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清凉

文/赵亚妮

盛夏酷暑,闷热难耐。空调压缩的干燥空气,愈发让人怀念大自然的清爽。

与友共鸣,于是,驱车一路东行。沿国道,入华县,穿高塘,进涧峪。车子在狭窄颠簸的山路上爬行,满眼的绿意却已抢先舒缓了神经。

那是怎样的绿啊,层层叠叠,起起伏伏,苍翠欲滴,仿佛隔窗都已感受到了丝丝清凉。定睛细细端详,发现那漫山遍野的绿意,来自核桃树、柿子树、槐树、椿树、花椒树,来自拔节抽穗的玉米、爬满地的土豆蔓以及那些叫不上名字的藤蔓和小草。它们自由地生长,自在地攀爬,因为少了人为的修剪,于自然随意中多了一份随心所欲的舒畅。就连那些特意栽种的庄稼,也比别处的少了四四方方的刻意规划,只依照地形没有规律地排布着,与周围的绿树杂草一起享受着阳光雨露的滋润,却也以绿意葱茏和朝气蓬勃回报着播撒它们的主人。

车子小心翼翼地穿行,路两侧旁逸斜出的枝丫恰似顽皮的孩童,时不时想要轻抚车身,而后摇摆着双手发出绿光。左拐,前方视野顿开,青绿色的山峰间,瓦蓝瓦蓝的天幕上,飘过几朵白云,宛若一幅绝美的画卷;右拐,车身又隐入山林,遂看到一弯溪流,由远而近流过,又由近而远流去,犹如一条流动的明亮缎带;再右拐,过石板桥,再左拐二三百米,就到了一处水声潺潺的开阔地带。

这片开阔地上,已停放了两三辆车,远远看到稀疏的树林间绑着吊床、放着小桌,更远远听到溪水边孩童的嬉闹。探寻清幽,看来不止我们一行呢。在水边安置好所带装备,就安心地享受起这天然氧吧的各样馈赠来。

青山遇绿水则更显秀气与灵气,当一路招引着我们的明亮缎带就流淌在脚下,就潺潺在手边,怎能不欢欣雀跃地投入它的怀抱?迫不及待地掬一捧在手,并不刺骨,却已清凉。细细玩味,可以闻出水草和泥土的清香。清泉石上流,溪流清澈见底,水底的青草、鹅暖石和偶尔游过的蝌蚪清晰可见。站在鹅暖石上,逆着流水的方向纳她入怀,激起一串快乐的浪花。随手将浪花洒向岸边的同伴,引来一阵欢快地惊叫。于是,欢声笑语伴着潺潺的流水声,扩散着,远去着,又回旋着。

与溪流的亲密接触稍稍褪去了热度,旋即就被仰视的美景所吸引。坐在水边,放眼望去,青山沿着溪流的缎带绵延开去,向东西,向纵深。此处不高不低的山体被各色绿意细细密密地覆盖着,没有华山的险峻,没有秦岭主脉的巍峨,却有着它独具特色的敦厚和安宁。数万年或者成千上亿年来,它静静地伫立着,耳畔响彻着潺潺绕行的溪流,如此山水相依,如此动静交融,怎能不让人为之动容?此情此景,更能深切体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践行势在必行,更能深刻参透“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之伟大睿智。

耳听潺潺水声,眼观葱茏绿意,实在好不惬意。瓦蓝瓦蓝的天空,仿佛是专门为了陪衬这份葱绿。间或飘过几朵白云,更有锦上添花的细腻。它们从青山背后静静地挪移上来,轻巧地,从容地,不紧不慢地。先是露出几丝飘带,再是闪出小半边脸,然后才是棉絮般的队列,有条不紊地依次漫过山头,飘向远方。说好等着看这一朵如何飘过山顶,好像只是一眨眼的功夫,等回过神来,它早已变幻了轨迹。于是,又想等下一朵。此刻,眼睛和相机是绝对不够用的。唯有用心,方能体会日月悠长里的淡泊与宁静。

一只蜻蜓飞过,停留在孩童的水桶边。不远处,他的父亲正在悠然垂钓。两棵绿树间,有妙龄女子将吊床做秋千,酒窝盛满笑意。三五行人,摘几枚溪边的野果,就着溪水的清凉入口,品尝本真的醇香。清风过处,清爽迎面而来,蝉鸣却愈发显得清幽。暑热远去了,时间定格了,心安静了……

如果不是与农家约定的饭点已到,实在不忍终止这样的幸福体验。

农家餐饭简单纯朴,尽显原生态。四盘菜,绿色的是凉拌灰灰菜,白色的是醋溜土豆丝,蒜泥黄瓜白绿相间,炒土鸡蛋黄灿灿分外诱人。外加一碗红油辣子,一碟水芹菜油饼,几碗糍粑做主食。美食一上桌,引来吃货们的风卷残云。

坐在主人的庭院中,身后是葱茏的青山,头顶是大朵的白云,身旁是种满韭菜豆角黄瓜的菜畦。吃着地道的家常饭,看着久违了的炊烟从房顶升起,听着他们“只是一顿饭而已”的谦辞,不免更多了遐想和追思。

从前的日色很慢,山间的炊烟很长。这样的青山绿水滋养了这样淳朴的山民,固守山林,安宁本分,人与自然这般美丽地和谐共生。

此刻,绿水青山已远,农家美食已淡,那宛若世外桃源般安守日子的清幽从容,却依然留存心间,成为盛夏里永久的清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