式發展。

因此,短劇要想成爲市場的主力,還是要將用戶體驗放在首位,研究用戶的真正需求,才能吸引更多的觀衆付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