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末期的歐洲戰場,隨着盟軍向德國的一步步推進,出現了一種奇異的現象,抵抗最爲激烈的不再是德國人,而是德國軍隊中的外國人,來自法國,丹麥,挪威,荷蘭,波蘭等國家的志願者,他們意識到自己很快將變成無國籍人士,他們的祖國會用最嚴厲的手段懲罰他們。

德軍中的挪威士兵

德國宣佈投降的那一天,1945年5月8日,波羅的海小國愛沙尼亞的志願人員組成的黨衛軍第20擲彈兵師駐紮在波蘭的下西里西亞,得到消息後他們面臨艱難的選擇,回到祖國將作爲叛徒被處決,向蘇軍投降也會迎來同樣的結局,他們唯一的出路只有向英美軍隊投降,然而要想達到這個目的,他們必須向西穿越剛被解放的捷克國土,捷克人忘不了7年前的《慕尼黑協定》,更忘不了長達6年的納粹統治下的屈辱歷史。

這支撤退的隊伍中有一名叫保羅·邁特拉的少校軍官,二戰期間有70000名愛沙尼亞人加入了德國軍隊,4人獲得了騎士鐵十字勳章,邁特拉便是其中之一。他的從軍歷史和他以後失蹤一樣撲朔迷離:25歲從愛沙尼亞軍校畢業,27歲加入蘇軍部隊,28歲被德軍俘虜,29歲加入德軍國防軍,30歲加入希特勒的武裝黨衛軍。無論在愛軍,蘇軍,德軍,邁特拉都是一個恪盡職守的優秀軍官。1944年獲得騎士鐵十字勳章後,納粹媒體對他進行了大規模的宣傳報道,以至於戰後數十年都有人在尋找他的蹤跡。

保羅·邁特拉

邁特拉獲得勳章的坦能堡戰役爆發於1944年7月25日。蘇軍第二突擊集團軍向坦能堡防線發動了猛烈進攻。參加這場戰役的24個德國武裝黨衛軍營裏幾乎沒有德國人,愛沙尼亞人佔了一半以上。7月29日,蘇軍幾乎佔領了整個坦能堡防線,德軍派出了最後一支預備隊,邁特拉少校率領的一個愛沙尼亞營做最後的反攻。邁特拉不得不從醫院招募傷兵參加戰鬥,其中包括海軍的後勤人員。邁特拉的大衆桶車開在最前面,身後跟着唯一一輛豹式坦克,臨近敵人陣地時,他突然命令司機加速,自己操起MG42機槍向敵軍掃射。蘇軍沒有料到德軍還有力量反擊,他們正在搜索殘兵和審訊俘虜。德軍吶喊着衝向蘇軍,雙方在戰壕裏爆發了肉搏戰,蘇軍支持不住向山下潰退。德軍剛喘了一口氣,大批蘇軍轟炸機趕到,他們企圖用炸彈活埋山頂的德軍。邁特拉的部下邊作戰邊把戰友從土裏挖出來。彈藥用光後,他們冒着炮火蒐集蘇軍屍體上的子彈和手榴彈,又連續打退了蘇軍多次反擊。他們的行動拯救了岌岌可危的坦能堡防線,這場戰役最終以德軍傷亡1萬,蘇軍傷亡17萬結束。邁特拉被授予德軍最高榮譽-騎士鐵十字勳章,此前他已經獲得過一級和二級鐵十字勳章。

黨衛軍第20擲彈兵師

此後邁特拉轉戰於東普魯士和波蘭境內,直到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消息傳來。最後見到他的人看到他和4名部下坐在一輛大衆桶車上。這支部隊正要穿越捷克向美軍投降,絕大部分武裝黨衛軍的士兵都撕掉了自己制服上的標誌。但邁特拉不僅穿着他的黨衛軍制服,還戴着他獲得的所有勳章。邁特拉的失蹤日期爲1945年5月9日,他的汽車進入捷克境內後再也沒有消息,直到2005年後有人在捷克的一座博物館發現了一組照片。

被俘的黨衛軍士兵

照片附件中有不知名的目擊者留下的記錄,裏面的一些內容來自於邁特拉被捕後的自述。他的部隊進入捷克境內後發生了潰散,士兵們失去了一年前在坦能堡的勇氣,他們三五成羣的自尋出路,越來越多的人扔掉了軍服,化妝成平民或者難民鑽入森林逃亡。然而邁特拉依舊穿着筆挺的黨衛軍制服,戴着勳章和他的4名部下明目張膽的行駛在捷克的公路上。他們很快遇到了第一批拿着槍的捷克人,幸運的是這些人發現了他制服上的愛沙尼亞徽章,他們也不喜歡蘇聯人,就告訴邁特拉蘇軍正在進攻捷克首都布拉格。有一個人還好心提醒邁特拉,馬上脫掉黨衛軍制服,否則路上很可能會遇到麻煩。邁特拉把勳章裝進了上衣口袋,但堅持不脫掉軍服。

汽車繼續向西行駛,在距離捷克城市寧布爾克(Nymburk)約5公里的地方,突然從路邊衝出一大羣持槍荷彈的捷克人,他們不由分說就繳了邁特拉和部下的械。捷克人命令他們舉起手靠着牆站好,接着他們被帶到了一座建築的地下室裏,短暫審訊後又被帶回到大街上,他們一直高高舉着雙手,圍觀的人羣用石頭砸他們,向他們臉上吐唾沫,目擊者稱這幾個“德國人”面無表情,不躲避飛來的石塊和唾沫,對謾罵和毆打不掙扎也不反抗,他們好像失去了靈魂一樣任人擺佈。

他們被押到了鎮中心廣場,一個臨時組織的戰爭法庭判處他們死刑,第二天上午當地的攝影師帶着相機來到了刑場,他拍攝了執刑的整個過程,邁特拉(左二)和部下抽了最後一支菸,沒有人記錄他最後說了什麼,開槍的一瞬間,他們的雙手依然高高的舉着。據悉,1945年5月,有大約500名愛沙尼亞黨衛軍士兵在捷克境內遭遇了同樣的結局。整個二戰期間愛沙尼亞的損失了1/4的人口,男性人口損失高達2/3。

邁特拉(左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