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的下半場註定屬於30+的姐姐們。前有《乘風破浪的姐姐》強勢來襲,後有《三十而已》霸屏熱搜榜。強勁的“姐姐風”表明越來越多的女性正在努力擺脫“女人三十豆腐渣”的標籤,向大衆自信的展示成熟女性的獨特魅力。站在三十歲這個分水嶺上,是什麼讓姐姐們具備了“乘風破浪”的實力和勇氣?

控制感是預測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核心指標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蘭格曾經在養老院做過一個有關“自主控制”的實驗。養老院的管理者將91位老人隨機分爲兩組,併爲每位老人準備一盆植物。實驗人員對實驗組的老人說:“請照顧好這盆植物,每天給它澆水,否則它會死掉”。實驗人員對對照組的老人說的則是:“這盆植物是送給您的禮物,我們的護士會照顧好它,您只需要負責欣賞它”

這個實驗一共持續了3周。結果發現,實驗組的老人自我報告更快樂也更有活力,93%的老人的身體狀況都得到了提高;而對照組只有21%的老人身體狀況向積極方面變化。18個月後再去回訪這些老人,對照組有30%的老人離開了人世,而實驗組中去世的老人僅有15%!

小小的一盆植物,帶給老人的是對生活的掌控感。實驗表明,控制感是提高生活質量,讓生活態度變得更加積極的關鍵因素。同樣的,女性想要在30歲之後獲得更健康,更幸福的生活,最需要做的就是把人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心理獨立和經濟獨立同樣重要

在電視劇《三十而已》中,鍾曉芹是一個典型的巨嬰,婚前聽父母的,婚後聽老公的,甚至懵懵懂懂地把最基本的生育權都交到別人的手中。

這樣的人生看上去舒適,安逸,實際上幸福感並不高。就像家養的寵物,看着安穩,實際上卻連自己喫什麼,睡在哪裏都無法自己決定。一旦被主人拋棄,它們只能眼睜睜地看着自己走向死亡。

鍾曉芹的成長開始於她勇敢地對陳嶼說出那句“這樣的婚姻,我不想要”。心理上的“斷奶”會讓人真正地開始思考“我想要什麼”,而不是“別人希望我做什麼”。只有發自內心的“慾望”纔會激勵我們擺脫迷茫,勇敢地向着想要去的地方前進。

走出舒適圈,實現多方位的發展

和鍾曉芹不同,王漫妮從一開始就確立了清晰的人生目標。她努力工作,不斷地提升外在魅力,希望憑藉美貌釣到金龜婿,過上闊太太的生活。

女性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來實現理想這一點本身無可厚非。王漫妮的問題在於她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提升外部魅力這一項任務上。僅憑美貌這一項武器來應付複雜的外部世界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在和梁正賢的博弈中,她毫無勝算,只能被動地等待梁正賢的決定,並最終從這段三角關係中黯然退場。

王漫妮的重生是從她放下臉面去學習賬的那一刻開始的。走出舒適圈,去嘗試自己不熟悉,不擅長的事情,這個動作本身就是在給自己增加砝碼。在一次次的嘗試和碰壁中,我們會更瞭解自己的能力邊界在哪裏,也會從每一次小小的勝利中建立起寶貴的自信心。

具備控制感的人大多對自己的能力有清晰的認識,同時也具備適度的自信。當王漫妮微笑着對梁正賢說“我希望一個人去看極光”時,她才真正地握住了自己的命運,不再盲目地仰視這個男人。

未雨綢繆纔是人生最好的保險

顧佳是《三十而已》中最成功,最完美的女性。她有體貼的老公,可愛的兒子和富裕的生活。但她的幸福並不是靠運氣得來的。顧佳是一個懂得居安思危的人,她在風平浪靜的日子裏就知道早早籌謀,爲自己的家庭建造一層又一層的防護牆。

她常年堅持練最難的瑜伽,保持身體的最佳狀態;不讓許幻山喫晚餐,預防他的中度脂肪肝繼續惡化;步步爲營地打入太太圈,爲孩子贏得了最好的教育資源;果斷轉行去賣茶,以防危險的煙花生意會在一瞬間擊潰她的家庭和人生。

也許有人會說,這樣時刻算計的人生太苦太累。可是生活的真相就是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誰會先到。我們看似平穩的人生其實遠比想象的要脆弱,一場大雨,一次疫情,一個意外就能徹底摧毀它。

故事的後半段顧佳經歷了一系列的打擊,被太太圈的人騙,老公出軌,工廠爆炸。可她沒有被打倒,之前的種種努力爲她的人生提供了最有效的緩衝,讓她在經歷了重重災難之後依然擁有自己的事業,依然有能力照顧好自己的父親和兒子。

未雨綢繆,在安穩時爲自己的未來多加幾層保險。這樣當意外來臨時,我們纔有可能始終保有選擇的權利,無論遇到多大的風雨,都有力量握住人生的方向盤。

無懼年齡 不畏人言,乘風破浪的旅程纔剛剛開始

波伏娃曾說,女人並不是天生爲女人,而是社會的文化所塑造的。女人作爲妻子和母親的命運,是男性硬安在她們頭上,用來限制她們的自由。

所幸我們生在了一個最好的時代,社會對女性的束縛和枷鎖正在慢慢剝落。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覺醒,學會掌控自己的人生。她們不再被年齡,被世俗的眼光所束縛,勇敢告訴世界“不過三十歲而已,我們可以做自己的主人,活出精彩,活出輝煌”。

你的人生,握在自己手中了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