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石家庄,持续的桑拿天,让人焦躁难耐。当很多人选择减少外出,呆在清凉的空调屋内躲避高温时,还有一些人经受着高温的“烤”验,选择坚守岗位。国际新冠肺炎疫情仍然严峻,石家庄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民警不畏酷暑,用行动编织紧密的国门安全网,在口岸一线筑起了保护墙。

这天是8月4日星期二。上午10时,石家庄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四队的检查员列队来到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T1航站楼出境旅检大厅。石家庄口岸尚未恢复国际出境航班,这里暂时成为了边检部门入境分流勤务的准备区域。

相比之前,现在的准备工作多了一项重要程序,就是穿防护服。口罩、护目镜、手套、脚套、防护服……整个流程繁琐复杂,队员们需要一对一互相帮助才能完成穿戴。

考虑到疫情风险,为了坚决防止病毒扩散,石家庄机场T1航站楼的空调没有全部开启,检查员穿上密不透气的防护服,都瞬间大汗淋漓。橡胶手套被汗水跟皮肤粘到一起,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不断地冒出,顺着黝黑的脸往下落……大家仍然仔仔细细地把防护服连接处粘得严丝合缝,穿上鞋套,戴上口罩、护目镜,快速熟练地完成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就绪,检查员走向各自的执勤岗位。此时的户外温度已经达到了34℃。

11时25分,伴随着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声,载有193名入境旅客的国航CA878国际航班在“全副武装”的边检民警注视下,缓缓滑入预定停机位。

扑面而来的热浪中,检查员们紧张有序地开始忙碌起来。石家庄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四队检查员校岩说:“我们的旅客下来后,走过舷梯,会出现在玻璃长廊。它有一片玻璃幕墙,外面就是停机坪,那里基本上空调也吹不到,但是阳光可以晒到。我们在这里有个临时的机位,有一台电脑。”

据了解,飞机产生的热量会使停机坪的地表温度比其他地区的室外温度高10℃以上;而廊桥上阳光持续暴晒,最高温度可能接近60℃。

校岩告诉记者,海关流行病学调查的前期询问以及飞机停靠后的后续交接工作都要花费时间,从飞机进入预定停机位,到最后一名机组人员离开飞机,可能需要耗费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在这两个小时里,他和队友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要在高温下寸步不离地做好监护工作,确保每一名旅客和工作人员安全有序离开飞机。

对于一些需要转运的旅客,他们也都尽力为他们快速办理入境手续。“具有病症或者检测不合格的旅客需要快速转运到治疗点和隔离点,尽可能防止感染扩散。我们简化流程,直接在流调区旁边给他们办理手续,减少多余环节,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两个小时紧张有序的过程中,只看到汗水顺着校岩双层手套的封口处一直在往外滴,校岩说:“按照防护服穿戴标准,我们戴的两层手套和防护服是交错叠加穿着的状态。为了防止长时间工作手套滑脱,还要在封口处用胶带封住,真正达到‘密不透风’。”校岩说。

酷暑之下,浑身被防护服包裹,从事压力巨大的高风险工作,检查员们似乎早已学会了与汗水“和谐相处”。他们笑言,此刻和我一样在桑拿天穿着防护服的人,还有千千万万,这也是人生的价值的一种体现。

完成最后一名旅客的检验,检查员回到隔离酒店休整,等待下一趟航班的到来。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白波通讯员 刘晓丹 王瑾璐 王岳峰 郑硕飞

编辑:徐慧瑶

流程编辑 吴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