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黎巴嫩大爆炸揭開“袍子一角”:苦難、腐敗與歷史舊案)

中新網8月12日電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大爆炸已過去8天了。然而,破壞程度不亞於數千噸硝酸銨的“爆炸性消息”,仍不停傳出。這一次,是政府宣佈集體辭職。

大爆炸向外界揭開了黎巴嫩“袍子的一角”:位處地中海東岸,扼守東西要道、宗派勢力糾葛;經濟、民生和政治,瀕臨崩潰;救援、追責和重建,百廢待興…… “雪松之國”急需以堅忍不拔的民族精神加持自身,來挺過重重危機。

當地時間8月5日,黎巴嫩首都貝魯特中心區,黎巴嫩議會大廳的地板上碎片散落一地。

當地時間8月5日,黎巴嫩首都貝魯特中心區,黎巴嫩議會大廳的地板上碎片散落一地。

【政府解散時,距成立還不到8個月】

本應做好大爆炸事件善後及追責的黎巴嫩政府內閣,在總理迪亞卜接連三次“願上天保佑黎巴嫩”的禱告聲中,迅速宣告解散。總統奧恩隨後接受迪亞卜辭呈,但要求其履行看守政府職責,直至組建新政府。

此時,距這屆政府成立,還不到8個月。

在宣佈內閣集體辭職前,迪亞卜20位內閣部長中,4人已辭職。爆炸剛發生後,迪亞卜希望將辭職期寬限兩個月,卻最終未能如願。

他表示,本屆政府就職以來一直試圖尋求變革,但遭遇巨大阻力。主要是因爲,“黎巴嫩的腐敗體系難以根除”。而他,將“與人民站在一起”,共同求變。

迪亞卜發表電視講話時,貝魯特市內,是另一番景象。

抗議管理者翫忽職守與當局腐敗的示威活動,已進行了三天。在原本就陰霾籠罩的城市中,示威者成羣結隊向警方投擲石塊、煙霧彈,又被警方的催淚瓦斯驅散。目前,至少1人死亡,數百人受傷。

當地時間8月4日下午6時左右,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區發生巨大爆炸,多棟房屋受損,玻璃被震碎,天空升起粉色蘑菇雲和濃煙。

當地時間8月4日下午6時左右,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區發生巨大爆炸,多棟房屋受損,玻璃被震碎,天空升起粉色蘑菇雲和濃煙。

與此相比,代價慘重的大爆炸,已奪去163人的生命,致6000多人受傷,數十人失蹤,約30萬人無家可歸。

救援“黃金72小時”早已過去,搜救仍在繼續,但找到生還者的希望,越來越渺茫。

迪亞卜政府1月下旬完成組閣後不久,新冠疫情就在中東多點暴發。黎國內經濟困局的同步重壓,使得本次大爆炸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總統總理提前收情報?爆炸原因引發“羅生門”】

引起本次爆炸的原因,加劇民衆的不滿。鑑於貝魯特港口是商業港口,許多專家認爲此次爆炸實屬意外。調查重點在於,爲何如此危險的大量化學品在港口區存儲6年,當局卻始終未管控。

上圖爲貝魯特港口昔日航拍圖,下圖爲爆炸後的航拍圖,港口附近被夷爲平地。

上圖爲貝魯特港口昔日航拍圖,下圖爲爆炸後的航拍圖,港口附近被夷爲平地。

路透社消息稱,爆炸發生前的7月20日,黎巴嫩國家安全總局事實上給總統奧恩和總理迪亞卜發送了私人信件。信中一項從1月開始的司法調查認爲,貝魯特港的這些化學品“需立即進行安全處理”,否則,有可能“摧毀首都”。

更多不一樣的聲音相繼浮現。

比如,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爆炸發生後立刻高調談論此事,認爲此次爆炸可能是一次“襲擊”。

一名意大利爆破專家認爲,貝魯特港口的倉庫裏可能有軍備物資。他說,通過爆炸產生的蘑菇雲的顏色,他判斷爆炸是“軍用導彈”燃燒引發的。

黎總統奧恩則稱,不排除貝魯特港口倉庫爆炸是“外部襲擊”導致的可能,此後調查將集中於爆炸是疏忽、純屬意外,還是導彈或炸彈外部介入的結果。

當地時間8月6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到訪黎巴嫩,查看首都貝魯特爆炸現場。

當地時間8月6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到訪黎巴嫩,查看首都貝魯特爆炸現場。

奧恩還向爆炸後訪黎的法國總統馬克龍提出,希望能提供爆炸時現場的航空照片,以確認空中是否有飛機或導彈。

不過,對於一些人呼籲對爆炸事件展開國際調查,奧恩拒絕了這一提議。他認爲,讓其他國家插手會“沖淡真相”。

【黨派林立政局複雜 當年另一起大爆炸中前總理遇難】

雖然關於爆炸是“襲擊”的論斷並無實質證據,但這似乎與黎巴嫩整個國家的歷史、政治背景分不開。

長期以來,黎巴嫩不同宗派、武裝部隊林立,導致政府分裂與腐敗。而內戰又持續了15年,直到1990年才落下帷幕。戰爭造成數十萬人死傷,其經濟損失不可計數,數十萬人無家可歸。

資料圖:黎巴嫩前總理拉菲克·哈里里。

資料圖:黎巴嫩前總理拉菲克·哈里里。

2005年,貝魯特還曾發生另一起震驚世界的大爆炸。行兇者在街頭實施汽車炸彈襲擊,引爆巨量炸藥,當時已辭任的黎前總理拉菲克?哈里里及數十人不幸遇難。哈里里任內穩定經濟,發展與沙特和法國王室關係,爲黎巴嫩留下了一段執政傳奇,民衆悲痛欲絕。葬禮日,20多萬人走上街頭送別。

就此事,聯合國黎巴嫩特別法庭對4名黎巴嫩真主黨成員提起訴訟,但案件至今未得判決。作爲黎一支政治和軍事力量,真主黨亦拒絕指控,否認與哈里里遇刺有關。

如今,多國勢力的介入與博弈,使得黎巴嫩分裂愈發嚴重。受伊朗支持的什葉派及黎巴嫩真主黨、得到沙特阿拉伯支持的遜尼派,關係持續緊張。美國甚至將黎巴嫩真主黨列爲“恐怖組織”。

近幾個月來,黎巴嫩真主黨同以色列時有交鋒。不過,此次,以色列已明確表示,貝魯特大爆炸與以方無關,並願向黎方提供援助。當年爆炸案的真相,仍未揭開;而不知對此次爆炸的調查,又何時能水落石出?

真正受苦的,仍是百姓。“黎巴嫩人民遭受了太多苦難。”《今日俄羅斯》評論道。經濟極度低迷,黎巴嫩鎊大幅貶值,糧食、電力危機嚴重……目前,黎全國約一半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將迎1年內第3位總理 國際社會伸援手】

爲應對不斷加劇的危機,這個中東國家將迎來1年內的第3位總理。

“希望新政府能夠迅速組建。”公共工程部長納賈爾說,“這個國家承受不了了……有效的政府是我們擺脫這場危機的最低要求。”

美聯社援引一份分析報告指出,黎巴嫩可以成立一個由來自各領域專家組成的獨立政府,來應對目前面臨的所有問題。

卡內基中東研究中心主任瑪哈?葉海亞則表示,最佳的方案是任命一名獨立總理,並“制定一項經濟和金融救助計劃,同時也爲明年的選舉做準備”。

黎巴嫩首都一片狼藉。爆炸事故的威力強大,全市都感受到震波,住宅窗玻璃被震碎,公寓陽臺被震垮。

黎巴嫩首都一片狼藉。爆炸事故的威力強大,全市都感受到震波,住宅窗玻璃被震碎,公寓陽臺被震垮。

民衆則在爆炸帶來的損失中掙扎。

在貝魯特,成千上萬人居住在嚴重受損,門窗都沒有的房屋中。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發言人指出,“他們需要庇護所,需要食物。”

蘇索克宮建於1860年,位於貝魯特市中心的一座山上,俯瞰着如今已被摧毀的港口,這裏收藏着精美的藝術品、傢俱、大理石、畫作等,在爆炸中受損。

蘇索克宮建於1860年,位於貝魯特市中心的一座山上,俯瞰着如今已被摧毀的港口,這裏收藏着精美的藝術品、傢俱、大理石、畫作等,在爆炸中受損。

佇立於市中心一座山上,俯瞰港口的古建築——擁有160年曆史的蘇索克宮,也未能在爆炸中倖免。它見證了這個國家苦難的過往,又在新世紀的災難中,被損毀了“容顏”。

面對這一切,國際社會迅速伸出援手。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10日說,聯合國將以一切可能的方式,繼續支持黎巴嫩渡過當前的難關;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20噸醫療物資已運抵貝魯特。

國際援助黎巴嫩視頻會議9日也已召開,與會各方承諾,向黎巴嫩提供逾2.5億歐元的短期貸款,助其渡過難關。

延伸閱讀
  • 黎巴嫩總理宣佈政府辭職:爆炸是地方腐敗的結果
  • ?黎巴嫩總理發表電視講話 宣佈本屆政府辭職
  • 黎巴嫩爆發抗議 美使館煽動該國人民推翻現有政權
netease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董寒陽 孟湘君 責任編輯:康瑞鑫_NB1672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