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孝昌縣小悟鄉田堂村的山坡梯田裏,清風吹過,半人高的蜂糖李子樹苗搖曳着柔嫩的枝條。頂着熱辣陽光曬,田建洲看着這些孩子似的寶貝幼苗,心裏有些疼愛。

3月10日,貴州送果樹苗的人開車到村裏,安排了人卸貨,就趕緊上車待著,不敢跟任何人接觸。田建洲理解他們,疫情還沒過去,對方肯千里迢迢冒險送樹苗過來,已是不易。

田建洲着急,3月植樹正當時,這些果樹苗他已經等了很久,萬不可再耽誤了。

蜂糖李是經營精品水果連鎖店百果園的侄子強烈推薦的品種,成熟的果子跟蜂蜜一樣甜,在貴州當地,一斤蜂糖李能賣到40到50元。

樹苗來了,必須趕緊栽種下地,越早入土,能越早紮根。

這片地早就做好準備了。田建洲從村民手中流轉來的山坡荒地,經開荒挖成梯田,全域鋪設地下滴灌管網,4500棵樹苗先行定點栽種,每一棵樹苗“腳邊”就有一個滴灌頭。其餘2500棵樹苗暫時寄養在山下的基地裏,待到合適的時機再移植。

山腰上,一個容量3000立方米的大水塘,是爲蜂糖李樹準備的甘泉。“水井打在水塘旁,從220米深的地下把水抽進水塘,經過7天的自然溫度調節、水質軟化,再抽進4個水肥一體化水罐,到時灌溉就可以實現全自動化。”田建洲的設計令他自豪。

“你看山上那些杉樹,兩個月來天旱,大樹都乾死了。”田建洲手指向對面山坡,一片枯黃的杉樹映入眼簾,“所以我在這裏種果樹,必須要提前布好灌溉設施,絕不能讓老天干旱毀了珍貴的樹苗。”

“這麼完美的灌溉系統,就差供電了。你放心,最近就給你辦好!”駐村工作隊副隊長李遠新抬頭望望天,“電力線路已經架好了,只等審批通過就能供電。”

田建洲是土生土長的田堂人,上世紀90年代外出務工,到河南鄭州等地做木工手藝活兒,2000年又到北京從事室內裝修行業,事業越做越大,自己當了老闆,積累了豐厚資本。

與此同時,尚在老家的年邁雙親也令他牽掛,他卻苦於找不到合適的門路回來發展。

2017年10月,小悟鄉入選全國首批運動休閒特色小鎮。田堂村以此爲契機,打起鄉村旅遊牌,先後爭取資金200多萬元,建成田堂村遊客服務中心(又名田堂度假農莊)。小悟鄉和村裏的幹部一起到北京找到田建洲,希望引他回來經營遊客中心,發展鄉村旅遊。

田建洲接手租下了這個遊客中心,投入400多萬做室內裝修,遊客廣場、停車場等配套設施也建設一新。按照約定,村集體每年收取3萬元租金。

2018年元旦,遊客中心開業,但起步不易,田建洲沒有旅遊、酒店、餐飲等方面的經營經驗,沒有遊客客源,加上剛起步,配套產業都還沒成型,第一年虧損了20多萬元。

在摸索中學習,村幹部和工作隊也跟他一起謀劃。在政府的推動下,2017年,孝昌縣小悟鄉被國家體育總局列爲運動休閒特色小鎮。2018年,徒步登山、自行車賽事在小悟鄉開展,田堂度假農莊成爲定點的運動接待中心,生意大火,田堂旅遊漸漸有了名氣。

田建洲看準這個鄉村旅遊市場,逐步把蔬菜種植、採摘、養殖、垂釣發展起來,旅遊活動項目豐富了,遊客中心也漸漸能留得住人了。

“村裏環境越來越好,現在每到週末,武漢、孝感以及孝昌本地的遊客慕名而來,我們的客房經常客滿,房間還要提前預定。去年清明節、‘五一’小長假開了60桌、‘十一’黃金週期間開了80桌。”談起遊客中心的農家樂生意,田建洲很高興。

採摘是鄉村旅遊的一大熱點,有機蔬果最受城裏人熱捧,紅莧菜、韭菜、小蔥、櫻桃、黃瓜,再緊接着西瓜、甜瓜接檔,連賣帶送,遊客也高興了。

趕在鄉村旅遊熱火的時候,2019年09月,田建洲成立果色天香蔬果合作社,作爲遊客服務中心的配套產業,今年剛栽種的蜂糖李就是其中的主打品種。

李子掛果還得等三年,田建洲並不着急,“搞農業就是這樣的過程,樹要紮根才能長大成材!”現在的紮實佈局,就是爲了今後的豐收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