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包头市接到达茂旗卫生健康委报告,达茂旗石宝镇温都不令村委苏吉新村发生一例死亡病例,自治区、包头市疾控中心鼻咽拭子PCR核酸检测呈阳性,自治区综合疾控中心鼻咽拭子基因测序检测符合鼠疫目标基因序列

对9名密切接触者、26名密切接触者的接触人员已按要求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并给予预防性用药及鼠疫核酸PCR检测,目前无发热等异常,鼠疫核酸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新闻上说已经控制住了,应该问题不大。密切接触者是阴性,基本上没扩散。

鼠疫是一种非常烈性的疾病,历史上曾经引发了非常可怕的大流行,典型的就是当年中世纪流传的黑死病其实就是鼠疫,夺走了2500多万人。中国历史上也爆发过多次鼠疫,每次都是非常惨烈,鼠疫过处人烟全无。

不过建国后,随着我国对公共医药卫生的改善,鼠疫大流行基本上已经绝迹[1]。

上图是1840年后的我国鼠疫发病情况,最后一次大流行是清末鼠疫爆发,发生在上世纪1910年10月~1911年4月,被称作20世纪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流行性鼠疫,这场鼠疫卷走了6万余人的性命。

在我国现代医学、微生物学、流行病学、医学教育和医学史等领域的先驱伍连德的指导下,成功的扑灭了这场鼠疫。

而建国后,鼠疫基本上很少流行了。

近些年来,国内一直零散发生鼠疫,主要发生在边疆地区,尤其是西北和西部地区。

这主要和当地的生态生物环境有关。因为引发鼠疫的鼠疫耶尔森菌本身是啮齿类动物中流行的疾病,鼠、旱獭等生物均为其自然宿主,而这些地方人烟稀少,啮齿类大量存在,所以为鼠疫提供了天然的孕育场地。而鼠疫到人,往往是通过跳蚤这种寄生虫来实现的,因此开展灭蚤灭鼠、环境卫生清洁整治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鼠疫。

但即便如此,鼠疫依然是顶级烈性传染病,在我国传染病分类里属于甲类,和霍乱属于最严重的的传染病,与之对比的是非典、艾滋病等是属于乙类,今年的新冠也被定义为乙类。对于甲类传染病,要求2小时内必须上报,然后全力扑杀。

以我国对鼠疫的严格控制,一般情况下,鼠疫不会引发国内大流行。

不过对于外出旅游时,尽量减少和野生动物接触,尤其是我看到不少人喜欢接触这种动物

其实,还是有点危险,这种动物是鼠疫的天然宿主。

清末鼠疫的第一个病例记录就是和它有关。

1913年5月,伍连德在《柳叶刀》发论文,指出,1910 年11月至1911年3月,爆发于满洲里,死亡人数6万的东北大鼠疫,旱獭是罪魁祸首,源头是俄国大乌拉站一间华人工棚里,这是世界上历次烈性传染病中唯一的一次精确定位。

最近蒙古国的鼠疫也是和它有关。

所以,不要觉得可爱就去接触,珍爱生命哪。

杨林生,陈如桂,王五一,谭见安.1840年以来我国鼠疫的时空分布规律[J].地理研究,2000(03):243-24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