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10天的小豆豆因哭鬧不止、拒奶來到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生兒科就診,董曉斐主任醫師查看後發現寶寶顏面部、腹部、背部、四肢等多處皮膚灼傷,有大小不一的水泡,有的已經破潰化膿,詢問後得知患兒出生第二天出現黃疸,家屬用艾草點燃對皮膚進行反覆燒灼,俗稱“打燈火”“點燈火”。

網絡圖

通過全面檢查,小豆豆的黃疸並不嚴重,是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無需治療,只是因爲家人盲目治療引起的灼傷和繼發的感染需要住院了。

董曉斐主任醫師提醒,“打燈火”易導致寶寶皮膚灼傷,繼發感染,嚴重者引起敗血症、化膿性腦膜炎甚至危及生命,不推薦進行。

由於新生兒膽紅素代謝與成人不同,50-60%的足月寶寶,70-80%的早產寶寶在生後可出現暫時性的皮膚粘膜黃染,喫喝拉撒睡都正常,稱生理性黃疸,無需住院治療。

在一些感染和非感染因素的作用下,膽紅素生成、攝取、結合及排泄功能異常,使血中游離膽紅素過高,產生病理性黃疸,易併發膽紅素腦病,應及時就醫。

專家介紹,生理性黃疸不需治療,病理性黃疸應針對病因使用不同藥物進行治療。中醫藥治療黃疸歷史悠久,療效肯定。用中藥燻洗結合推拿治療黃疸可以克服新生兒難以口服藥物的困難,有效預防膽紅素腦病的發生。

此外,藍光照射是目前公認的安全有效治療方法,適時的光療可以極大減少換血的機率。換血療法主要用於重症母嬰血型不合所致的溶血病,可及時換出血清中免疫抗體和致敏紅細胞,減輕溶血;降低血清膽紅素濃度,防止膽紅素腦病;同時糾正貧血,防止心力衰竭。

如何預防黃疸?專家提醒,準媽媽在妊娠期要飲食有節,孕期遭受溼熱侵襲,容易累及胎兒,致使胎兒出生後出現胎黃,故妊娠期間,準媽媽應注意飲食有節,不過食生冷,不過飢過飽,並忌酒和辛熱之品,以防損傷脾胃。

其次,寶寶出生後要足量餵養,足量餵養以保證胎便、尿液排出,腹部按摩可以促進腸蠕動有利於膽紅素的排泄。

此外,要避開這些誘發因素,如黃疸寶寶一般會做蠶豆病的篩查,在結果沒有回報前,家長要注意:媽媽不食用蠶豆或蠶豆製品,不喫含開口蓮的藥物、避免接觸樟腦丸。家族有蠶豆病病史尤其要注意。對於母親爲O型或Rh陰性血時,應在孕20周後定時監測媽媽相關血型抗體的滴度,當滴度達一定水平時,給予適當的干預可以有效預防或減輕母子溶血的發生。同時,注意保護嬰兒皮膚,保持嬰兒臍部及臀部清潔,防止感染。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成彩麗 楊楠

如何區分生理性和病理性黃疸?

1、生理性黃疸特點

●寶寶一般情況良好。

●足月兒生後2-3天出現黃疸,4-5天達到高峯,2周消退,早產兒可延遲至3-4周。

●每日血清膽紅素升高<85umol/L(5mg/dI)。

●醫生判斷黃疸未達到光療標準,不需干預。

2、病理性黃疸特點

●黃疸出現過早(24小時內)。

●黃疸持續時間長,足月兒>2周,早產兒>4周。

●黃疸退而復現。

●血清結合膽紅素>34umol/L(2mg/dI )。

●醫生判斷黃疸達到光療標準,需干預。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