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熱議:如果領導向你敬酒,你不想喝,領導說“你不喝就是不給我面子,你不喝就是看不起我”,怎麼禮貌地拒酒?

領導敬酒,你拒絕喝酒,這是一件非常駁面子的“事件”。酒場,就是職場。飯局,就是人際之局。當衆駁領導的面子,無論如何,都會給領導心裏留下陰影。

飯局上,領導專門給你敬酒,至少表示領導“看得起你”。無論用什麼禮貌的方式拒酒,都是在拒絕領導的“好意”。如果衆人看着的場面,這會讓領導下不了臺面,他拿熱臉去貼你的冷屁股,等於當衆打領導的臉。

很多人反感酒文化。遇到被強勸喝酒的問題,第一反應就是罵:他算老幾?我憑什麼給他面子?我不看他臉色,憑實力照樣走遍天下,憑什麼委屈自己?

真的是這樣嗎?你憑實力就能走遍天下?馬老師說過一句非常經典的話:智商防止失敗,情商決定成功。所以,遇到這種問題,不要先罵,想一想它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飯局,爲什麼帶個“局”字?酒場,爲什麼帶個“場”字?

親戚朋友喝酒,那是喝酒。飯局酒場喝酒,那是工作。飯局的規則,就是職場規則的延伸。領導爲什麼要強勸你喝酒,底層邏輯是什麼?

底層邏輯是:

領導勸你喝酒,目的是通過看你喝酒的態度,來判斷你對他的忠誠度和服從度。你二話不講,能喝二兩喝半年。這個豪邁的姿態,向領導表態:我把領導擺在健康的前面了,連命都不要了,還不夠忠誠嗎?

假如,你說你喝酒難受、損害健康,說明你把一杯酒對胃的折磨、一杯酒對健康的損害的重視程度,遠遠超過了對領導的尊重和服從。

領導都很精明,他要的就是:你豁出去敢喝酒,表示服從他的感覺和享受。你豪邁地幹掉杯中酒,就好像是一個“投名狀”:我不怕胃裏難受,就怕領導不滿意。

假如,你堅決拒絕,領導怎麼想?他自然會想:你連這點酒都不敢喝,我還能給你壓什麼擔子(提拔重用)呢?

以上的分析,我和你一樣,十分痛斥這種酒文化的糟粕。罵歸罵,但這種文化客觀存在。現在的領導越來越大度寬容了,很少出現強灌別人酒的情況。但是,勸人喝酒的領導,也是有不少,尤其是在北方地區。這種領導非要勸你喝酒,那他的心態就是以上分析那樣的。

我們常用的禮貌拒酒話術,主要有四個:

第一,對不起,我不能喝酒,我開車了。

第二,對不起,我不能喝酒,我過敏。

第三,對不起,我不能喝酒,我喫藥了。

第四,對不起,我不能喝酒,我身體不好。

遇到不講理的領導或長輩,完全可以破解你的藉口,一步一步緊逼,你到底怎麼辦?

我舉一個例子吧:如何應對“你不喝就是看不起我”,別說“以茶代酒”,更別說“我開車”,高手都這樣說。

前不久,領導聚餐喝酒。領導要求我不準推辭,晚上必須參加這次飯局。我特意開車前往,就是爲了躲酒。

全程我低頭喫菜,避開風頭,避免惹“酒”上身。酒過三巡後,公司張總走到我面前,非要跟我喝一杯。

我趕緊解釋,“張總,我不能喝酒,我開車來的。我以茶代酒,敬您一杯。”

張總一瞪眼睛,“你開車來,就是主動犯錯,故意躲酒,更應該罰你一杯。我端的是52度白酒,你小子以茶代酒?等會兒給你叫代駕。”

我再三解釋,“張總,我身體不能喝酒,我的肝缺少那種酶,不能分解酒精,渾身過敏。”

張總哈哈大笑,“過敏,死不了人,必須喝一杯。”

張總步步緊逼,我沒辦法了,掏出藥片,“張總,我最近喫着藥呢,等會飯後還要喫藥。”

張總還是哈哈大笑,“酒場上,不能放過的,恰恰就是揣藥片的。必須乾一杯。”

我沒有退路,守住防線,“張總,我喝酒特別難受,胃真的受不了,我以茶代酒,你也喝茶,我敬您一杯。”

張總說,“你喝酒難受,我喝酒就好受?你的身體是肉身,我的身體就是鐵打的?你愛惜健康,我的命就不值錢?”

張總一連串的“靈魂拷問”,讓我毫無退路,張口結舌,無言以對。

這時候,張總拿出“殺手鐧”:“怎麼?就是不給我面子?是不是看不起我呀?”

我被逼急了,苦笑着說,“領導,我喝了這杯酒,立馬就要進醫院。我不是不敢死,我是怕我死了,連累在座的所有人啊。我不是看不起你,我是看不起病啊。”半開玩笑半當真,調侃自己,給領導找臺階下。

張總哈哈大笑,“行!這個理由可以,我放過你了,你小子還挺幽默。哈哈哈。”

本來緊張看着我們“博弈”的一桌子人,見張總大笑,也哈哈大笑起來,場面頓時活躍起來。

PS:行走職場,飯局酒場,這是一道大關。能不硬槓的,就不要硬槓,撕破臉皮,肯定沒好處。拒酒話術,幽默一點,自嘲一點,讓大家哈哈一笑,這事就過去了。提前看看這套書,就足以應付99%的飯局了,還有1%奇葩飯局,就當生命中的奇遇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