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一本史書,就是打開一個世界,讀史而知天下

本文由萬史不辭原創創作,歡迎轉載分享

想到南非,我們可能想到政治課本上的金磚五國的概念及曾經的總統曼德拉,而南非帶給我們的啓示遠不止這些。南非曾經作爲非洲第一大經濟體,擁有全非洲最爲先進的科研技術實力和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其發展前景一片光明。然而在近幾十年,其內部也出現了諸多問題,下面爲大家詳細說明。

種族隔離下的南非

南非在較早之前是歐洲的殖民地,因而黑人和白人的矛盾相當突出,種族衝突是南非歷史政治的鮮明特徵。南非在17世紀左右開始受到荷蘭,英國的殖民統治。

在19世紀早期,英國開始向南非移民,不斷增加的英國移民加強了英國對南非的控制權,這也一步步加劇了當地黑人和白人的矛盾。因爲南非有着豐富的礦產資源,英國對當地的原住民加大控制以進一步搶奪資源。1948年,時任南非總理的丹尼爾·馬蘭大大加強種族隔離制度。

所謂種族隔離,是指按照不同種族分開人羣,使得各種族的在各種事件上被區別對待,本質上是一種不平等的歧視政策。具體地,當時的南非在種族隔離的制度下,白人享有的權利遠遠超過黑人,而其他種族在政治,經濟方面的權利都受到衆多限制。

種族隔離廢除,黑人當家做主

這種種族隔離制度在1994年曼德拉就職南非總統後終於得到廢除。而在之後,種族矛盾仍然長期存在,例如現在的南非白人仍然擁有絕大部分的土地,南非黑人人口比重80%,卻只有4%的私人土地,而72%的私人土地被8%的白人佔有。黑人社會對這種土地分配的不滿自然釋放到社會中。在種族隔離制度被廢除後,南非政府推行了多種政策方案鼓勵黑人就業,而因爲歷史遺留,大部分黑人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沒法勝任對技術要求高的工作。

而掌握較高技能的一部分白人,因爲歷史的種族矛盾並未受到新政府的重用,同樣因爲受到當地社會的憎恨故他們紛紛轉移到其他國家。曼德拉廢除了種族隔離制度,然而之後的政府所作的引導並不科學有效,反而是矯枉過正,對黑人的過分優待補償導致政府產業的效率大大降低,破壞了南非社會的正向發展。另外,政府腐敗,犯罪率高等一些社會問題造成了大量的高等人才外流,這也讓南非的經濟發展雪上加霜。

從發達國家到發展中國家

讓我們再從宏觀上回顧一下南非經濟在1994年之後所遇到的一些問題,在這些年裏南非經濟的增長速度顯著低於世界平均水平,而這絕大部分的功勞是在其豐富的礦產資源。再看就業情況,其失業率從1995年的16.7%上漲到2020年第一季度的30.1%,這種觸目驚心的失業率可謂正是南非近些年經濟發展低迷的真實寫照。

而在近幾十年,其經濟雖然增長,但貧富差距卻進一步加劇,許多黑人仍然處在貧困之中,這種貧富差距也對社會秩序產生了直接的威脅,位於底層的黑人排外情緒明顯。南非在種族隔離制度廢除之後實行的救助黑人政策導致了一系列的問題,南非開發銀行研究與信息首席經濟學家涅瓦·馬基特拉認爲“(救助黑人政策)幾乎完全是爲了促進黑人的個人所有權(這對於解決更廣泛的經濟差異),雖然富人構成可能變得更多元化”。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黑人財富權力的提升,但更深遠的影響到了國家產業的健康良性發展。

種族問題是世界許多國家廣泛存在的問題,白人對黑人的殖民統治持續了數個世紀,而在20世紀各個殖民國爭取到獨立解放後,一些國家實行的過於偏向性的扶持政策反而阻礙了國家經濟的良好發展。所以,在種族問題的處理上,一定要慎之又慎,切勿矯枉過正。

而在當下風雲變幻的局勢下,一些國家出現的種族主義思潮卻是時代倒退的產物,我們應抵制這種思潮,白人至上和黑人之上主義都是應該堅決反對的,種族平等需要漫長的道路前進,切忌反向種族主義。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