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公益日推薦項目“山村幼兒園計劃”。圖/騰訊公益。)

上半年在疫情影響下,公益機構普遍反映日子不好過,亟需獲得社會捐贈輸血。雖然距離“99公益日”還有一個多月,但嗷嗷待哺的慈善組織顯然已經等不及了。

8月5日,陝西省寶雞市委市政府召開“2020年寶雞市99公益日衆籌動員部署大會”, 動員企業和社會各界募集捐款。對會議的重視程度可由出席者身份看出:市委常委、副市長主持會議,市委副書記、省慈善協會副會長、市慈善總會會長出席並講話。

而參會者的規模之衆、範圍之廣更是聲勢浩大:市直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慈善公益組織負責人,各縣區主管縣區長,慈善組織,扶貧辦,退伍軍人事務局負責人,以及操作技術人員300餘人參加大會。

知名公益人、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徐永光發表評論稱,“新一輪假公益之名的以權謀捐真來了”。

近年來,地方慈善會參加“99公益日”籌款錦標賽積極性之高,可謂是公益領域的“現象級”的事件。一方面,是政府部門和領導“非常重視”,並列入年度工作考覈。另一方面,慈善會的官方背景也使他們在政府資源、組織網絡和媒體資源方面具有天然優勢,可以轉化爲強大的社會動員能力。

各地在做法上不盡相同,但基本上組織動員會、總結會、表彰會和業務培訓是標配,會議的規格也是越來越高,黨委政府主管領導出面召開,兩辦發通知,慈善會負責組織培訓,廣泛發動企事業單位、工青婦等社會團體,媒體宣傳報道。這已成爲慈善會系統開展“99公益日”籌款的規定動作。

慈善會是僅次於紅十字會的第二大慈善組織系統,每年三成左右的社會捐贈流向慈善會系統。憑藉其政府資源和組織優勢,慈善會系統在短時間內就可以動員衆多的捐贈資源,獲得可觀的籌款金額。

以2019年爲例。9月7日,第五屆“99公益日”正式啓動後,三天內籌集了4800萬人次的愛心捐款17.83億元。騰訊公佈的機構籌款排行榜前十名中有5家來自慈善會系統,佔據了半壁江山,且包攬了第二名到第五名。而2018年,參加“99公益日”的169家慈善組織中,慈善會系統僅有24家,籌款排行前十名中,只有深圳市慈善會和長沙市慈善會2家,分別位列第4名和第8名。

(2019年9月7日,在湖南省郴州市區福地廣場,“99公益日一起愛·善行郴州”大型公益集市啓動。)

慈善會系統在汲取社會資源中的崛起,引起了公益慈善行業人士的關注和爭議。

公益研究者、清華大學教授鄧國勝對此指出:“慈善會參與到具有競爭性的籌款活動中來,這是值得肯定的。”但他也不無擔憂:“慈善會系統擁有行政資源優勢,可通過行政手段要求各機構參與,勢必會讓民間公益組織受到衝擊。”

其實,早在十年前,業界就開始了關於慈善會的定位、作用和發展的討論。2009年11月,《中國社會報》開闢版面,發起“誰在阻礙中國慈善事業發展”的討論,鄧國勝、徐永光、鄭遠長等業界人士發表了各自的看法,雖然出發點和角度不同,但是對慈善會“去行政化”則是普遍共識:慈善會要去行政化,獨立運作,提高專業化和規範化水平;政府部門在慈善事業中要歸位,對社會組織給予必要支持,履行好監管職責。

也就是說,問題不在於慈善會參與“99公益日”本身,而在於其背後的官方背景和行政化的募捐方式,有可能損害慈善的平等自願原則,而這對於其他民間慈善組織是不公平的,對整個慈善生態的健康成長也是不利的。

(2020年3月2日,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大唐洺郡住宅小區”的黨員正在捐款。)

值得指出的是,2016年《慈善法》非常重視和強調“自願”原則,總則第四條規定:開展慈善活動,應當遵循合法、自願、誠信、非營利的原則。第三十二條、第一百零一條、第一百零八條的規定,都有關於“自願”原則的表述,明確開展募捐活動不得向單位或個人攤派或變相攤派,不得妨礙公共秩序、企業生產經營和居民生活。。

但是,從現實層面看,一些地方政府在促進當地公益慈善事業發展的過程中,有時會採取行政勸募的方式,強捐、索捐、變相攤派的現象時有發生。短期來看,似乎社會捐贈的數額積聚上升,慈善事業得到了跨越式發展,但從長期看,這種方式非常有害。

通過行政動員方式募捐,如同一些地方追求GDP超速增長一樣,無法持續,而且泡沫最終有破滅的時刻。行政勸募還容易引起公衆的厭煩心理,導致公衆對公益慈善的牴觸,攪亂慈善募捐環境。同時,也會擠壓公益慈善組織,特別是自下而上公益慈善組織募款的空間。

2016年《慈善法》出臺後,以“去行政化”和“去壟斷化”爲方向的體制改革,成爲慈善會發展的重要內容。上海、北京、大連等地率先試水慈善會的“去行政化”和“基金會化”,深圳市慈善會、廣州市番禺區慈善會也與當地民政部門脫離隸屬關係,轉向成爲具有獨立法人治理結構和社會服務能力的慈善組織。

近年來,以“99公益日”爲代表的互利網公益發展,因其用戶參與機制、公開透明和競爭機制,公益機構之間從過去資源和渠道能力競爭,日益轉向以解決社會問題爲導向的綜合能力競爭。從這個意義上講,慈善會單純依靠政府資源、運動式籌款已不合時宜,而應該主動跳出“舒服區”,平等參與行業競爭,通過提高服務社會和吸引用戶的能力體現自己的存在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