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1986年4月11日的美國邁阿密的槍擊事件,事後被好萊塢拍成了電影。但倖存的聯邦調查局探員認爲至少有一半的情節都是虛構的,劇組根本就沒有來過邁阿密。這場街頭槍戰持續了約5分鐘,雙方發射子彈145發,8名聯邦調查局探員圍捕2名搶劫嫌疑犯,警匪人數比例4:1。然而實際上一名劫匪只開了3槍,另一名劫匪與8名探員槍戰,他打倒了其中的7個。

邁克·普拉特(右)和威廉·馬特斯

嫌犯邁克·普拉特和威廉·馬特斯都曾經在美國軍隊服役,馬特斯曾經是陸軍中的憲兵,普拉特則服役於越戰期間的美軍特種部隊-遊騎兵部隊,他將成爲這場槍戰的主角。普拉特和馬特斯在入伍時相識,退伍後先後娶妻生子。截至案發前,兩人沒有任何犯罪記錄,在鄰居眼中他們屬於那種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居家男人。誰也想不到1985年秋天開始的的連環搶劫殺人案會和他們有關。

1985年10月5日,一名25歲的男子在邁阿密郊外巖洞被殺,11天后市區發生搶劫運鈔車未遂事件,一名押運員傷重不治。又過了一週,佛羅里達國家銀行的一所分行遭到搶劫,此後的兩個月劫匪銷聲匿跡。1986年1月10日,他們再次出現襲擊了一輛運鈔車,向押運員連開兩槍致其重傷,得手後駕車逃離。一位勇敢的市民悄悄跟蹤了他們的汽車,發現他們中途換了一輛福特F150客貨兩用汽車。

3月12日,槍聲再次響起,一名男子在郊外巖洞遭到襲擊,他的雪佛蘭轎車被劫匪搶走,一週後巴尼特銀行發生搶劫事件。接連不斷的連環搶劫殺人事件搞得美國東南部人心惶惶,聯邦調查局派出了14人的專案組,他們仔細研究和嫌犯的作案規律和行動軌跡,預計他們很快將實施下一次作案。4月11日上午,14名便衣探員分乘11輛車在可能案發的銀行附近巡邏。

兩名劫匪在電影中的形象

9:30分,兩名探員發現了一輛形跡可疑的雪佛蘭轎車,這輛車的特徵與一個月前被搶劫的高度相似。他們緊急呼叫增援,三輛車對雪佛蘭形成前後夾擊,探員馬奈茲猛打方向盤試圖截停雪佛蘭,對方慌不擇路衝上了人行道,馬奈茲跟着追了上去,他們幾乎同時撞上了路邊的一棵樹。另外兩輛車也來不及剎車,四輛車先後撞在了一起。

真實的槍戰不像電影裏那樣一氣呵成,巨大的撞擊產生了意想不到效果。探員馬奈茲的手槍被從車裏撞飛了出去,探員格羅根的也不知所蹤。所有人都出現短暫的意識模糊。格羅根恍惚中看到一個男人正從雪佛蘭裏鑽出來,他的手裏端着一支短管獵槍。格羅根果斷向這個人開槍射擊,子彈擊中了他的手臂。幾乎與此同時,對方手裏的獵槍也開火了,探員馬奈茲哼了一聲向後栽倒。

探員們集中火力向這個人射擊,麥克尼連開6槍,一顆子彈擊中了對方的脖子,另一顆擊中臉頰,這個人停止了射擊,頭漸漸的歪向一旁似乎要栽倒。探員們剛鬆了一口氣,一個人影從雪佛蘭的另一側鑽了出來,這時候趕來增援的探員米雷萊斯正端着散彈槍衝過來,他突然看到前方火光一閃,緊接着左邊身體像被猛踢了一腳,米雷萊斯跌坐在地上半晌才緩過神,他的左臂動脈被一顆子彈打斷。然而正是這種“中場休息”決定了槍戰的結局。

其他探員也發現了第二名劫匪。探員德夫眼疾手快,舉起槍連續射擊,一顆子彈打穿了劫匪的手臂,斜着鑽進了他的肺部,事後經過法醫鑑定,彈頭破壞了肺部主動脈,距離心臟只有1英寸的距離,大約1.2升的內出血留在胸腔裏,這種傷勢普通人已經無法呼吸,然而令人不可思議的一幕出現了。

第二名劫匪正是曾經在遊騎兵部隊服役的普拉特。肺部中彈後,他的右腿和左腳又各中一彈。緊接着探員奧蘭蒂亞第四次擊中了他,這顆子彈打斷了普拉特的右臂橈骨。探員里斯納又跟着補了第5槍,子彈擦着腋窩卡在他的鎖骨裏。

連中5槍的普拉特倒進了車後的陰影裏,探員們一步步地縮小包圍圈,突然,他從車後站了起來,舉着一把Ruger Mini-14半自動步槍,由於右臂橈骨被打斷,他將槍托頂着左肩用左手射擊,雖然已經身中5彈,他的射擊依然準確又兇猛,第一槍就擊中了探員奧蘭蒂亞的肩膀,第二槍打穿了探員麥克尼的脖子,導致他直接休克過去。

交戰中被打壞的手槍

此時雙方距離不足10米,探員霍夫已經來不及躲避,他舉槍向普拉特射擊,立刻被對方的一顆子彈打飛了手裏的槍。霍夫的手掌血流如注,他和另一名幾乎同時受傷的探員漢隆,以及格羅根躲進了車後。令這三人萬萬沒有料到的是,身負重傷的普拉特居然發起了主動進攻,他悄悄地從側面繞了過來,當三人發現時已經晚了,格羅根被一槍擊中心臟斃命,霍夫頭部中了兩槍掙扎了一下也死了,漢隆的腹股溝被打穿,陷入失血性休克,他僥倖活了下來。

陣亡的探員格羅根和霍夫

至此,8名參加圍捕的聯邦調查局探員7人傷亡,唯一沒有受傷的探員已經無力發起進攻。普拉特跌跌撞撞地走向自己的汽車,他把同樣身負重傷的同夥馬特斯從車裏拉出來,兩個人想挑選一輛探員的汽車逃離現場。

前面提到的負傷探員米雷萊斯倒在距離槍戰中心較遠的地方,他的一隻手臂已經失去知覺,當他看到兩名劫匪準備逃跑時,用另一隻手舉起散彈槍連續開了5槍,其中一發子彈打傷了普拉特的雙腿,但對方似乎毫無知覺似的不理會他。兩名劫匪鑽進了探員的汽車,眼看就要逃之夭夭。米雷萊斯掙扎着站起來,他掏出了腰間的左輪手槍,從側面接近汽車,然後突然衝到汽車的正前方,舉起槍向車內開火。第一槍打偏了,第二槍擊碎了擋風玻璃的底部,濺起的碎片割傷了馬特斯的臉,第三槍直接擊中了他的臉頰,第四槍是致命傷,子彈穿過眼眶,打進了馬特斯的頸椎。第五槍擊穿了他的下巴。解決掉駕駛員位置的馬特斯後,米雷萊斯繞到了汽車的側面,第六發子彈擊穿了普拉特的胸腔,打斷了他的脊椎骨。整個過程中兩名劫匪沒有還擊,他們也已經奄奄一息了。

電影鏡頭

這場後來被編入聯邦調查局教材的槍戰只持續了大約5分鐘,雙方發射子彈145發,最終以兩名劫匪,兩名探員死亡,七人身負重傷收場。雖然事後倖存的探員都受到了嘉獎,最終擊斃劫匪的米雷萊斯獲得了勳章。但邁阿密槍戰依然被評爲聯邦調查局史上最失敗的行動案例。案發後幾乎所有探員對手中的武器都失去了信心,劫匪馬特斯身中6彈依然可以駕車逃離,普拉特身中12彈還能繼續作戰。爲此聯邦調查局對以後的行動準則和武器裝備進行了深入的檢討,左輪手槍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全部更換爲史密斯威森公司的大口徑半自動手槍,並且要求彈夾供彈。防彈衣也普及到各個部門。然而法醫的驗屍結果依然存在疑點,兩名劫匪的血液裏並沒有發現毒品成分,他們如何在出血量和身體損傷程度突破臨界值的情況下繼續保持運動和作戰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