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雲

導讀:最近在抖音很火的一句話,那就是“草率了”,然後伴以各種場景使用。其實,這個梗對於古人來說並不陌生,因爲一向英明睿智的孔老夫子,也險些犯過同樣草率的毛病。不信?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在《孔子家語》卷五“困厄”第二十中,記載了孔老夫子的一件塵封往事。

當年,孔老夫子帶着弟子周遊列國,來到了陳國和蔡國之間的時候,悲催了。

爲什麼呢?他們斷糧了。

原文是這麼形容他們的慘況的“藜羹不斟,七日不嘗粒,晝寢”。

這是什麼意思呢?

《莊子·讓王》中說:“孔子窮於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糝。”

藜羹不糝”的意思是,用藜菜作成羹湯,裏面連一粒米都沒有。

一連餓了七天,大家都餓得動不了,大白天只能躺着,以此減少身體消耗,苟延殘喘。

這裏提及“晝寢”,這個就有點小嚴重了。

爲什麼呢?

孔夫子可是最不屑弟子白天睡覺的。

上一個“晝寢”被孔老夫子知道的弟子宰予,曾經被孔老夫子劈頭蓋臉地罵了個狗血淋頭。

孔老夫子是怎麼罵他的呢?

他直接罵宰予說:“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真是隔着幾千年都能體會到孔老夫子滿臉的恨鐵不成鋼。

就是這樣的孔夫子,也被無情的生活給打敗了。

在七天七夜沒有粒米下肚的情況下,他也只好光榮地倒下了,“晝寢”了。

這時,門口出現了一道光,哦,不,不是一道光,是孔老夫子的門下得意大弟子顏回回來了。

顏回在這幾天東奔西走,四處求人,終於爲大家討回了一點米糧。

大家雖然都躺在地上,但是得知這個好消息之後,臉上都閃現了希望之光。

那還等什麼,麻溜地生火做飯啊!

於是大師兄顏回又不辭辛勞地擔負起做飯的職責。

正當大家度日如年地聞着米飯漸漸飄出來的香氣時,米飯也快要熟了。

孔老夫子掙扎起來,想要看看米飯是否快要熟了。

他在那一個時刻,卻看到了令他震驚地一幕:他一向器重有加的大弟子,居然打開了蒸飯的米甑,挖出其中的一小塊米飯,不顧米飯溫度滾燙,就那麼直接塞進了嘴裏

孔老夫子在那一瞬間,心裏幾乎有些崩潰:難道自己真的看錯了人,這個自己器重有加的大弟子,居然是個背師偷喫的主兒?!

他穩了穩心神,並沒有表露出來,而是泰然自若地又躺回了原處。

而顏回並不知道恩師曾經目睹了他“偷喫”的那一幕。

好容易,等到飯熟了,顏回趕緊去請恩師用飯。

孔老夫子顫巍巍地站起來,對顏回說道:“我今天夢見了已故的父親,既然得到了米飯,不如用這乾淨的米飯先祭祀他,然後我們再進食吧。”

顏回一聽,臉色登時變了。

他恭謹地對孔老夫子說道:“老師,剛剛弟子一時不慎,讓炭灰飄進蒸飯的米甑之中,弄髒了一小塊米飯,我本來想把那塊弄髒的米飯挖出來丟掉,但是古語說‘棄食不祥’,所以我就把那塊被炭灰弄髒的米飯喫掉了。這飯已經被炭灰染污了,不適宜用於祭祀了,這都是弟子的過失,求老師原諒。”

孔老夫子聽了顏回的話,才知道自己錯怪這名恭謹敦厚的弟子了,他暗歎一聲:“草率了!”

孔老夫子後來總結時說道:“人人都相信自己眼睛所見到的一切,但是以此事看來,連我們的眼睛所見的事物也是靠不住的。人們所依仗之物,莫過於自己的心,而由此事看來,人心也是不足恃的。弟子們要謹記啊!想要真正知道一個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啊。”

連英明睿智的孔老夫子,也險些因爲一時的草率而錯怪了自己器重的大弟子。可見,草率這種錯誤真的很難避免啊。

但是,只要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之中,多聽多看多留意,多些關愛他人,多換位思考,多爲別人考慮,這些草率之事是否就可以適當地避免一些了呢?

願大家今後都不再草率,“理解你我他,和諧靠大家”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