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酷炫腦

作者 | Alisa Opar

翻譯 | Iris chen

審校 | 酷炫腦主創 & 沛大星

朗讀 | 油餅甜甜

美工 | 雪今金

編輯 | 靈沅

拖延和不負責任是因爲我們無法與未來的自己聯繫起來,人們直觀看到或是感受到未來自己的模樣纔會更願意爲未來的自己花費時間和精力。

想象一下,如果把苦瓜汁、醬油和番茄醬混合在一起攪拌一下做成“祕製”黑暗飲料,你只能選擇現在就喝 1 小杯或者三年後再來喝 1 大杯,你會怎麼選呢?

面對這樣的問題,可能大多數人寧願三年後喝 1 大杯也不願意現在就喝 1 小杯吧。這是什麼原因呢?哲學家們認爲,人類在時間中並不是一個 始終如一的身份,而是由一連串連續的自我組成的,每個自我都與之前和之後的自我有間接的聯繫,但又與其截然不同。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真的會在心理和情感層面上把未來的自己當成另一個人。”

科學家利用 fMRI 研究了當人們在思考當下與未來時大腦的內側前額葉皮質和前扣帶回的活動情況,理論上,這兩個大腦區域在人們思考與自身狀況有關的想法時會被激活,他們在實驗中發現當受試者想到現在的自己時,那兩個大腦區域就會強烈地激活,而想象與未來自己有關的想法時則並沒有被明顯激活,這也提示人們感受到的未來的自己就像是另外一個人,人們也會更傾向於用第三人稱的視角去看未來的自己。

這個觀點其實就可以形象而準確地描述我們做決定時的態度:即使我們將不可避免地與多年後的自己分享命運,我們對待未來的自己就像對待陌生人一樣,這就阻礙了我們現在爲未來的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還記得你在新年之際立下的 flag 嗎?如果你覺得 flag 倒了也無所謂,怎樣都是可以接受的,那可能就是因爲你心底裏並不覺得那是自己許下的諾言。

這種現在和未來的自己之間的脫節對我們作出的決定有很大的影響,因爲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很可能會選擇拖延,把問題和瑣事都留給未來的自己去做。就比如很多年輕人都知道長期吸菸會對我們的身體產生不良健康,但他們依然會不停地吸菸,這就是因爲人們非常在意此刻的自己獲得足夠的快樂,而忽視未來的自己將要付出無限的代價。

如果拖延和不負責任是因爲我們無法與未來的自己聯繫起來,那麼加強這種聯繫不就有可能是一個有效的補救方法嗎?這也是一些研究人員正在嘗試的策略。心理學家安妮·威爾遜(Anne Wilson)試圖通過巧妙地製作時間軸來改變人們對時間的理解方式,安妮說,越生動形象的時間軸越容易讓人們感到現在的自己與未來的自己之間的連接。有了這種輔助性的方法,我們是不是就能早早完成任務,不用再爲了趕 ddl 而掉頭髮了呢?

而另一位心理學家赫什菲爾德(Hershfield)的做法就增加了許多高科技的元素。他把受試者帶到利用 VR 技術設計的特殊鏡子前,一組受試者在鏡子中看到的是現在的自己,另一組看到的是電腦模擬出的年邁的自己。他們走出房間之後,研究人員分別採訪了兩組受試者想要往自己的養老賬戶裏存多少錢,結果發現看到年邁自己的受試者想要往養老賬戶裏存入的錢是看到現在自己的受試者的兩倍,這提示人們直觀看到或是感受到未來自己的模樣纔會更願意爲未來的自己花費時間和精力。

有趣的是,這種心理學發現在金融業也有所應用。保險巨頭安聯(Allianz)正在資助一個試點項目: 赫什菲爾德的團隊在爲當地居民分配養老金的同時給他們展示通過VR技術出來的他們衰老後的容顏,每一幅跨越十年的面孔模擬照片背後都有着令人喫驚的生活成本預測和老年投資的建議,他們團隊正在研究這些衰老面孔能否督促人們減肥以及愛惜自己的身體健康。

話說回來,我們對待未來自己的方式並不一定是消極的,如果我們真的是把未來的自己看作另一個人,那我們對未來所做的那些決定就反映了我們對待他人的態度。有的人會毫無顧忌地吸菸或者做其他危害未來自己健康的事,也有的人會採取截然不同的行動。其實在戀愛、婚姻、工作等人際關係中我們也總在爲別人做出犧牲,所以我們更要學會善待他人,因爲其中一個可能就是未來的自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