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咪讀呀 安全問題無小事

記得很小的時候,我爸爸常說:有些錯能犯但是有些不能犯,否則就是一輩子的傷痛。這句話一直印在我腦海裏。

如果犯了不該犯的錯誤,再悲痛也挽回不了犯錯導致的代價,有時候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價。這一點,在今天的一則訊息裏,看得讓人淚目。

在河南新蔡,一位母親帶着兩個兒子在河邊抓魚。其中一個孩子不慎落水,心急之下,孩子母親爲救孩子,下去救人,沒想到岸邊溼滑,也滑入河中。

幸虧路邊路過一個快遞小哥,眼見出事,趕緊跑來救人,剛把孩子拉上來,母親就沉下水底了。

當救援隊伍把孩子媽媽打撈上來後,非常遺憾,她已沒有生命體徵,再也看不到孩子燦爛的笑顏了。

得知消息後,孩子爸爸火速趕到現場,兩個孩子抱着爸爸痛哭。落水的男孩哭得撕心裂肺,“媽媽,我錯了,媽媽我錯了。”

天真的孩子還期盼着媽媽能好起來,問“媽媽還有救嗎?”然而,答案太殘酷了。

其實,孩子又何錯之有呢?

河水兇猛,河邊更是危險係數重重。父母其實有責任保護好孩子,儘量不帶孩子到河邊玩耍。

原因很簡單。

比如,河水邊有看不見的水草,不小心滑下去,容易把水草纏足腳,導致活動不便發生危險。此時越緊張越容易導致心慌,心慌以後,亂蹬亂舞,反而把自己陷入更窘迫的境地。

再比如,有的水體看着波瀾不驚,實則危機四伏。水下有肉眼看不見的漩渦或者暗流,一下就把人裹挾進去,連掙扎的時間都沒有。

還有的岸邊到河底的地方有溼泥,一滑入進去就把腳陷進去了。此時掙扎也無濟於事,眼看着呼吸一點點窘迫。

根據《工人日報》報道,溺水已成我國少年兒童非正常死亡的頭號死因。全國每年約有5.7萬人溺亡,其中14歲以下的佔比高達56.58%。從近幾年的數據看,溺亡事件在農村地區呈多發趨勢。

爲什麼農村中小學生溺亡事故多發?背後原因無外乎以下原因:

1、農村地區水網密佈

2、學校安全教育相對不足

3、留守兒童缺少管束等因素。

除卻以上原因外,農村孩子假期生活相對單調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雖然孩子們把玩水、去河裏野泳當作玩耍的項目,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全隱患。

遠離河水邊玩耍!最近一段時間,關於溺水事件也多有發生。

今年5月,5名高中學生在河南信陽潢川縣來龍鄉縣小潢河游泳時,不幸全部溺水。

救援隊判斷,因爲小潢河水流湍急,水下環境複雜,多回流和漩渦,很可能把溺水者捲入了漩渦,導致了悲劇。

就在同一天,陝西延安子長市欒家坪中學對面,有兩名約十四五歲的少年去河裏游泳。有人報警後,消防員立即前往現場救援。但由於溺水時間過長,兩個年輕的生命就此隕落。

快教孩子保護好自己

此前我看過一本兒童繪本,名爲《水邊的安全》。這本書針對5—7歲的孩子(我感覺3歲左右的孩子也可以聽得懂),專門講述在水邊玩耍會遇到哪些危險,有哪些安全法則和注意的問題。倘若遇到危險後,如何救援,誰可以幫助救援。感興趣的父母可以找來看一看。

家長可以和孩子進行以下的模擬救援場景,讓小朋友當救援隊。

救援開始——

媽媽:xx小朋友(孩子的名字)喜歡玩水嗎?

孩子:喜歡。

媽媽:媽媽也喜歡帶你去玩水。但我們今天要去水邊開展救援活動。我們第一站要去河邊……(第二站、第三站可以分別是湖邊、河邊、海邊、游泳池等,總之設置不同的場景)

媽媽:在河邊,我們找到一隻小貓咪。它揹着媽媽偷偷出來玩水,結果一不小心滑進水裏。我們趕緊救援吧。

這個地方,媽媽可以教給孩子正確地施救辦法。

1、大聲呼救

告訴孩子發現溺水的人,不要慌,第一時間大聲呼叫,要找成年人幫忙。“你可以同時想辦法報警,打110報警電話。”

2、尋找漂浮物

開始救援的時候,你要努力尋找身邊的漂浮物(如救生圈、木板等,可以結合提問來進行:你覺得哪些東西是漂浮物),把他們扔向溺水者。如果包裏有裝礦泉水或者飲料的瓶子,也可以拋給溺水者。

3、找樹枝或者竹竿

看看河邊有沒有竹竿、樹枝等長條狀的物體,把它們遞給落水者,也可以用衣服結成繩,拋給落水者。如果要救援,必須趴地上,爲的是降低重心,以免被拉入水中。

4、不能直接下水施救

不能直接跳下水施救,未成年人沒有足夠的能力下水救溺水者,以免造成羣死羣傷的悲劇。

5、不能手拉手施救

一定要告誡孩子,切記不要手拉手去救人。因爲落水者力大無比,很容易把救人的人也拉下水,造成連環溺水的悲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