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活着]又上演一出“密室生存记”,亦如当年的[釜山行],甚至更早的[科洛佛道10号]……房间、车厢、地堡等等所代表的封闭空间因为资金投入较小,且能够获得强烈的戏剧冲突,因此科幻/幻想电影将怪物、病毒等等元素放置其间时,便会出现种种人性、情感和画面的奇观。

封闭式孤独

这个标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幽闭空间恐惧症,心理学将这种恐惧症归为单纯恐惧症的一种,也就是对于某个物体或者某种特定场景所表现出来的恐慌情绪,其产生原因各家有各家说法,到现在还毫无定论。

出现在科幻电影中的封闭空间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也会造成此种恐惧,但并不是其最关键的作用,但又因为其非正常、超自然的场景设定,封闭空间的恐惧虽然不是最大的,却是令人最无力的。

这些有封闭空间的科幻电影有两大类:能出去但出去无法存活的,如[2001太空漫游]、[异形]、[深海圆疑];被困而要设法逃出去的,如[心慌方]、[生化危机]。

前一类中,虽然怪物或者超自然生物等等想置人类于死地的东西是关键的恐慌触发点,但封闭空间向内产生的依赖感和向外产生的孤独感才是故事的大前提。

这其中又属太空题材最具代表性,比如[2001太空漫游]。

骨头升空变成飞船,地球、月亮、大行星、太阳,在《蓝色多瑙河》壮阔的旋律中一一掠过,然后是中转站、飞船中昏睡的乘客以及旁边漂浮的钢笔,再切到深黑背景上的行星、较小的中转站和驶向中转站的飞船。

这一段堪称是电影画面力量最好说明的蒙太奇中,与宇宙并置的人类是伟大的,但同时,也是渺小的。

后面大卫在舱内不停地呼叫已经被HAL杀死的弗兰克、HAL将弗兰克尸体抛到太空、单人舱漂浮在飞船外的镜头更增强了这种感觉,深奥的哲学议题先不管,制造深空中的恐惧,库布里克就绝对是一把好手了。

[异形]一开始就是B级片设定,因此其表现风格更为直接.

比如船员被唤醒,决定飞向未知星球之后的那个画面,前景中是粗粝质感的蒸汽朋克风格的飞船,后景中呈新月状的巨大星球和小行星,大后景中是暗弱的点点星光.

飞船内几句简短对话之后,镜头又切回相同位置,发着强光的恒星出现,大行星只显现出了左侧的一个巨大弧形,飞船变成了其小行星表面上一个缓慢移动的亮点,即使异形不出来,这样的氛围也足够压抑和孤独了。

再让我们设身处地地想想,遥远的恒星相隔光年,大小行星虽可见,但却分布在缺氧、高辐射且寒冷的宇宙空间里,唯一能够生存其间的,就只有这几十、几百平方的太空飞船。

万一出什么问题,获救几率就跟[银河系漫游指南]里阿瑟和邓特从沃岗人的飞船中被扔出的获救几率差不多,1/8767128,无限趋近于零。

深海中的环境与其相似,比如[深海圆疑],能防止被冻死被压死的潜水服也顶多只能维持几小时。

危险系数相对较小的是因为病毒、污染或者怪物等等造成的封闭空间,比如[科洛佛道10号]、[迷雾]、[隔绝]等等,之所以说相对较小是因为它不会像前两种一样分分钟就让你窒息而死,不过呆上十分钟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

因此在此种设定之下,就算没有幽闭空间恐惧症的人,也极容易产生恐惧了。

这种代入感与设定互相影响,不仅是故事成立的大前提,也是故事发展的推动之一,因为往后不仅有不怀好意的设计者布下的重重机关如[心慌方]、来自外星球的恐怖生命如[异形]、地球人自作孽研制出的高智商猛兽如[深海狂鲨],更加有来自封闭空间本身的起火、漏气、食物短缺等等。

考验还多着呢。

怪物与血腥

如前所述,封闭空间内外的致命物才是关键。

这方面[异形]系列、[怪形]都已经做出了好榜样。

尤其是前者,会扒着人脸产卵还能让男人“生子”的小异形已经足够恐怖,飞速长大之后还潜伏在通风管道伺机捕食,有智力,血液是杀伤力极高的硫酸,可以这么说,在同类中,异形一出,无怪可争锋。

至于[深海狂鲨]里的鲨鱼,[生化危机]、[活死人黎明]里的丧尸,男耕男织的[移动迷宫]里的大蝎子,[深空失忆]里吃人的进化人,[隔离区]里传染性的病毒,跟异形一比,都是渣渣。

[怪形]中不是如太空和深海一样的绝对封闭空间,但是其故事发生地南极大陆的相对隔绝,和对外部世界那种“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也不清楚啊”的处理方式,则是另外一种不确定的。

但仍然让人坐立难安的恐惧,尤其是片中的外星生命还可以任意变形,将原来熟悉的本体撕裂成难以直视的惨状这一点,与异形一样杀伤力惊人。

[心慌方]则与前作都不同。其中的封闭空间立方体是专门建造的,虽没有残暴的怪物和致命的病毒,但花样百出的机关设置仍能使落入其中的人死得都不重样。

被困其中的人也是经过挑选的,技巧娴熟相信经验的神偷,杀伐决断也心狠手辣的中年警察,聪明冷静但软弱的女学生,胸无大志但心怀愧疚的工程师,善良又神经过敏的女医生,数学上天赋过人的弱智少年,这些毫不兼容的组件相互之间的碰撞已经火花十足。

但影片最高明之处还在于立方体这个封闭空间的来历,参与建造的工程师完全不知道受雇于何人,完全不知道自己参与了一部杀人机器的建造,只是庞大工程的一个小局部。

也正是如此,不管立方体是某个变态富翁的游戏,还是国家机器的刑罚、大型企业的实验,这个封闭空间比其他怪物、病毒都更令人不寒而栗,不具名的强力/权力实体化为墙壁,用不怀好意的游戏逼迫手无寸铁的平民低头就范。

除去这些不多的翘楚之外,其余影片基本上都是怪物杀啊杀人类逃啊逃,最后再出来一个救世主终结掉怪物的套路了。

而从七十年代至今,这种题材已经在各国小成本科幻片中泛滥,什么[冰冻]、[迷失太空]、[死亡阴影]、[24号储藏室],以及那部[蒸发太平洋],基本上都是惨不忍睹的畸形儿。

导演们开始似乎都是“啊呀这个容易”这么想,但到半路就成了“哎呀太难了加点尖叫加点番茄酱吧”,最终就出来了这么多设定的封闭空间不成立、人物的行为逻辑神经病、故事的发展走向靠抽风的一坨。

因此当有类似[科佛洛道10号]、[釜山行]这类突破作品时,简直要拍大腿叫好了。

他人式地狱

萨特有一部著名的戏剧《禁闭》,主角是三个死后被投入地狱的罪人:邮政局小职员伊内丝、巴黎贵妇艾斯黛儿、报社编辑加尔森。

地狱与他们想象的完全不同,没有不熄的火焰更没有各种刑具,反而是三张躺椅、一座青铜像、一盏永不熄灭的电灯,以及一个听差。

但这看起来像是客厅的地方并没有让他们好过,三人相互需要又相互迫害,最终的地狱不在别处,因为“他人即地狱”,而[科佛洛道10号]等电影正是立意于此。

从形迹可疑的胡子大叔霍华德嘴里说出来的外星人入侵、空气被病毒污染这个大背景不仅让米歇尔半信半疑,观众也不断摇摆在“女主角神经病”和“好像真的有点问题”之间。

另外诸如照片上落落寡欢的女孩、男二号的巴士票、玻璃天窗上血写的“Help”等等细节,都加强了这种悬疑感,而当米歇尔终于杀掉胡子大叔逃到外面,WTF!外星人入侵竟然是真的!

几乎每一部将封闭空间作为场景设定的科幻电影,都免不了要表现人物之间的猜忌、争斗等等,但并未将其作为故事的主线,[科佛洛道10号]则反其道而行之,在“科幻”这一层面上虽有取巧之嫌,不过故事已经四两拨千斤,能够将人牢牢吸引住了。

而其余影片虽很少将其作为主线,但在推动故事发展和细节方面,这种“他人式地狱”也都用处多多。

前文提到的[怪形]中的外星生命可以任意变换形态,因此科考队员们都开始怀疑彼此的身份,比如血液样本被破坏的那一场戏,在终极危险还没有完全显现的情况下,仅仅是怀疑就导致了争吵、打斗和拔枪。

在其他影片中,即使没有可以伪装形态的生物,其中的人类就已经因为彼此观念、心理状态等等的不同而分帮结派开始内讧了,典型如[迷雾]。

影片一开始,有触手怪物的大雾降临之前男主角的画室就有一张[怪形]的海报,暗示着即将发生的惨剧,不仅来自外部生物的威胁,还有人类内部的怀疑和恐慌。

超市的场景中,一开始就分为了三派,神婆、不相信事实的固执己见者、男主角为首的理性自救者。

后面士兵对军队实验的事情说漏嘴之后,理性自救者中甚至也分化了,因为恐慌而跟随了神婆的人们用刀刺这个无辜的士兵,并将他作为“祭品”扔到门外被吃掉。

而这个大雾中的避难所本来可以等到救援,但因两帮人的争斗,自救者决定离开,同时也踏上了死途。

[隔绝]的结尾则是一场屠杀,最后获胜者穿着防护服跑回了充满辐射和核废墟的地表,不禁想问,这是何苦呢?!

而故事并没有如此紧张和生死攸关的一些影片,都对“他人即地狱”这种认识了如指掌,如[彗星来的那一夜]中看到了与自己一样的一群人之后,在还没有猜测对方意图的情况下,这一帮人不仅开始争吵,还有人表示要过去杀了对方了。

另外还有[摩天大楼],不仅设定奇葩挖坑不填,且因为停电、层高、阶级等等牵强得像是胡扯的理由,大厦中的人就像神经病一样开始大混战了。

不过也有例外。[移动迷宫]是Too youngtoo naive,年轻人还对理性保持着充足的信心。

同样出自约翰·卡朋特的[黑星球]也是为数不多的,人类没有在封闭空间中作死的影片之一。

三个年轻人在飞船上清除不稳定星体,但是却在据地球58光年的距离时,被削减预算的政府给抛弃了(WTF?!),不过这三个生存欲望跟性欲一样旺盛的年轻人决定不想这些,继续没事人一样工作。

他们在无聊的工作中拿中途捕获的外星人当宠物、胡扯聊天吹牛,还跟一枚有性格的炸弹聊天,若不是最后炸弹也学了人类琢磨上帝的事情,这种星辰大海的无聊生活大概能够持续到他们老死了。

你最害怕什么样封闭空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