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廈門大學積極響應中央號召,組織“一帶一路”鄉村關愛公益行動走進青海省玉樹州治多縣。

青海玉樹“嘉庚樓”前的陳嘉庚銅像。廈門大學供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東北部的青海,山宗水源雄渾壯闊。這裏是山的王國,千山堆繡,“萬山之祖”崑崙山脈巍峨挺立,孕育着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中的瑰寶——崑崙文化;這裏是水的源頭,百川織錦,長江、黃河、瀾滄江三江清水奔湧而出,滋養着華夏民族綿延璀璨的歷史文明。

6年前,在這隅黃褐色的熱土上,一座凝聚愛心的“嘉庚樓”拔地而起,一尊栩栩如生的嘉庚銅像巍然屹立樓前。前者,是青海玉樹地震災後廈門市民援助重建的愛心項目,也是連接兩地人民友誼的一抹濃烈情緣;後者,是廈門大學藝術學院蔣志強教授無償創作的作品,也是校地情誼在雪域藏鄉留下的深刻印記。蒼茫高地,勁風颯響,嘉庚銅像一直挺立於青海大地上。“他”雙手拄着手杖,望着前方,與遠在東海之濱的廈大校園內的嘉庚像遙遙相對,見證着廈大與青海深厚的情緣和友誼。

事實上,早在上世紀40年代,廈大創辦人“陳嘉庚”這個響亮的名字,就把這所“南方之強”與千里之遙的雪域高原緊緊聯繫在一起。1940年,67歲的陳嘉庚率領南洋華僑回國慰勞視察團,奔赴祖國西部地區慰勞抗日將士,踏上了青海大地。在西寧古都,他慷慨激昂地介紹了海外華僑的種種愛國行動,激勵起青海軍民高亢的抗日熱情。青海民衆整齊守信的良好精氣神,也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陳嘉庚在青海的點滴故事,引領着一代又一代廈大人關注青海、瞭解青海、走進青海。

踏冰臥雪著華章

作爲世界上海拔最高、最爲獨特的地域單元,青藏高原長期是地球科學、生物學等領域的天然實驗室,與其相關的研究成果備受中外科學家矚目。但惡劣的自然環境,一再阻止科學家們深入這片神祕土地的腳步。然而廈大人的足跡早就陸續踏上這片“生命禁區”。

1946年畢業於廈大數理系的曾融生,是我國著名固體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爲了獲取柴達木盆地的地球深部構造的數據,他帶領勘探隊幾度深入青海,在條件艱苦的野外風餐露宿,最終收穫了系列具有開創性的研究成果:對柴達木盆地地殼內部震相的發現在國際上首次得到報道;基於該地區的探測數據,最早在中國大陸提出了區域地殼分層速度結構模型;還提出了地殼分層的重要概念,填補了我國深部構造研究的空白。

20世紀80年代後期,近古稀之年的曾融生親赴青海野外臺站指導工作。他與紐約州立大學教授合作,沿青藏公路佈設了11個臨時地震臺站,樹立了青藏高原深部構造研究的新里程碑。他提出的印度——歐亞大陸碰撞過程以及青藏高原物質向東流動新模式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高度重視。作爲中國地殼深部構造研究工作的開創者,曾融生用他獨特的專業視角,向世界展示了神祕青海的獨特魅力。

1959年畢業於廈大生物系的葉滄江,是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員。1980年,他接到前往青藏高原進行野外科考的任務,從此開始了近20年的漫漫堅守之路。

“六月穿皮襖,風吹汽車跑”,在青藏高原極致風光背後,潛藏着險峻的生存考驗。爲了開展更多的野外考察,葉滄江隨團隊常年行走在茫茫天路上。每次出門,他們要身穿厚羊皮襖,攜帶氧氣袋,備着乾糧和炊具,拿着槍支防範野獸,不時還要經歷九死一生的險境:有隊員騎馬過一條淺河,卻被突如其來的急流沖走;有隊員白天信心滿滿出門,晚上卻沒能再回來。在巨大的身心挑戰面前,葉滄江扛住了。爲了探索自然奧祕,他曾徒步爬上5000米以上的高原,一次次挑戰生命極限。葉滄江的科考履歷,爲大美青海走向世界塑造了一張“綠色名片”。他發表的《青海湖魚類區系及水生生物研究》獲得了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發表的《中國湖泊環境(青海湖篇)》等多項成果,獲得了省部級科技成果獎。

除了廈大學子,把研究眼光聚焦到這塊寶地上的廈大教師也不少,雷懷彥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廈大海洋與地球學院教授,負責過塔里木、勝利、陝甘寧等橫向課題30餘項,1992年其參與撰寫的著作《塔里木盆地形成演化尋找大氣田方向》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1994年其代表作《青海湖近代沉積環境的演化和預測》一書出版。

四海英才聚南強

莫道高原無駿馬,自古西海出龍駒。站在改革開放的新起點,青海迎來了新發展。從青海走出去的學子,腳印逐漸延伸到山村、草原,雪山之下,停留在了古城、鄉村、都市,也奔向了位於東海之濱的“南方之強”。僅2013年到2019年,就有290名高原學子先後在廈大完成學業,其中本科學歷學生262人,研究生學歷學生28人。

除了人才培養,廈大還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經濟、管理等學科優勢,結合青海的發展特點和實際需求,針對黨政幹部、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三支“人才隊伍”,開展了一系列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教育培訓服務。2010年起,廈大在青海招收在職軟件工程專業學位碩士,至今共培養六期工程碩士研究生209人,爲青海省衆多從事信息技術與管理的人才提供了一個新的提升平臺。2015-2019年,廈大爲青海省直部門,西寧市、海東市等地的政府部門及企事業單位開展幹部能力提升培訓班、高級研修班等80多個班次,培訓近4000人次,進一步提升青海省幹部的素質和能力。

崑崙山下,絃歌不輟。爲了給青年才俊成長成才提供廣闊舞臺和良好環境,青海省和廈大協同聯動,發揮校地能量,促進人才合作。2018年,青海省委組織部決定面向國內重點高校定向選調優秀全日制應屆大學畢業生,廈大就在選調範圍之內。2019年,青海省委組織部制定了定向廈大選調生人才計劃,繼續面向廈大招錄,選調100名應屆畢業生,安排到青海省省直單位、部分市縣黨政機關工作,加強青海乾部隊伍的源頭建設。2020年6月,廈大印發《廈門大學鼓勵學生到艱苦地區和重點領域就業獎勵辦法》,設立激勵保障機制,引導學生前往青海六州等艱苦地區就業,幫助他們在青海大地更有底氣地施展拳腳、幹事創業,綻放青春光彩。

星光熠熠,點點成輝。爲了更好地服務西部發展,助推青海建設,2014年7月廈大正式成立了青海校友會,上百名青海校友在西寧古都歡聚一堂,這是學校成立的第75個地方校友會,也是青海凝聚和團結人才力量的新紐帶。

情灑高原,始踐初心。200多位廈大校友深深紮根在高天厚土上,在瀲灩湖泊旁,在青海發展的不同時期。他們的身影頻頻活躍在政界、商界和學界,成爲新青海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爲青海的繁榮發展、和諧穩定,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積極貢獻着自強不息的智慧和力量。

薪火相傳系藏鄉

把時間撥回到10年前,那是中華大地的一場痛。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發生了7.1級地震。知道消息後,牽掛玉樹人民的廈大師生,積極響應學校倡議,表達愛心,先後共爲青海地震災區捐款87餘萬元,用實際行動幫助災區人民渡過難關、恢復生產、重建家園。“玉樹不倒,青海常青”。爲了讓災區的中小學生能在新學期開學時背上新書包,地震後一個月,廈大聯合共青團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共赴玉樹,爲災區學生送去了一份捐贈3萬個新書包的協議之禮。爲了確保新書包在開學前送到每個孩子手中,學校還專門組建災區實踐服務團奔赴至玉樹,開展志願服務活動。

玉樹災區裏的一幕幕,只是情灑青海的一個縮影。

江河源頭,薪火相傳。多年來,一代代南強學子前赴後繼,從繁華城市走進草原牧區,爲青海大地注入新鮮血液。一到寒暑時節,身着紅色志願者服裝的廈大人,總會出現在廣袤的藏鄉土地上。他們用最好的年華播撒希望,傳承着廈大人對青海不變的赤誠。

早在1999年,廈門大學團委響應保護母親河行動,與青海貴德縣團委開展合作,捐資在貴德黃河岸邊種植廈大共青林,並於當年組織大學生赴貴德縣開展暑期社會實踐。2000年,圍繞西部大開發戰略,響應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號召,廈大團委再次組織博士團參加中國百支博士團三下鄉活動,赴貴德縣開展文化宣傳和生態保護志願服務。2012年到2019年,先後有32支廈大社會實踐隊伍、共309位隊員來到這裏,他們從旅遊推廣、民族文化、原子城革命老區、西部特色產業、生態環境保護、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短期支教等多個角度入手,品味着這本名爲“青海”的典作。

2012年7月,廈大人類學教授、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彭兆榮,率領學校人類學博士團,對青海湖的生態和文化遺產進行了深度考察,還針對環湖生態及文化遺產保護提出具體的意見和建議。2017年7月,廈大積極響應中央號召,組織“一帶一路”鄉村關愛公益行動走進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向當地教育系統捐贈關愛幫扶資金15萬元,深入社區貧困居民家中開展實地慰問,這是高等院校對貧困邊遠牧區教育事業的關心和支持,也是引導教育學生胸懷家國、紮根基層,到西部建功立業的生動育人大課堂。

2019年7月,廈大“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理論研修班”三期“三江入夢”青海實踐隊來到青海省格爾木市長江源村,瞭解長江源村走下唐古拉山的搬遷過程,探尋守護長江之源、鋪就脫貧之路的奧祕所在。一次次調研、一批批隊員、一場場旅程,一段段故事……廈大與青海的深厚情誼,就在學子們的青春行動中延續着。

幫扶情緣深且長

一提起青海,多數人腦海中總浮現“青海城頭空有月,黃沙磧裏本無春”的空曠荒涼景象。隨着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經過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努力,青海各項事業變化巨大,發展迅猛,面貌也煥然一新。如今,她正踏着“古絲綢之路”風塵僕僕而來,也沿着“一帶一路”新大道昂揚前行。

作爲一所具有鮮亮愛國底色的學府,廈門大學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關心青海教育事業的發展,結對支援,助推青海民族大學步入發展快車道。從鷺江之畔到三江源頭,從華僑之鄉到雪域藏鄉,從鷺島城市到雪域高原,一個個推動發展的項目、一份份落實支援的協議、一批批無私奉獻的人才,在東海之濱和江河之源中間架起了一道幫扶合作的靚麗“彩虹”。

廈門大學與黨同齡,青海民大與國同歲。擁有紅色愛國基因的兩所高校攜手共進,共同書寫着教育幫扶這篇大文章。2015年,廈大開始重點對青海民族大學的經濟、公共管理、工商管理、旅遊管理等學科的人才培養、學科發展規劃、隊伍建設等方面給予支持,兩校的3個對口院系也陸續簽署了合作協議。2016年3月,兩校簽訂對口支援協議,從師資隊伍和管理隊伍水平、學科專業建設、科研合作、聯合培養學生等方面提供支持。2017年4月,教育部正式下發通知,決定增列廈大對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學,列入教育部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等學校計劃,兩校的對口支援關係上升至國家層面。

志合者,不以山海爲遠。近年來,兩校互學互助,在學科發展、師資交流、教學科研等多方面務實推進、不斷深化。每年召開工作例會專題研討對口支援合作,已成爲廈大和民大之間的一個傳統。2017年,兩校教師合作申報的研究項目獲批國家發明專利,爲服務青海鋰電池產業鏈作出重要貢獻。青海民大聘任廈大教授爲客座教授,還邀請廈大專家學者參加學術研討會、指導學校金融碩士專業建設。爲提高教學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民大教師還以“西部之光”國內訪問學者身份赴廈大進行爲期一年的學習。2018年起,雙方在人才培養方面進一步深化融合:聯合向教育部申報對口支援博士專項計劃,共有7名定向培養博士生前往廈大學習;民大先後選派6名青年教師赴廈大開展單科進修,提升了師資隊伍建設和教學管理水平;還有20名本科生通過“2+2”聯合培養模式的幫助,獲得了前往廈大交流的機會。

廈門大學對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學,使兩校建立起跨區域的幫扶合作,這既是一種政策的安排,更是兩校之間的主動選擇。新時代下,廈大的發展與青海民大的成長有機結合,既讓廈大在幫扶中收穫自身發展的動力,也推動了青海民大的發展壯大,爲推動青海教育事業進步作出貢獻,使校地情緣折射出更加燦爛的光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