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因为历史上大部分都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的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物流信息交流中心,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

河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的历史名胜古迹,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民族的发源地,自古就有“天下名人,中州过半”的说法。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河南保存最好的一座县衙。

河南保存最好的县衙——叶县县衙

叶县是世界2300万叶氏后裔的祖地,在春秋时期还曾经作为许国的国都,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境内的叶县县衙是这个县城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据史料记载,叶县县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是目前中国现存的古代衙署中唯一的明代县衙建筑。

县衙坐北朝南,占地约16848平方米,这栋建筑由中轴和东西两侧副线上的41个单元以及153间房屋组成,主体建筑有大堂、二堂以及狱房和厨院等部分组成。受到南北方经济以及文化交汇地区的影响,建筑在木作、砖雕技术等方面融入了南方建筑工艺技巧,为研究中国古代南北建筑流派的特点及变化规律提供了实物依据。

县衙的镇宫之宝

为了增加这座县衙的文化内涵,相关的文物部门在原有的而基础上新增来了一些遗迹,例如“叶公事迹”、“孔子过叶遗迹”等等,并且将文物库房搬迁到了县衙的展厅内,在县衙内还有一个被誉为县衙的“镇衙之宝”的编钟。

这个编钟是2002年在叶县出土、2600年前春秋中期铸造的编钟,总共由8枚缚钟、9枚钮钟和20枚甬钟组成。最大的一个高近60厘米,最小的一个只有16.8厘米,出土后的每个编钟都能够发出不一样音高的乐音。

县衙门前的对联至今无人会念

除了编钟之外,县衙还有一处令人啧啧称奇的地方,那就是县衙的对联,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内涵,涵盖了封建社会地方官员的促使法则。尤其是在县衙三堂两侧柱廊上的楹联“今古今古今今古,古今古今古古今”。

整幅对联只有“古今”两个字,但是却含有着很强的节奏感,让人们不得不发挥自己无限的想象空间。对于这幅对联的含义至今没有一个官方的解释,读音上是否和我们认为的一样,也不得而知。

不过这幅对联也因此成为了这个县衙的另一个亮点,你对这幅对联有什么看法呢?对于河南这个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有什么印象呢?欢迎大家下方留言回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