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加大平安建設宣傳,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村民法治意識,構建文明和諧的鄉村法治環境,近日,我院與河口街道布務村委聯合在該村委博村河堤道路上建設約500米長的法治文化走廊,用法治宣傳元素妝點道路兩旁景觀,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

布務村委博村河堤路環繞紅陽、博村,靠近河流和農田,是村民出行耕作的必經之路,該路段之前是泥沙路,雨天更是坑窪積水。爲解決周邊村民出行困難,2019年底布務村開始對博村的河堤道路進行硬底化。爲解決工程資金困難,我院利用“廣東扶貧濟困日”資金幫助購買部分工程材料,與布務村委齊心協力讓工程如期進行,合力完成道路硬底化。

道路建設中

2020年初,道路初建成型,我院黃衛東檢察長在走訪調研時,認爲可利用該路段打造成該村的法治文化走廊,以擴大平安建設宣傳陣地,經研究決定投入3萬元扶持該條道路法治文化走廊的建設。該法治文化走廊包含檢察職能介紹、12309檢察服務中心簡介、公益訴訟、掃黑除惡、預防電信詐騙、禁毒宣傳及預防非法集資等法治宣傳內容,還設置法治文化走廊標識牌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景觀牌,同時在河堤空地處建有體育設施、太陽能射燈,實現一步有一景,一景有內容。該條法治走廊的建成不僅美化了鄉村道路,成爲了村民農閒時的好去處,而且對村民起到了良好法治宣傳效果,深受村民的點贊。

河口街道布務村是我院精準扶貧對口村,2016年以來,我院派出扶貧工作隊駐村開展扶貧工作,在開展扶貧工作中注重充分發揮檢察機關法治宣傳的職能作用,用“扶貧+法治”的模式,營造布務村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圍。每逢過年、中秋等重大節日,我院都會派出青年檢察官志願隊,到貧困戶家中進行慰問,同時進行平安建設等相關法律知識的宣傳,派發法治宣傳資料,爲有需要的村民解答法律疑問,聽取貧困戶的意見;並在村裏各個文化室張貼有關法治宣傳海報及懸掛宣傳橫幅等,將法治宣傳覆蓋農村各個角落,以法治建設和扶貧相結合,助力脫貧攻堅。

供稿:辦公室

編輯:辦公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