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鲁特氏是同治帝的皇后,慈禧太后的儿媳妇。

很多人问,为什么慈禧会这么恨阿鲁特氏呢?恨到同治帝才死了两个多月,就逼死了皇后?

其实,以慈禧的性格和经历,她不会喜欢任何一个儿媳妇。

她身上有两种心态,一是寡母心态,二是嫉妒心理。

慈禧年少守寡,一生只有一个儿子同治帝。她对儿子的感情既有功利性,又有天然的母爱。二十六岁慈禧成为太后,发动政变夺得清朝统治大权,除了自身的权力动机,还在于要把属于儿子的权力抓在自己手上,才能护住年少的同治。寡母在孤寂的家庭生活中,一般会把子女当作所有的情感寄托和亲缘纽带。任何分走孩子感情的人,尤其是儿媳妇,都会被婆婆视为公敌,这一点已经无须赘述。

这一点在同治和光绪身上很明显。光绪帝入宫后,慈禧采用高压政策管教光绪皇帝,一定要培养起光绪帝对她的恐惧、服从和依赖感。光绪帝的媳妇隆裕皇后是慈禧的亲侄女,但慈禧对隆裕其实也不满意。

再来说说嫉妒心理。慈禧一生要强,儿子又是她少有的感情寄托。偏偏同治帝喜欢和她唱反调,亲近嫡母慈安太后,喜欢慈安中意的皇后阿鲁特氏,这一些都让慈禧觉得如鲠在喉,非常不爽。慈禧明面上不能拿慈安太后和亲儿子同治帝怎么样,能承受她怒火的人只剩下阿鲁特氏。

你说要是到了现在,无论婆婆怎么强势,儿媳妇都有反抗的空间和可能性。在极其重视孝道的封建社会,阿鲁特氏面对慈禧太后只有挨打受气的份,那里还能和太后正面对决。

野史上说慈禧太后要当着宫女太监的面处罚阿鲁特氏,阿鲁特氏情急之下说「请看在她好歹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皇后,给她一个面子」。这句话的作用适得其反。慈禧是侧室,身份比慈安矮半截,是慈禧心中最大的心理负担。清朝规定,后妃中只有皇后在大婚当天可以走大清门,慈禧听了这话,就觉得阿鲁特氏在嘲笑她是一个侧室,没有资格和她这个正宫皇后摆婆婆的款。

这个小故事应该是野史。慈禧垂帘听政多年,这点事情不至于让她气得暴跳如雷。

但这个故事为什么流传这么广?它抓准了慈禧内心的隐痛。

《红楼梦》第八十二回中,林黛玉对袭人说:“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

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不恰巧就是东风和西风么?

作为正室,在礼法尊卑上,慈安肯定是压了慈禧的。慈禧再怎么胡来,也得顾忌慈安的存在和威慑力。

而阿鲁特氏刚好又和慈安太后由亲缘关系,你说慈安太后选了阿鲁特氏,慈禧能不多想么?

再加上阿鲁特氏和同治帝感情极好,新婚燕尔的浓情蜜意,化成慈禧无数的眼中钉和肉中刺,因为自古寡母很少见得儿媳妇和儿子两个人如胶似漆,这在寡母眼中,是儿子即将被夺走的危险信号。

下一次重复阿鲁特氏命运的人是珍妃。

其实,寡母和儿媳妇的矛盾直到现在,都是难解之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