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8月8日文章,原題:馬欄山的魔力:中國湖南的電視節目爲何如此受歡迎在今夏中國熱播的電視節目中,有一檔節目名爲《乘風破浪的姐姐》,30位30歲以上的女明星爭奪5個席位,以組成一個女團。觀衆觀看她們訓練、表演和共同生活。隨機挑選的500名女性爲她們最喜歡的“姐姐”投票。在6月上線的3天內,該節目的第一期在芒果TV——湖南衛視的流媒體App——上的收看量就超過3億次。

“乘風破浪”是湖南廣播電視臺的最強項。湖南衛視是(中國)收視率僅次於央視、甚至偶爾超過後者的電視臺。對一個由省級政府運營的廣播電視機構來說,這一現象引人注目。湖南以中國最大的稻米產區和毛澤東的誕生地而聞名。以毛澤東故里爲核心的“紅色旅遊”吸引全國各地的遊客慕名而來。

但省會長沙已成爲中國流行文化的前線之一,坐擁超過1.2萬家從事文化產業的企業,僱用了當地1/8的勞動力。根據一項官方統計,該行業對長沙經濟的貢獻率超過其他任何行業。2017年,創意和文化產業創造了該市GDP的9%,是全國平均水平的兩倍。

在湖南,文化產業的中心是湖南廣播電視臺,它尤其擅長製作被全國觀衆追捧的節目。2018年湖南廣電的附屬機構製作了最熱播古裝劇中的6部和最流行歌曲中的8首。長沙(在創意及文化產業)的地位,使在當地舉辦的兩年一度的“金鷹獎”成爲中國最負盛名的三大電視明星頒獎典禮之一。以人均GDP計算,湖南在中國內地31個省區市中位列16位,但該省6700萬人口是中國第五大文化、教育和娛樂消費支出羣體。

湖南開始其在全國流行文化中獨樹一幟的歷程始於上世紀90年代,當時該省打造了一個獲准嘗試新事物的衛視,製作活潑輕快的新聞節目和一檔名爲“快樂大本營”的明星綜藝節目,甚至還有一檔相親節目。《紐約時報》2000年報道稱,北京一些酒店用“我們開通了湖南衛視”的廣告牌來吸引客人。

在一塊曾是國有農場的土地上,湖南廣電的官員打造了龐大的影視製作公園。此後這片被稱作“馬欄山”的地方壯大爲一個文化巨擘,吸引了愛奇藝和騰訊等媒體巨頭入駐。2017年,在中國互聯網上播放量最高的10檔綜藝節目中,有8檔是在那裏孵化而成。(王會聰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