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法國二戰電影《老槍》嗎?主人公醫生的漂亮妻子,就是因爲反抗強暴被德國黨衛軍士兵用噴火器燒成了“雕像”。老醫生怒髮衝冠,尼碼佔領巴黎不算還想佔我老婆?於是操起祖傳獵槍一頓大殺古堡,一個德軍小分隊就被團滅了,連分隊長最後也死於噴火器之下。

(老槍劇照)

二戰期間德軍仍然廣泛使用噴火器是毫無疑問的,它主要裝備於德軍各步兵師的戰鬥工兵營。在早期定員17000餘人的步兵師中,師屬工兵營編制人員多達843人,不僅裝備有34挺機槍,還配備了20支火焰噴射器,是妥妥的“戰鬥工兵營”。而作爲近戰武器,攜帶噴火器的工兵會在攻堅戰鬥中隨時支援步兵的行動。

噴火器當然是簡稱,現代意義上的“火焰噴射器”本就是德國人費德勒發明的,他於1901年製作出來一個噴火器樣品提供給德國軍方評估。經過測試、完善和批量生產,德軍於1911年組建了一個裝備噴火器的特別團(下轄12個連),並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首次將噴火器用於實戰,1915年2月的凡爾登戰役中,法軍第一次嚐到了這種混合着汽油、硫磺和橡膠氣味的“地獄之火”。

(德軍噴火兵)

嚴格來說,軍用噴火器可以分爲“便攜式”和“車載式”兩種,前者當然是輕型的單兵裝備,一般由2到3人組成戰鬥小組,其中一個爲射手,另外的成員爲觀測手。單兵便攜式噴火器由揹負燃料罐和噴射槍兩大部分組成,我們在影視劇經常看到德國兵背的是三個罐子(35型),是因爲有兩罐燃料和一罐壓縮氣體(一般爲氮氣),因爲壓縮氣體才能提供燃料噴射的動力,至於噴射槍就容易理解了,就是個有點火裝置的發射管。

便攜式單兵噴火器的優點是攜行和支援戰鬥時比較方便,缺點是射程太近並且燃料有限,比如二戰初期德軍裝備的“35型”噴火器,噴射距離僅有25到30米,全部燃料加上壓縮氣體共11.8升,最多可以進行15次點射(也可以一傢伙噴完),然後就得回去更換燃料罐了。

(德軍噴火器作戰)

至於“車載式”噴火器,因爲燃料罐更大、發射壓力更大,當然射程也就更遠些,如果直接安裝到坦克上,那就成爲了噴火坦克,戰爭期間德軍和蘇軍都研製了噴火坦克,在進攻作戰中威力還是很大的。二戰期間德軍裝備的單兵噴火器大致有35型、40型、41型三種,另外一個“46型”屬於一次性武器,射完拉倒稱爲“火焰槍”更準確些。

其中性能較好使用最廣泛的是“41型”噴火器,德國人一口氣生產了64000多具,在東線戰場起到了很大作用,比如攻擊蘇軍戰壕、工事、要塞等等,41型的戰鬥全重約21公斤,射程仍然爲25到30米,但燃料罐變成了一個(7升),所以只夠完成八次點射(另外的42型屬於仿蘇制的防禦性噴火器,不在討論範疇內)。

噴火器同時也是德軍在戰爭期間施暴的罪惡武器,德軍經常在巷戰中使用之,使蘇聯城市損毀嚴重。而在德軍撤退時期又奉行“焦土政策”,對民房、農場、帶不走的糧食和物資,進行破壞時使用最多的就是炸藥和噴火器。在電影《華沙起義》或者《鋼琴師》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黨衛軍士兵用噴火器焚燒樓房和街道,最終使城市淪爲一片廢墟。

東線德軍在戰場上還有一項發明,就是用噴火器對付蘇軍坦克,在近戰防禦中,噴火器灼燒產生出來的高溫,對坦克的油箱和引擎都會造成致命的損害,同時也會把坦克內部的成員嚴重燒傷甚至燒死,這事想想都可怕。德軍的作戰報告顯示,噴火器對汽油車輛和謝饅頭坦克的破壞效果非常明顯,不過對蘇軍的柴油坦克毀傷效果一般。

(德軍41型噴火器)

當然,德軍工兵對使用噴火器這種裝備自身也很恐懼,因爲在戰場對手也會將其視爲“重點照顧目標”,無數子彈炮彈會朝着噴火器射手打過來,普通士兵中彈最多留個窟窿未必一定陣亡,而噴火器射手一旦遭遇燃料罐被彈片打爆的情況,瞬間就會成爲一個火球,要多慘有多慘。

二戰期間美軍也生產了40000多具噴火器,不僅在太平洋戰場上戰績不俗,其中一部分還率先裝備給了中國遠征軍,在滇西緬北的反攻作戰中,噴火器成爲攻擊日軍陣地和碉堡的利器,鬼子兵紛紛身上冒火嚎叫着從地堡裏鑽出來,遠征軍士兵給噴火器起了箇中國式的別名:“孟二爺”。

(老槍劇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