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爲本,性價比爲綱”,創辦小米十年後,雷軍也沒有選一條最好走的路。

文 | 邱曉芬

雷軍說他的願望是不當勞模,從他偶然被拍到“能不管的儘量別管”的手機屏保可以證明所言非虛。在這次遲到四個月的小米十週年活動上,雷軍再一次展現了自己的勞模本質。

還是大家熟悉的搭配,標誌性牛仔褲+短袖的雷軍站在小米科技園舞臺上,在接近四個小時的時間裏,雷軍用20個故事系統回憶了小米十年的創業故事。

讓媒體和粉絲興奮的是,雷軍在這次的演講中首次回應了很多辛辣的問題:比如,第一次在公開場合回應和董明珠的十億賭約,說自己“很後悔”;主動玩梗,當場播放了“are you ok”鬼畜音樂, 還頻頻調侃說要“唱歌”;在競對問題上,向來喜歡嗆聲碰瓷的小米,難得坦承“不如蘋果,三星,華爲”。

情懷輸送完畢後,沒有傳召其他的產品經理上臺,雷軍本人又一次性發布了史上最多的產品:一款透明電視、兩款“超大杯”手機、一本傳記、一臺卡丁車在內的數款IoT產品。

隨着原來創始團隊的老人離開,“復仇者聯盟”空降,如今的手機市場已經不是十年前的手機市場。十歲的小米,雖然已經長成世界500強,51歲的雷軍還是放不下。

海思的“傳奇”,小米很難復刻

發佈會之前有人問雷軍,最打擊你的外界評價是什麼?答曰,小米營銷不錯但研發不行。

“2020年研發成本預算超過100億”,雷軍在今年不止一次提到了這個設想。肉眼可見的變化是,小米正在轉向一個“研發型”的品牌。

小米的財報顯示,2015-2018年,小米在研發上的投入分別是15億元、21億元、32億元和58億元。到了2019年,這項研發費陡增到了70億元,不到小米營收的1/10,值得對比的是,當年小米對應調整後淨利潤是115億。

今年100億元+的研發,相比去年的漲額不算多,也還只是預算層面,這也足以證明小米轉向技術研發的迫切,特別是在當下海外疫情衝擊國內外手機銷售基本盤的情況下。

過去的十年,小米踩上了人口紅利和智能手機爆發的風口,用便宜的定價一次次抄底行業的價格底線。從中華酷聯到華米OV的時代,手機大盤的下跌頹勢在2017年已經凸顯,如今華爲能喫下國內一半的手機份額,不僅是因爲國際情緒導向所致,關鍵還是有海思光環的加持。

這也證明,在一個成熟的手機市場,賽點回歸到產品本身,小米的價格戰策略難以爲繼,在小米公佈的“三大鐵律”裏,“技術爲本”被雷軍擺在了首位。

大船調頭,沒那麼容易。小米是一個非常關注效率和成本的公司,所以技術研發的時間和投入都要基於可量產可落地的前提。這在小米過往的研發經驗中都有跡可循。

2019小米發佈了備受期待的環繞屏Mix Alpha概念機,不到一年就因爲難度太大淪爲PPT產品;在覈心芯片上,小米也算是第二梯隊中最早宣佈下場的公司,松果芯片2017年有了第一代產品,在第二代產品至今斷檔的情況下,小米在芯片上又從自主研發轉成了由旗下基金投資主導。

不可否認,技術研發本來就存在一定的流產概率。在這其中,對技術路線的預判、長遠眼光還有長期持續的投入都是不可或缺的。

小米轉向技術研發,是目前市場對手機廠商的必然要求——除了小米,OV去年研發投入也都到達了100億關卡。海思能走到現在不是空穴來風,除了以上的因素,背後當然還有華爲除了手機以外的鉅額運營商收入支撐。

而小米兼顧成本/效率同樣是必然。作爲一個硬件毛利不到5%的公司,小米從手機到路由器/電腦/智能音箱,再到電視/冰箱/空調等大家電,硬件的盤子越鋪越大,這也對硬件以外的創收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兩架新馬車,互聯網收入和IoT收入完全跑起來之前,小米或許很難全心全意轉向一家技術主導型的公司。

當然,小米在技術研發上不是沒有亮點。最值得一說的是,小米相機部門成立僅僅一年,就把行業評分DXO Mark做到全球第一;還有在小米10紀念版上,首次量產了石墨烯基電池,此次還量產了全球第一臺透明OLED電視等等。

不過,這些目前在用戶心智上似乎還沒有形成太大的沉澱,至少在談到手機拍攝功能/快充技術/電視屏幕技術的時候,用戶未必會立馬反射到小米。從投入研發到量產再到心智,十歲的小米接下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性價比這把雙刃劍,小米沒有放下

“性價比是我們最有力的武器”,雷軍在十週年演講上說道,在中國老百姓好貨不便宜的固有認知下,“也是我們最脆弱的軟肋”。

性價比這把雙刃劍,小米如今也不想放下,“性價比爲綱”還被雷軍放在了小米“三大鐵律”的第二位。

這也是由小米的品牌形象決定的。“小米”本來就是一個很常見的食材,接地氣的品牌形象決定了小米無法把以前性價比的路子推倒重來。

現在小米強調的性價比,又和以前又有點不一樣。

在手機和電視這類相對成熟的產品中,小米明顯已經往高端轉型,不是一味衡量成本和價格,而是不吝堆料造出了更高價格的硬件,今年的小米10及紀念版、小米電視的“大師系列”都是如此。

現在的性價比,更多強調的是在更高價位產品中的性價比。不管是石墨烯基、OLED屏幕,有了這些技術的加持,小米有了打入高端產品的入場券,在此基礎上再強調性價比,這一策略在目前已經被驗證過——正如一加在海外市場就是靠精品機型和比蘋果更低的價格,從被蘋果和三星把持的高端手機中撕出了一個小口子。

“性價比爲綱”的問題在於,小米曾經追求的極致性價比,如今也成爲小米往高端突破的“原罪”。從小米最近幾款機型搖擺的定價也可以看出,用戶或許並不買單,今年小米10、Redmi K30這兩款定價更高的產品,在發售後短期內也價格跳水,性價比是有了,但高端差了點意思。

那麼, 小米如何在未來漫長的征程中立於不敗?雷軍在演講中自問自答了這個問題。是質量,“我們必須要拿出世界品質的好產品”,他也承認,“提升質量,是很繁瑣的過程”。

寫在最後

十年前,雷軍在小米的商業模式上,選擇了一條難的道路。十年後,“三大鐵律”的“技術爲本”、“性價比爲綱”、“做最酷的產品”,指向了小米接下來還要在原來性價比的基礎上,繼續疊加技術含量/設計感。這也同樣不是一條好走的路。

在十週年活動上,小米致敬喬布斯增加了“one more thing”的壓軸環節。

在此之前,大家期待的要麼是小米披露最先進的技術研發進展,或者對此前留下的技術方向(雙摺疊屏/環繞屏/造芯)有所交待。最後才發現是原來是一款卡丁車產品——設計炫酷、噱頭滿滿,但其實車的研發、設計、製造,無不來自小米的生態鏈公司九號機器人

不能不說是看客們小小的遺憾。

當雷軍回顧過往10年,令人熱淚盈眶。接下來的市場從未如此複雜,政治從未這麼深入商業,用戶們對大廠們自然有了更多的期待。除了情懷故事,大家也很期待他對小米短板、潛在危機的更多思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