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維安

“三歲定八十”這句話如果是真的,那麼“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點明瞭重點。

因爲要想當好孩子第一任老師,並不那麼容易。

《父母語言》這本書是由美國芝加哥大學婦科及兒科教授,小兒人工耳蝸項目負責人,芝加哥大學醫學院“3000萬詞彙倡議”機構的創始人達娜·薩斯金德所編著,她和她的團隊發起這個倡議,主要是爲了論證父母語言對孩子的影響會直接塑造孩子的大腦。

人類的大腦是唯一在出生後還具有可塑性的器官,尤其是在三歲前。三歲前,大腦會發育到成熟期的80%左右,這三年,使大腦建立神經連接的條件正是父母的語言。一個正在迅速發育的大腦,會通過聽覺和視覺接收到大量的信息。如果把大腦比喻成一臺機器,父母的語言就是在爲孩子創造超級機器的過程。

其實孩子剛生下來的時候,大腦還沒有完全定型,在發育中接收到什麼信息就會吸收什麼信息,沒有吸收到的部分正是他們所缺失的,以至於後來有的孩子很聰明,反應敏捷;有的孩子很努力,成績卻一般;還有的孩子喜歡藝術,有樂感等。

當孩子大腦定型後,特點也會定型,再去彌補也是於事無補。

美國有一組調查數據顯示:靠救濟金生活的家庭,孩子每小時聽到的單詞數是616個;工薪階層家庭,孩子每小時聽到的單詞數是1251個;高收入的家庭,孩子每小時聽到的單詞是2153個。

所以,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更容易“輸在成長的起跑線上”,這是因爲他們會接收到很多消極的單詞和粗鄙的語言。反之,高收入家庭的孩子聽到的則是包含了積極、正能量的詞彙,這些數量比低收入家庭孩子多56萬個。

貝蒂·哈特和託德·里斯利兩位教授經過研究得出結論:父母的社會經濟地位並不影響孩子學業的好壞,父母與孩子交談中使用的語言纔是最最關鍵的影響因素。

《父母的語言》這本書的譯者也說,早期教育的核心在於提供一個教育營養豐富的環境,對孩子的大腦發育和人格成長進行最大化“激活”,從而爲其日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父母的語言,是孩子對這個世界的第一認知

最近在網上看到個視頻,視頻裏有個快三歲的女童,通過人工耳蝸第一次聽到聲音,那一瞬間她被震得嚎啕大哭。

很多人表示看哭了,覺得心酸不已。

其實更讓人心疼的是,孩子聽到聲音時的第一反應不是開心,而是害怕。因爲從未聽見過這個世界的聲音,更不知道父母的聲音是怎樣的,一切對她而言都是陌生和恐懼的,纔會大哭起來。

美國女作家海倫·凱勒說:“雙目失明讓我看不見世界,雙耳失聰讓我聽不見人心。”

父母的語言是這個世界上最爲珍貴的,孩子從出生就能聽到父母的語言是十分幸運的事,如果脫離了語言孩子的大腦會受到阻礙,也很難得到促進和提高。

幸好,現在有人工耳蝸技術可以幫助耳聾兒童重獲聽力能力,讓聽覺神經得到刺激,從而影響整個大腦的發育。

爲了讓每個孩子都能聽到父母的語言,早從1993年起,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就建議新生兒接受聽力篩查,以便儘早給予干預。如今我們國家的婦產科醫院也同樣會對新生兒進行聽力篩查,以免孩子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

因爲聽力障礙是很難被治癒,最好治療法也僅是改善而已。但大腦神經中,一旦出現腦性癱瘓、中風等問題,就可能直接讓大腦神經受損。

尼姆·托特納姆說:“豐富的語言環境就像氧氣。當你擁有它的時候,你覺得理所當然,當你沒有它的時候,你會意識到它是如此重要。”

患有耳聾的孩子越晚聽到聲音,智力發展就會越緩慢,同樣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也會更差。一般孩子在小學三年級的閱讀水平便可以反應出他未來的學習水平。父母的語言不僅能幫助孩子提高閱讀能力,也可以給孩子未來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父母若是希望孩子未來的學習優秀,成爲更加出色的人,首先就要從語言上做出努力,如果孩子患有聽力問題就及早干預和治療,而無論家境貧窮還是富有都要給孩子多講積極、正面的話,因爲家長與孩子的對話越多,孩子詞彙量會增長越快,智商也會越高。

3000萬詞彙量的差距,不止一個童年,還有希望

關於3000萬詞彙量差距的說法,國外研究者也有爭議。比如人早期的語言是否與外部語言環境有關?關於這個問題,有人認爲是基因決定,也有人認爲是需要經過後天訓練。

在強化訓練提高孩子語言習得能力上,曾提出過一個類似於“老鼠按槓桿實驗”的激勵機。美國的喬姆斯基則認爲,人從一出生就具有掌握人類一切語言的能力,所以人在幼兒時期學習語言會特別快。

爲了這一理論得到證實,研究者們對55個家庭進行了觀察和數據收集,三年後發現,不同社會階層家庭的“相似性”在孩子們身上逐漸顯現。並且由於父母們與孩子每天交流的時間不等,有的甚至不交流,使得這羣孩子最後的語言詞彙量差距達到3000萬個。

其實,父母天生就具備規範孩子們的能力,這樣的規範也爲孩子學習語言提供了最佳條件。想要給孩子更好的童年,應該從每天的溝通和交流時間開始。父母希望孩子長大後變是善於言談,能說會道,就看父母在家如何表現和示範了。

我認識的一位寶媽就曾說起,自己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普遍比同齡的孩子要強很多。原因是她在孩子一歲左右就開始進行親子閱讀,孩子吸收的詞彙量越多,表達就越好,說話的邏輯也十分清晰。

在上了幼兒園後,孩子回去後竟清晰的告訴她,班上的老師不喜歡小朋友,從而讓她決定給孩子轉學。那個幼兒園其他的孩子雖然也有表現出厭學的情況,卻從來沒有跟父母說過自己在幼兒園的表現。

還有一位寶媽則說,自己跟孩子一起做的最多的便是一起讀繪本,後來她的孩子在四歲時便認識三千多個字,還會做多位數以上的加減法,五歲多已經可以自己用電腦寫短篇故事了。

書本大概是父母能想到增加孩子詞彙量最好的工具,而閱讀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當生活中沒有那麼多詞彙量要跟孩子溝通交流時,書本中的語言、詞句、文字可以輔助家長,也能爲孩子提供更多詞彙。

並且,閱讀不分年齡,越早越好。

孩子在嬰幼兒時期,父母該跟孩子說什麼?說多少話?怎麼和孩子說話,這些都可以從書本中來獲取。與此同時,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語言越多,語言能力就會越好。

最重要的是,同齡孩子之間真正的差異主要是智商、詞彙量、語言處理速度、學習能力、成功能力、潛力。

3000萬詞彙量的鴻溝還與大腦及大腦發育有關,因爲孩子會通過接收到詞彙量來進行思考,轉化成自己的語言,從而提高大腦語言處理速度。

有研究發現,兩歲的孩子與同齡孩子的詞彙量和語言處理技能差距多達六個月以上。

總之,想讓孩子的智商、情商、未來的學習力提高,就該從孩子的童年時期提供豐富的語言環境。

作爲父母,即便不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條件,優越的物質基礎,但卻可以多跟孩子交流,幫助孩子語言發展得到提高。

孩子早期語言環境影響大腦功能,決定智商、社交和情商

有研究發現,孩子從出生起,每一秒都會產生700~1000條額外的類神經連接,其帶來的影響是人的記憶力、情感、動手能力以及語言能力。

《父母的語言》這本書裏提到一個案例,作者的叔叔在出生時就患有先天聽覺障礙,從小到大都一直在用手寫文字交流,並且也在聾啞學校上學。直到40年後,他接受了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可還是沒有辦法改變他患上瓦登伯格氏症的事實。正由於他的聽力障礙,導致大腦潛力沒有被很好的開發出來,以至於知識水平僅有四年級的程度,作者更說他也是3000萬詞彙量差距的受害者,表示“如一個小孩子一生缺乏詞彙,不管他聽力是否受損,將來他的口頭表達能力或手語能力都會受到永久性的不利影響。”

嬰兒從最早開始聽到第一個詞彙時,就已經會在腦海裏進行計算,並對詞語進行分析,所以嬰兒爲什麼可以聽懂父母的話,在沒有人教他們的時候可以精準接收到信息並給出反應。並且他們在開口說話的之前,已經在心理進行了反應練習,這是人類天生的本能,不過隨着年齡的增長,這種本領卻在退步。

所以,這也是爲什麼孩子的語言敏感期都在6歲之前,父母應該抓住這個語言敏感期加以引導,爲孩子輸入大量的詞彙信息。

語言發展爲孩子將來的成長提供了很大助力,例如思維能力、人生觀。有些孩子數學學不好,父母會以爲是腦子太笨,實際上這跟孩子的思維能力有很大關係。

人在幼兒時期對數字往往是沒有概念的,但他們卻具有數學能力的探索,在6個月大的時候就具備把語音數量和的物體數量聯繫起來的能力,而這也決定他們未來的數學能力。

想要讓孩子的空間能力、數學能力變好,父母語言都是最重要的影響。如果日常生活中,父母跟孩子交流時可以經常提到這些詞彙,讓孩子聽到更多,則孩子的表現往往會出人意料,更聰明,更出色。

培養孩子的學習力,除了加強興趣,還要勤加練習。

斯坦福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作爲“成長型思維模式”領頭人,他認爲教育者和父母都該形成“努力是獲得成績的關鍵因素,缺乏能力並不是失敗的原因,放棄纔是”的觀念。

所以學習數學也好,學習其他任何課程,都不要給孩子定型成女生學這個不行,男生學那麼不行這樣的思維,久而久之便會在孩子的腦海裏固定成型,影響他們的智力,改變他們的學習成績。

當然,也不能一味的誇讚,盲目的評價孩子。就像卡羅爾·德韋克所說:“如果不能正確運用稱讚,它就會變成一種負面力量。”

經過種種研究和分析都表明,父母的語言決定孩子智力的重要性、穩定性,意志力、自我調控和雙語教育的重要性,也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品德,思想,未來的一生。

良好的親子關係建立可以通過語言交流、談話來改善,讓孩子變得更有創造力,擁有自我管理能力、執行力、批判性思維、情商、創造力和毅力培養等方面。

我們在爲“3000萬詞彙差距”而震驚的同時,更應該看懂這背後所提到的問題關鍵,例如要爲孩子的成長做點什麼?父母又該建立怎樣的信條。

事實上,並沒有什麼天生聰明的孩子,每個聰明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對善於溝通的父母,通過後天培養而達到。我們必須要關注孩子的每一刻成長與發展,讓孩子的童年不要過度依賴動畫片、手機、電子產品,而要構建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用豐富的語言滋養孩子大腦,促進智力發展,縮短與他人之間的“3000萬詞彙差距”。

最後,每個父母都要記住“3T”原則,即:Tune in(共情關注)、Talk more(充分交流)、Take turns(輪流談話)。

在與孩子交流時,記住這三個原則並融入進來,做到觀察、理解、行動,以便父母也能更好的關注到孩子的反應,是否有意識在聽,能否進行討論、交流、溝通。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了問題所在並有瞭解決方法,那麼身爲父母的我們就該給孩子創造必要的語言環境。爲了孩子的未來,爲了他們擁有一生的生存技能。

從孩子到來的那一天起,我們就該做好準備去成爲負責的父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