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可以说云集了各种“别人家的孩子”,每一期节目的播出,都会引起父母的感慨和孩子的悲伤!

来自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的13岁小男孩,凡正阳 ,凭借强大的逻辑思维,淘汰各路选手,一路晋级。就连同场的清华选手都不禁赞叹:“他才是别人家的孩子。”13岁的凡正阳,在此之前获得过一场人工智能大赛的编程一等奖。

年仅14岁的“数独神童”胡宇轩打败了世界排名第1位的日本选手森西亨太,被戏称为“打酱油”的少年再次上演了“逆袭”神话。他的上一次逆袭,是以5分钟时间完成8个残缺数字拼块,在2688个组合中找到唯一答案。

12岁的孙奕东,是《最强大脑》12强里年龄最小的选手,不仅会中英德三种语言,还蝉联华罗庚杯、迎春杯、希望杯、走美杯等多种竞赛一等奖,光是全国冠军金牌就有5个了,证书摞起来比一个人还高。

这样优秀的孩子是无数家长心中的“好孩子”,但是家长却忽略了优秀的他们想要成为平凡父母的孩子吗?优秀的孩子一定有优秀的父母,想要孩子优秀,父母就必须掌握这些方法!

灵活的思维逻辑

凡正阳在之前比赛中都表现的十分稳健,在国际比赛中,却采用排除战略,连续抢拍,战胜对手。这样灵活的思维逻辑能力是很多孩子缺少的,父母要让孩子学会随机应变,这样孩子才能在面对困境时拥有灵活的大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孩子对一件事物产生浓厚兴趣时,他才会对其付出努力。胡宇轩从小对数独感兴趣,他的父母经常给他买一些这方面的书,在胡宇轩长大一些后,他通过买数独的辅导书刷题,然后参加比赛积累数独经验。父母想要激发孩子的潜力,就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通过这个突破点,增加孩子的才能!

尊重孩子的想法

孙奕东的母亲提到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孙奕东从小在记忆力和专注力上就优于其他的孩子。日常生活中会问很多问题,我们不会用敷衍的话来解答,会和他一起思考。”青少年的思维与想象都处于待开发状态,孩子积极思考有助于大脑的发育,可以更快地获取知识,得到成长!

天才也需要后天的培养,父母想要孩子成为学霸级别的人物,就必须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帮助孩子拓展思维,父母一定要知道孩子的成功需要孩子和父母的共同努力!

//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