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扶贫不会扶懒汉,做人必须勤奋,不能贪图享受!”“如果每个家庭解决好了自身的困难,也就解决了我们整个国家想要解决的问题。”“只要孙女还有口气,就算卖屋也要坚持治疗,决不轻言放弃!”……以上,语出流芳乡流芳村9组党员贫困户徐南林,肺腑之言,满满的正能量,彰显出党员贫困户对党的信任、对生活的坚定。

今年,七十五岁的徐南林,身板健朗,不等不靠,坚持养羊养鸡养甲鱼、种菜种稻种棉花,劳作不息,奋力脱贫,自主走出困境,以实际行动书写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意外降临不自弃

2018年底,意外降临,高二在读的孙女查出患有白血病,不得不休学治疗,整个家庭的原有平静突然被打破。

徐南林处变不惊,态度鲜明地开导全体家人,尽一切力量医治,哪怕卖屋,决不许轻言放弃,需要骨髓移植,他愿首选!

团县委帮忙开通“绿色通道”,争得外地医院“先治疗后付费”的支持;孙女所在学校湖口二中、流芳乡中小学师生及全乡党员发动爱心捐款,共捐爱心款10余万元;孙女父亲所在的务工企业,借款30余万元……接下来一年多的时间里,徐家积极配合治疗,徐南林的配型不合,骨髓配型用的是孙女父亲的,先后花去医疗费130余万元,报销后,仍负债30余万元。

“目前身体尚健,能吃能做,何不发挥曾经的养殖专长,养羊贴补家用,为子女们减轻负担。”面对一时的家庭困境,徐南林决定以自身行动激励子女勇敢面对。

脱贫致富勤为本

每天凌晨4点,徐南林便戴上头灯,在牧羊犬的陪伴下,去村庄附近港沟收虾笼,收完200余个虾笼,回家才六点左右,老伴便开始分拣小鱼小虾,好点的小鱼小虾留着贩子上门收购,死了的小鱼虾就拿去喂养甲鱼。

吃完早饭,7点至11点是徐南林沿港沟放羊的固定时段。2018年下半年开始养黑山羊,当初的13头,繁殖至今,已经近百头。去年,在第一书记的帮助下,卖了30余头。

中午休息两小时,下午3点,徐南林便去 “两业”扶贫产业园、幸福豆田、玉米地、稻田、棉地干农活,累计10余亩的庄稼,哪儿要干什么?何时需要除草、施肥?徐南林心里头有着统一计划。

下午五点回家,六点吃晚饭,七点上床休息,半夜11点醒来,大约看半小时电视接着睡至3点左右。

徐南林每天就这样有规律地生活着、奋斗着、快乐着!

传家风行胜于言

徐南林曾在村办企业(油榨坊)干过30余年,什么榨油、辗米、轧花、机械修理等活儿都难不住他!年轻时在生产队搞过宣传,养就了豁达乐观的性格。

“一生不抽烟、不打牌,但一日三餐喝点自家烧的糯米酒,也不多,就二两。大愁不过十分钟,退一步海阔天空。做人必须遵纪守法,秉持公道。”徐南林自我介绍时说。

徐南林说,他最反对赌博。适当娱乐可以,决不可嗜赌成性。年轻人更不应贪图享受,要主动为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在教育子女方面,徐南林向来主张身教重于言教。在他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子女们个个勤奋努力,善待生活,踏实工作。

湖口县融媒体中心 沈海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