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型兩棲攻擊艦(英文:Type 075 Landing Helicopter Dock LHD),是中國自行設計的大型兩棲作戰艦船。2019年9月25日,首艦下水儀式在上海舉行;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第二艘艦島安裝工作已經完畢,艦體完成總裝。

中國海軍首艘075型兩棲攻擊艦下水儀式在上海舉行

07X的命名在中國海軍都給予了登陸艦系列。在冷戰後的幾次局部戰爭中,兩棲攻擊艦在前沿部署、大規模和成建制裝載運送兵力與裝備至作戰海區、實施登陸作戰等行動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上世紀中國海軍原有的兩棲艦隊以1000-4000噸級登陸艦爲主要骨幹,這些艦艇噸位小、承載量有限,直升機起降能力非常欠缺,艦上自衛武裝普遍老舊,對於現代化兩棲立體超地平線登陸作戰可說有很多不足。爲了應對新時期的國內國際形勢,中國海軍在本世紀初期緊急強化兩棲作戰能力,包括短時間內密集建造072型、074型系列登陸艦,同時也首度設計了一種萬噸級以上大型兩棲作戰艦艇的試驗之作,型號爲071型。

071型"崑崙山級"船塢登陸艦,本級艦滿載排水量25000噸,可以攜帶六架中型直升機,同時起降2架;以及四艘726型氣墊登陸艇,可運輸投送一個加強營兵力。

作爲075型的前型/級,071型船塢登陸艦曾是我國在本世紀兩棲登陸作戰力量主力,該型艦一直處於緊鑼密鼓的建造當中,從2006年12月,071型首艦下水,截至2020年4月,第7艘071型已經刷塗舷號。071型定位主要還是船塢運輸搶灘登陸,直升機垂直起降能力非常有限。

中國海軍的發展一直是非常務實的。2011年,海軍開始謀劃設計更大型的兩棲攻擊艦,2012年,正式立項研製,在2012年的“曼谷防務與安全展覽會”上,首次出現了國產兩萬噸級外貿兩棲攻擊艦的模型,同年年底海軍尹卓少將披露了中國正在研製更大噸級的兩棲攻擊艦。

馬來西亞舉行的蘭卡威國際海事與航空展

研製過程中,方案也幾經修改,總裝等部門曾建議建造非全通甲板艦。但是,海軍堅持建造和航母一樣的全通甲板艦、艦島右置。事實證明,海軍的意見是正確的,非全通甲板艦已經違背了時代的潮流,只有全通甲板才能發揮直升機的全部效能。

法國海軍“聖女貞德號”直升機母艦,從艦首至艦艉分別爲前甲板,“島式”主艦橋結構以及由主艦橋向後方延伸的後甲板(或直升機起降甲板)。

排水量選擇

關於075型兩棲攻擊艦的準確排水量,猜測有很多,參考法國“西北風級”的兩萬多噸或者美國幾型的四萬多噸。中國軍隊目前已進入積極防禦作戰戰略階段,海軍未來的發展方向是走向深海大洋,大型兩棲艦的設計不能只考慮區域防禦、對臺作戰,也要考慮遠航多任務編隊任務靈活需求,大噸位可以攜帶更多的裝備和人員,同時也能更好的適應海軍未來的發展。

中國海軍對兩棲攻擊艦方案的討論是很嚴謹的,並且提出四個初步總體方案,不同方案對應不同的排水量、總佈置方案、關鍵系統配置、技術風險及費用等。具體方案如下:

· 方案 1 採用較爲成熟船型,噸位較小,佈置簡單,但裝載能力弱,造價較低 ;

· 方案 2 在方案 1 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排水量,提高了裝載能力;

· 方案 3 進一步提高裝載能力及直升機起降點數量,並先期開展了關鍵技術攻關 ;

· 方案 4 在方案 3 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裝載能力及起降點數量,但造價較高,且技術風險較大。

從中我們可以判斷出,方案1應該就是外貿兩棲攻擊艦的自用版,排水量在兩萬噸左右,擁有四個直升機起降點,方案2是在方案1 的基礎上增加排水量,排水量約在2.5萬噸,方案3擁有5個起降點,排水量3萬多噸,方案4擁有6個起降點,排水量超過4萬噸。

海軍需要從技術風險、綜合作戰效能和效費比來評估最適合的方案,在最終評估表中我們可以看出,方案4無論是效費比值還是技術風險值都是最低,明顯不適合目前的中國海軍,而且兩萬噸級方案1、2同樣滿足不了中國海軍。綜合來看,方案3是目前最適合海軍的方案,這也印證了網傳中國兩棲攻擊艦正常排水量約爲36000噸。

901型綜合補給艦首艦呼倫湖號補給艦(舷號:965)

其次,根據最近透露出的901型綜合補給艦的相關數據,其滿載排水量比正常排水量多2000噸,這2000噸其實是50%續航力和自給力所需的燃油和給水等物資。相應的可以大致推測,075型的滿載排水量應該在38000噸左右,這個噸位是非常適合目前的中國海軍需求,對於同級艦的後續改進型,很大可能會進一步增加排水量,達到四萬噸以上。

075型兩棲攻擊艦長約250米,寬約30米,採用直通甲板設計,2臺升降機,設置4-6個直升機起降點

動力及航速

作爲不追求高航速的兩棲攻擊艦,航速一般在20節左右,在動力的選擇上各個國家大不相同,美國幾型兩棲登陸艦主要是採用傳統的蒸汽輪機推進和柴燃電混合推進;法國的“西北風級”採用的是以柴油發電機的全電推進。根據中國海軍艦艇動力的選擇習慣,075型兩棲攻擊艦使用柴燃聯合的可能性很高,16PC2-6B船用柴油機是本世紀初滬東重機引進法國皮爾斯蒂克公司技術生產的中速大功率柴油機,根據SEMT產品介紹中我們可以得知16PC2-6B船用柴油機的最大功率爲12000KW。

16PC2-6B柴油機是中速大功率柴油機,該機的缸徑400毫米、活塞行程500毫米、轉速600轉/分、單缸功率750千瓦、缸數16個、最大可持續功率12000千瓦(約16000馬力)、乾重114噸

按照075型兩棲攻擊艦約38000噸滿載排水量,顯然需要採用四臺6PC2-6B船用柴油機,總功率爲48000KW,約爲6萬5千馬力,略低於美國“黃蜂級”的7萬馬力(使用兩臺35000馬力通用電氣LM2500燃氣輪機),參考“黃蜂級”馬金島號(編號:LHD-8),其滿載排水量約爲41000多噸,最高航速爲23節。從排水量和動力可以估算出,075型最高航速大致也在22節左右,超過了法國“西北風級”的18.8節的最高航速。

雷達和武器

雖然兩棲攻擊艦是一種登陸作戰艦艇,但在雷達和武器的配備上,因爲排水量以及空間大,可以超過很多護衛艦甚至是驅逐艦的配置。075型猜測裝備了383型雙波段有源相控陣(AESA)旋轉雷達,估計採用S波段和I波段,能夠進行中遠程對空和低空對海搜索。中電科14所曾經測試過一型類似SMART-L的遠程警戒雷達,而這款雷達很有可能會運用在075型上,如果075型使用了這款雷達,將大大提高兩棲編隊的遠海行動能力。

SMART-L 雷達,由於該型雷達天線即大又重,長度達爲8米,重量更爲6200公斤,故只能安裝大中型艦船上

對於兩棲攻擊艦的自衛武器配備,據估計,075型武器配置很可能是兩座1130近防炮和兩座24聯裝“海紅旗”10近程導彈發射器,交替佈置在左右兩舷,以及左舷安裝的兩套18聯裝干擾彈發射器。

紅色方框疑似1130近防炮,藍色方框疑似24聯裝“海紅旗”10近程導彈發射器,黃色方框疑似18聯裝干擾彈發射器

兩座1130近防炮和兩座24聯裝“海紅旗”10近程導彈發射器的組合能夠使075型兩棲攻擊艦滿足基本的自衛需求,對於遠程目標的攔截,只需要交給兩棲編隊裏的區域防空驅逐艦和護衛艦。

1130近防炮是中國研製的一款11管30毫米轉管式速射炮近程防禦武器系統,武器系統裝設在自動型炮塔基座上,同時配有雷達、光學、紅外線追蹤系統,一次能夠鎖定40多個目標,最大火力爲11000發/分鐘,攜彈1280發

24聯裝“海紅旗”10近程導彈發射器所發射的“海紅旗”10近程防空導彈,採用被動雷達+紅外雙模製導方式,能夠攔截超音速反艦導彈,對海最大攔截距離爲10公里左右,具備多發齊射能力,間隔時間不超過3秒

726-4型干擾彈發射裝置,是我國自行研製的無源電子戰系統的干擾發射裝置,每座發射裝置有18個發射管。其主要功能是和近程反導艦炮武器系統共同組成艦船末端防禦體系,用於對反艦導彈進行軟對抗

艦載機選擇

就目前來看,中國海軍現役以形成戰鬥力的直升機中,可上艦075型使用的有以下幾種:直-8J/JA/JH、直-9D/S、直-18(又稱爲“直-8大改”或直-8F100)。

直-8是中國在20世紀90年代以法國SA321直升機(“超黃蜂”直升機)爲基礎仿製改進的13噸級多用途直升機,最大航程800千米。直-8J艦載運輸直升機有兩種改型:直-8JA用於艦載運送和再補給角色,直-8JH用於醫療撤離角色

直-8毫無疑問是中國目前最爲成熟的一款13噸級直升機,其最大的問題機身寬度不夠,貨艙寬度僅有1.8米左右,機身寬度也就1.98米,導致空有4噸的內部最大載荷,卻不能運載輕型車輛,而且一次性只能運載27名全副武裝的陸戰隊員,因此除了運輸人員,堂堂13噸級的直-8無法使用機艙運載大型設備,必須吊掛,這會影響作戰投放效率。

直-8“寬體型”項目將會賦予直-8機降和投送效率上的提高。首先是降低了整機高度,並取消兩個浮筒,起落架則位於機腹加寬部位,而起落架依然不能收起

直-8“寬體型”的機身加寬可容納現有的輕型戰鬥車輛,比如“山貓”全地形車,甚至可以搭載“猛士"步兵突擊車, 使得步兵不僅可以通過車輛機動攜帶一些較重的重武器裝備,還可以快速機動有效保護人員,尤其在登陸作戰中,一旦搶灘登陸部隊突破了灘頭陣地,就可以協同其他輪式車輛利用公路進行快速縱深。此外,大型曲面短翼的使用意味着可以攜帶大型外掛副油箱,從而增加航程。但是目前並不清楚是使用新型材料減薄了直升機的機艙倉壁厚度來增加空間,還是整個直升機的側面進行重新設計,從結構上增加了寬度。

直-18的機身經過徹底重新設計,取消了船型底,降低了重量並增加了內部有效容積,具備尾斜坡的機身,便於裝卸輕型車輛,其最大起飛重量大約可達到13.8噸,其航程可達1000公里

直-18(又稱爲“直-8大改”或直-8F100)從名稱中就能看出該機是直-8的重大改進型。爲了大幅提高直-8的性能,該機的主旋翼和尾槳改爲複合材料製造,在機身結構中也廣泛使用複合材料,並升級了傳動系統以匹配新型大功率發動機,在天線罩中增加了小型地形跟隨雷達。據公開資料,直-18安裝三臺WZ-6C渦軸發動機,最大起飛功率1300KW,此外還全新設計了玻璃座艙,採用雙人機組,航電系統也大幅改進,爲便於上艦,主旋翼和尾梁都可以摺疊。

雖然目前衆所關注的直-20中型直升機可能已經從試飛進入到實訓,但上艦075型承擔機降運輸任務可能性不大,而且中國海軍對於反潛、預警直升機的需求是首要的,可能會裝備艦隊其他護航軍艦上承擔反潛、預警任務。對於多用途通用直升機應該會繼續使用目前已有的成熟機型直-9D/S。

直-9D型多用途/反艦直升機

直-9S型多用途/搜救直升機

最後是艦載攻擊機,目前中國並沒有垂直/短距起降戰機,之所以沒有這樣的作戰飛機,是因爲過去沒有這樣的兩棲起降平臺,那麼現在有了這樣的平臺作爲牽引,以中國現在航空工業的能力,專門設計一款這樣的飛機只是時間的問題。對於艦載武裝直升機,其實近幾年來,海軍一直在進行各種試驗,目前的武直-10已開始大範圍列裝中國陸軍陸航部隊,除了成都、新疆軍區,已裝備陸航部隊的9個大隊,裝備規模有100餘架。同時,空軍的空降兵直升機團也開始裝備。

武直-10和071型船塢登陸艦進行登艦起降合練

武直-10海上編隊飛行

可以預見,未來武直-10還將裝備海軍的航空兵,配套部署在兩棲攻擊艦上。但是武直-10上艦,其動力系統算是一個棘手問題。直升機在海上起飛和飛行過程中,旋翼旋轉引起的氣流會和甲板產生—定的相互干擾造成紊流,這個問題雖在陸上也是同樣存在的,但在艦上更爲複雜,加之海上風浪的影響,旋翼的紊流對直升機的升力影響更爲嚴重,所以發動機是否有足夠的富餘功率來滿足直升機起飛,而且海上飛行中的直升機又面臨着空氣潮溼、氣壓低、空氣密度減小,發動機存在有效功率和旋翼拉力普遍降低的狀況,所以武裝直升機在保持同樣的載彈量,換裝更大功率的發動機是尤爲必要的。

目前武直-10極限掛載能力是8枚反坦克導彈和2具火箭發射巢,加上機首的前置口徑23mm機炮

至於武直-10上艦後的意義,不僅可配合兩棲編隊完成制空和制海的任務,還可爲登陸編隊進行護航。清除低空和海上目標,在搶灘登陸發起時,可對敵前線灘頭工事碉堡、雷達陣地、指揮所、炮兵陣地、移動裝甲等縱深目標發起突擊,以點破面,掩護登陸部隊進行搶灘衝擊,提供空中火力支援。

預計075型兩棲攻擊艦可搭載20-30架各種類型艦載直升機

籌載設計

關於承載投送能力,075型可與071型高低搭配,轉變設計搭載兩艘726型氣墊登陸艇的小塢艙,其他空間用於停放更多艦載直升機,另外設置一個較大的作戰車輛及其他物資裝備艙室,發揮出兩棲攻擊艦的垂直投送能力,以配合071型平面投送能力

071型船塢登陸艦大塢艙設計,可停放四艘726氣墊登陸艇以及近50輛各類裝甲作戰、運輸車輛,具有運輸投送一個加強營的能力

一艘726型氣墊登陸艇可載一輛ZTD-05兩棲裝甲車和兩輛ZBD-05兩棲步兵戰車以及陸戰隊80人,或者四輛步兵突擊車和陸戰隊40人,或者一輛主戰坦克和兩輛步兵突擊車

075型兩棲攻擊艦未來入役中國海軍,和071型船塢登陸艦的搭配,將會大大提高中國海軍的綜合作戰能力。根據組成編隊任務不同,輕型航母遠航編隊可靈活執行遠航救援、搜索、撤僑、人道主義援助等任務,也可在南海起到威懾作用。兩棲登陸編隊可增強登陸作戰能力,以075型兩棲攻擊艦作爲兩棲戰鬥羣的核心,起到空中火力支援、快速機降的作用,配合071型船塢登陸艦作爲登陸部隊的先導,登陸艇、兩棲戰車對登陸場發起搶灘衝擊,再加上072型、“野牛”級等輕型登陸艦搭載的兩棲裝甲數量上的補充,可支持一場大型戰役級登陸作戰。

根據美國海軍以兩棲攻擊艦組建的“遠征打擊羣”(ESG),一艘“黃峯級”兩棲攻擊艦,搭配兩艘船塢運輸艦或船塢登陸艦,外加護航的一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一艘“伯克級”驅逐艦、一艘“佩裏級”護衛艦以及一艘攻擊型核潛艇的編隊,推測出以075型爲核心的輕型航母遠航編隊編制

猜想兩棲登陸編隊編制,具備向登陸場運輸投送一個重型合成旅,可組建多個編隊形成兩棲登陸羣。區域制空、制海可由同行驅護編隊承擔

兩棲攻擊艦在作戰使用上的靈活,使各國海軍爭相軍購,它避免了航空母艦的高成本和作戰任務單一性。未來海戰,無論是英國海軍的局域控制戰略,還是美國海軍的節點控制戰略,都在往由海向陸發展,把陸軍投送上岸,纔可以進一步鞏固之前空軍的打擊戰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