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原理

大約在2300多年前,亞里士多德就觀察到這樣一個現象:要想讓水快速地降溫,一開始就要把水放在陽光下。儘管在過去的成百上千年裏,時常有人會提到這樣一種有悖直覺的現象,但直到20世紀60年代,它才被作爲一種科學結果發表。

1963年,坦桑尼亞的一個名叫埃拉斯托·姆潘巴(Erasto Mpemba)的男孩在製作冰淇淋時,將水加熱到高溫給設備消毒。有一次在他進行這一步驟時,他注意到熱水比溫水凍結得更快。後來,他將這種現象寫成了一份報告,成爲了第一個描述這種反直覺效應的人。而這種效應後來也被稱作爲姆潘巴效應。

自那之後,這種效應便成爲了實驗研究的主題,同時也是爭議之所在。因爲在物理學中,冷卻過程並非想象中那麼簡單;再加上水的複雜性,更是讓水的結冰成了一個極難掌控的過程,使得科學家難以在實驗室中重現這種效應。

所以長期以來,科學家對於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如何定義這種現象,以及這種現象是否真的存在等問題,都沒有統一的答案。

最近,來自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的兩名物理學家Avinash Kumar和John Bechhoefer用一些微小的玻璃珠代替水分子,繞開了水的複雜性,發展出了一種在可控環境下展現姆潘巴效應的方法,證實了當將兩個初始溫度不同的系統冷卻到同一溫度時,初始溫度較高的系統所用的時間可以比溫度較低的系統更短。實驗結果發表在了8月5日的《自然》雜誌上。

過去對姆潘巴效應的研究存在定義模糊的問題。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員用三個溫度對姆潘巴效應進行了定義,分別是Th(高溫系統的初始溫度)、Tw(低溫系統的初始溫度)、Tc(熱浴溫度),其中Th>Tw>Tc。在這樣的定義下,他們首次實現了在完全可控的設置下,證明從Th冷卻到Tc所需的時間,比從Tw冷卻到Tc的時間更短。

在實驗中,他們使用了直徑僅爲1.5微米的小玻璃珠來代表水分子。然後通過設定參數,選擇在不同的條件下將數千個小玻璃珠投入一個充當熱浴的燒杯中。當每一顆玻璃珠落下時,他們會使用光鑷對玻璃珠施加作用力;與此同時,玻璃珠在這一過程中也會在熱浴中得到冷卻。從玻璃珠在相應的作用力下做的運動,研究人員可以計算出玻璃珠的實效溫度。

爲了更進一步地研究系統是如何冷卻的,研究人員追蹤了玻璃珠在一段時間內的運動。他們測量了玻璃珠從Th或Tw冷卻到Tc的時間,發現在有的設定下,初始溫度爲Th的玻璃珠冷卻得比初始溫度爲Tw的玻璃珠快得多。比如在一種特殊設定下,從Th冷卻到Tc只需2毫秒的時間,而從Tw冷卻到Tc則需要10倍以上時間。

這種現象看起來似乎很不合理,因爲按照常理推測,在Th冷卻到Tc的過程中,首先會被冷卻到Tw,這意味着它需要更多的冷卻時間。然而,爲何這種簡單的邏輯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不再成立呢?

問題的關鍵或許在於系統是否處於於熱平衡狀態(系統中的所有部分都達到了均勻的溫度)。對於一個沒有達到熱平衡的系統,溫度不再能成爲描述它的行爲的一個特徵,在這種情況下,材料的行爲變得異常複雜。當玻璃珠在冷卻時,系統並不處於熱平衡狀態。

這樣的系統並沒有一條從熱到冷的直接冷卻路徑,而是有多條冷卻路徑,這就使得一些潛在的冷卻捷徑得以存在。對於玻璃珠來說,更高的初始溫度或許意味着它們可以更容易地被重新排列成與目標溫度相匹配的結構。這就好比是一個徒步旅行者,他的初始位置或許相比他人而言離目的地更遠,卻可以比其他人更快地到達目的地,因爲這個更遠的起點實際上能讓他避免翻過一座最難攀爬的高山。

而根據一些物理學家過去的研究認爲,冷卻過程中是可能存在這種捷徑的。雖然目前我們還無法完全確定,這是否就是導致姆潘巴效應的原因。

水比我們想象中要複雜得多,它可以在低於凝固點的溫度下仍處於液態,也可以出現這種初始溫度越高冷卻得越快的現象。這項針對水的研究採用的是一種非常簡單的設置來重現水的一種複雜效應。這種設置或許暗示着,姆潘巴效應不僅僅存在於玻璃珠子或水之中,更有可能普遍存在於自然界中。研究人員希望,在實驗中建立的這個模型,或許還將有望用於其他未知的用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