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荊州:2月確診的新冠患者治癒數月後再次復陽,非新發病例)

@荊州發佈8月12日消息,8月9日,荊州市開發區聯合街道一名68歲女退休職工因病住院時,經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爲陽性,該女性爲2月8日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治癒數月後再次復陽,非新發病例。目前該患者再次隔離治療,所有接觸者均進行核酸檢測爲陰性,其居所和活動區域均已徹底消毒,風險完全控制。尚無證據表明復陽病例存在傳播風險,請市民不必恐慌、不信謠、不傳謠。提醒廣大市民常態化形勢下也要重視個人防護。

荊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

2020年8月12日

相關報道

爲什麼會“復陽”?“復陽”有無傳染性?

生命時報,近日網上有報道稱,部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治癒出院的患者,出現了核酸複查陽性結果以及再次出現發熱等感染症狀的現象。對此,本報進行了深入調查,並且採訪了病毒學、免疫學方面專家。

約5%~10%的康復期患者核酸檢測又呈陽性

現在還沒有權威統計新冠康復患者整體“復陽”的概率,據湖北省武漢市部分隔離點觀察發現,約5%~10%的康復期患者核酸檢測又呈陽性,但到目前爲止並沒有復陽患者再次出現傳染的情況發生。武漢大學病毒學專家楊佔秋教授表示:這有可能是檢測方法取樣品等因素(包括試劑和操作方法),可能造成檢測結果的假陽性或者假陰性。

楊佔秋也表示,復陽的前提是過去檢測呈陽性,治療後或者不治療後一段時間轉陰,過一段時期又出現陽性,才能叫復陽。新冠病毒感染是急性傳染病,現在說復陽不是很妥。如果說是幾個月或者更長時間後,檢測呈陽性,纔可以叫復陽。

有些冠狀病毒也可能會在人體特別是腸道中長期攜帶

國內一位免疫學專家對記者表示,從冠狀病毒本身的性質看,有些冠狀病毒也可能會在人體特別是腸道中長期攜帶。例如,有人對印度南部人羣糞便中的腸道冠狀病毒進行電鏡觀察,結果表明,有些人可以持續排出冠狀病毒顆粒。

但是,這些人糞便中的冠狀病毒顆粒大部分是沒有核酸也就是沒有感染能力的“空”病毒外殼蛋白。理論上來說,這些“空”病毒外殼蛋白被正常人攝取後,可能會使正常人產生對冠狀病毒的免疫力,這可能也是當地人羣能夠建立羣體免疫抵禦冠狀病毒感染的一種天然“疫苗”。

湖北一名2月確診的新冠患者復陽 再次被隔離治療
上圖:人類糞便中的人類腸道冠狀病毒:左爲完整冠狀病毒,右邊箭頭所示爲“空”病毒顆粒

免疫力下降就可能再出現感染症狀

在排除了檢測原因之後,出現“復陽”,特別是再次出現發熱等感染症狀的患者,就需要從患者本人的免疫力以及病毒潛伏的角度來考慮了。由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治療並沒有特效抗病毒治療藥物,患者痊癒完全靠自身免疫力清除病原體。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在出院標準和痊癒標準中,並未設置抗體效價和免疫細胞數量等免疫指標。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人體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後,機體的免疫功能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功能紊亂。有些患者在出院時,冠狀病毒被免疫系統暫時壓制,在某些組織或細胞中而沒有檢測出來,但出院後,患者如果未能得到充分的修養和康復,免疫系統功能再次下降,特別是年老體弱或者使用糖皮質激素的患者,此時潛伏的冠狀病毒有可能再度感染,造成“復陽”或者“再感染”的情況,而且這種情況下,病毒有再次感染傳播的風險。

總之,專家認爲,無論如何,新冠病毒肺炎痊癒者出現“復陽”和“再感染”的情況,都應該重視,但不必恐慌,可以考慮在加強免疫學研究的基礎上,以實現患者的免疫學康復爲目標,採取集中療養康復制度,實現患者的全面康復與社會嚴格控制管理傳染源的雙達標。

對於新冠肺炎者的康復,可借鑑結核病的治療康復模式,在患者出院後,集中進行療養院的康復,既可以使患者能更好恢復免疫功能,也有利於管理,降低再傳播風險。在療養階段,可以給患者使用免疫調節劑和加強營養支持,待其免疫學指標完全恢復正常時,身體真正恢復正常後,再出院回家。據仝小林院士團隊觀察,在康復期繼續服用中藥後,“復陽”的幾率能降低到2.5%左右。

徐萌 本文來源:荊州發佈 責任編輯:徐萌_NN748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