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怕冷,這是典型的陽氣不足的表現。陽氣不能溫煦,就像太陽照不到的角落會變得陰冷一樣,並且很多人也都知道這種情況需要補充陽氣,陽氣補起來後,就會得到緩解。但是爲什麼有一些怕冷患者一直在補,卻一直沒有效果甚至加重呢?

這是因爲對“陽氣”的理解錯誤和侷限性導致的

首先陽氣的完整屬性不僅包括溫熱的屬性,還包括宣發向上的屬性。溫熱之藥只能補溫熱之氣,補的是寒熱之陽。如果只是一味地用溫熱藥,又不讓溫熱流通宣發的話,溫熱之氣就會鬱而化爲熱邪,導致補陽不但無效,反而助長邪氣,這就是爲什麼治療陽鬱而寒的患者,用溫熱藥卻越用越寒的原因。

“怕冷”其實也是分好多種,

1、小腸經不通,心陽不宣

主要表現爲胃部以下到小腿怕冷。舌象表現爲舌尖紅,有芒刺,舌苔偏白。

2、心陽不振

胃部小腹怕冷爲主,四肢不怕冷,平時受涼容易便溏。舌象表現爲舌淡胖,舌苔膩帶濁。

3、氣血上逆

四肢怕冷怕風。舌象表現爲舌尖紅,舌苔少,有裂痕,雙側有齒痕,舌根白厚。

4、產後風溼

汗少,怕冷怕風,大便溏,易怒,睡眠質量差,女性還有月經量減少。舌象表現爲舌質紅,舌苔白膩,舌根白厚。

總之,在陰陽平衡的狀態下,陽氣才能發揮溫煦的功效,所以補陽要有溫煦,同時也要有宣發正常的渠道,既不能宣發太過,也不能宣發不及,要講陰陽平衡,才能治病而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