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如今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已經很難離開計算機了。這個人類歷史上偉大的發明,很難歸功於某一個發明家。它的誕生是循序漸進的,是數十名科學家、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在前輩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改進和完善的結果。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計算機的發展之路,賞識一下歷史上那些經典的,很多人都沒有見過的計算機。

【圖1】1938年,英國劍橋大學數學藏書樓裏,陳列着一臺微分分析儀。

1930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工程師範內瓦·布什發明了一種叫做“微分分析儀”的設備,這是一種可以求解各種微分方程的模擬計算器。

【圖2】1935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兩名工程師正在使用一臺計算機。

30年代的計算機體積都非常龐大。圖中的這臺計算機存放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摩爾電氣工程學院的計算機實驗室中,它由七萬五千個零部件組成,重達三噸,幾乎佔據了整間房子。

【圖3】1946年,美國陸軍少將格拉德恩·m·巴恩斯、約翰·g·佈雷納德博士和約翰·w·莫奇利博士正在查看ENIAC的函數表。

1946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了一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即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其設計初衷是匡助二戰中的美國軍方進行彈道學分析。這臺機器每秒能進行成千上萬次計算。

【圖4】一臺大型計算機的實驗室。

大型的ENIAC重達30噸,需要一個1500平方英尺的房間來容納40個櫥櫃、6000個開關和18000個真空管。人們通常將其稱爲世界上第一臺通用計算機,人類的計算機時代由此開始。

【圖5】20世紀50年代,一名男子正在一臺大型計算機前工作。

在20世紀50年代,計算機主要被用於科學和工程研究,如JOHNNIAC,它曾被描述爲數學家的“得力助手”。JOHNNIAC完成於1954年,由蘭德公司的研究職員使用。這個巨大的機器重兩噸多一點兒,有5000多個真空管。

【圖6】1955年,在美國紐約大學,一位女子正在操縱一臺考試評分機。

到了20世紀50年代末,美國聯邦政府開始投資,用以研發在學校領域應用的計算機。最初,這些計算機被用於行政治理,後來才用於輔助教授教養。

【圖7】1963年,英國薩里郡一所學校的學生正在使用機械加法機。

在學校的課堂上使用的計算機,其前身被稱之爲“教授教養機器”。那時的人們將其定義爲“用於演示教學材料程序的任何機械設備”。

【圖8】1960年,英國萊斯特郡一所學校的學生正在使用馬克II智能導師教授教養機。

這些教授教養機器種類繁多,繁簡各異。其中馬克I智能導師教授教養機是最昂貴的設備之一。這是一種通過微縮膠捲來傳達信息的非計算機教授教養機器,它最多能夠處理10,000幀。相對簡樸的馬克II智能導師教授教養機,僅能處理1,500幀。

【圖9】1970年,三名英國學生正在使用埃利奧特兄弟405計算機。

到了20世紀70年代,在歐美國家,學校使用計算機進行教授教養的情況逐漸變得更加普遍。但是從“體型”上來看,它們大多數依然很粗笨。

【圖10】1981年,在劍橋的一所學校,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在觀看學生們對微型電腦的原型機進行測試。

微型計算機在70年代誕生,它的體積更加小巧,功能更加強盛,在貿易領域開疆擴土的同時,也被視爲是教育的必需品。到了90年代,互聯網誕生,計算機和網絡相結合,更是如虎添翼,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展。不知道在未來,這臺小小的,會發展成什麼樣子呢?(文/世界歷史那點兒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