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朋友和我說最近他特別的苦惱,自己做小百貨的,現在生意越來越差,就想着實體不好做,想轉電商。估計是看着電商各種吹噓一天賣多少單掙多少錢的,加上各種直播賣貨的,一晚上好幾個億的。看的都心癢癢的。應該是毒雞湯看多了。

我想說更殘酷的事實。電商比實體更難做,競爭更激烈的。不是實體店生意差就想着電商,電商沒有你想的那麼容易的,不是就一臺電腦一根網線就可以賣貨的。外行人永遠也只是看熱鬧的,總覺得電商不就是開個店鋪掛個客服就可以了,也許十年前是這樣,現在的電商競爭遠比你想象的大,而且電商燒錢的速度比實體店更猛。

1、生意差,那就找原因

生意差就找出爲什麼現在生意比以前差的原因,是因爲疫情影響,因爲電商影響,還是因爲房東漲租金了,你要分析自己生意差的原因,然後更多的是想辦法去改進。而不是實體生意差就想着說做電商,當你做了電商之後一定會感慨,好像實體更容易一些,至少你在這個方面已經做了那麼久有經驗。

而電商基本純小白一個,估計店鋪還沒開起來就被割了一波韭菜,首先就是各種培訓機構的,跟你吹得神乎其神的,然後你就傻傻的交錢去培訓,最後發現啥也不懂就交了一波學費。接着就是各種代運營的各種忽悠你,什麼我們團隊一年做多麼多麼的強大,保證給你怎樣怎樣的,先交完服務費,然後給你意思的刷幾個單子操作下,你發現啥沒賣出去,就虧了一筆服務費。真的就是韭菜專挑嫩芽割。

2、在原有基礎上尋找機會

真正能掙錢的商人一定是能在各種不利的條件下看到商機。你可能覺得現在的生意差,那麼有沒有其他辦法去提升下自己的業績。比如做社區團購,在自己的店鋪基礎上增加送貨上門服務,讓顧客自己在微信或者其他上面下單,你提供送貨上門。

在或者可以在羣裏找一些比較好的產品進行定製,比如某個產品感覺不錯,自己有便宜貨源的渠道,那麼在羣裏來一波衆籌,滿多少人就可以去找廠家拿貨,這也是一種思路,我曾經幹過,一些廠家要處理一些滯銷品的,我們就天天在羣裏發這些團購的。原本超市賣的很貴的東西,現在可以很便宜的買到,有些可能暫時用不大,但是看到價格就心動了。這樣利用自己的優勢和信息差來掙錢,也是一個方法。

總之,方法是比困難多的,不要實體店難做就想着轉電商,我相信你做了兩天電商就倒閉關門了,還是做自己熟悉的領域。電商你可以嘗試,但不建議全部投入進去,至少你先了解電商之後在考慮全部投入,不要腦子一熱,東西都沒賣出一件就想着電商的各種美好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