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膚色的變化,是由太陽引導的演化過程,是適應環境的結果,膚色的深淺與紫外線的強弱是正相關的,紫外線越強的地方,原住民的膚色就越深。膚色與氣溫關係不大,氣溫與體毛有關,黑人體毛較少,白人體毛較多,黃種人居中。

在600-700萬年前,人類與黑猩猩分家,人類爲了獲得更強的活動能力,就需要更強的散熱能力,濃密的毛髮不利於散熱,所以人類祖先的毛髮開始退化,同時增加了體表的汗腺,如今人類的汗腺有300萬個。

但是毛髮脫落之後,人類祖先又要面對紫外線的威脅,紫外線通俗被分爲三個波段,長波、中波和短波。中波紫外線可以直接被皮膚吸收,造成DNA畸變,長久積累之後導致皮膚癌。而長波紫外線則可以激發皮膚長生活性氧類物質,引起DNA損傷。爲了抵擋紫外線的傷害,人類體內的黑色素就有了用武之地。黑色素由黑色素細胞產生,可以吸收紫外線,並消除紫外線照射後產生的自由基。也就是說黑色素的數量決定了抵擋紫外線危害的程度。

但是,如今各人種的黑色素細胞數量大致相當,區別在於,黑人的黑色顆粒大且多,不易消失,分佈於表皮各層細胞中;黃種人的黑色素顆粒小,易被分解;白人則排在黑人和黃種人之後。

而黑色素顆粒的產生又依賴於陽光的照射,紫外線可以激活酪氨酸激酶促使黑色素細胞產生黑色素顆粒,因此紫外線的越強,產生的黑色素顆粒越多,兩者相輔相成。

但僅僅是紫外線不足以讓人類膚色變化,還需要兩種維生素來配合,那就是維生素D和葉酸。

維生素D需要靠紫外線在體內合成,葉酸不能合成而且會被紫外線破壞。缺乏維生素D會得佝僂病,缺乏葉酸會胎兒畸形和夭折,兩者缺一不可,要想利用紫外線使兩者在體內達到合理水平就需要膚色的幫助,黑色素必須維持紫外線進入量的平衡,不能多也不能少,經過長期的演化與適應,到最後每個地區的人皮膚的黑色素含量都大致適配當地的紫外線水平。

黑皮膚可以保證他們在非洲的陽光照射之下同時獲取適量的維生素D和葉酸,所以就傳承下來了。

▲世界太陽輻射分佈。

▲世界膚色分佈。

約在數十萬至數萬年前,一部分人類祖先走出非洲,向歐洲和亞洲擴張,並經過白令陸橋進入美洲,進入高緯度的人類不得不穿起衣物禦寒,皮膚接受的紫外線不足會使合成維生素D減少。但是維生素D可以從魚、蛋和動物內臟裏攝取,所以靠這些食物爲生的話皮膚黑也可以在高緯地區生存,也就是靠皮膚吸收的紫外線太少導致維生素D不足,但是可以靠食物來補充。

這樣持續一段時間後,問題就來了,那就是人類擺脫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進入了農業社會之後,食物變得單一,開始缺乏維生素D,只好調整膚色使其變白。也就是說歐洲人可能是幾千年前才變白的(這個結論聽起來有點像ZZ正確)。

而生活在極地的因紐特人至今仍然不是很白,因爲他們沒有進入農業社會,長期以捕捉海洋動物爲食,攝入大量的維生素D,不需要變白。如果讓因紐特人少喫肉多喫糧食,那他們就會越來越白,不過也需要很長的時間。

但必須注意的是,以上解釋只是階段性結論,受人類目前的認知水平和國際環境所影響,並非板上釘釘,或許等到未來人類科學進步之後,以上結論會被推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