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爲“重塑雕像的權利”

相信第一次看到這個名字的朋友和我一樣都會搞到一頭霧水,這個名字彷彿就像某個喝多了酒的醉漢在胡言亂語,不知所云。

早在樂夏開播之前我就對這個樂隊影響深刻,不是因爲他們的作品而更多是因爲他們的名字,在樂夏開播之後我也終於知道了這個名字的由來。

主創華東在節目中說,他在樂隊創建伊始非常喜歡一個德國的樂隊“正在被摧毀的新建築物”於是樂隊的三名成員分別在一句話中挑出了三個詞“重塑”“權力”和“雕像”最後進行了組合之後得出了“重塑雕像的權力”這個名字。

重塑的風格嚴謹地講屬於“後朋克”(post-punk),這種風格,延續了朋克音樂“反傳統,大無畏”的精神,更加的富於情緒化與藝術化。

正如重塑的作品帶來的聽感一樣,後朋往往給人一種陰暗抑鬱的感覺。

故名玄虛還是確有乾坤?

在節目中,這支樂隊不論是演出前的採訪,演出過程中還是演出後的問答環節,都給人一種“距離感”。

這種距離是他們談話中那種高傲態度以及作品的晦澀難懂所帶來的。

在節目播出之後,引發了巨大的爭議,有些人將他們的表現歸結爲:太“裝”了。

有些人卻說他們撲面而來的“高級感”,實在太迷人了。

作爲一名音樂工作者,在看完這期節目後,我更願意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這支樂隊。

從音樂作品的角度講,“後朋克”作爲一種起源於國外而小衆的風格,能看到一支國內的樂隊呈現出如此完成度的作品,應該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

而且由於樂隊核心華東留學德國的經歷,決定了這支樂隊不論從歌詞的內涵,還是歌曲的編配都有一種嚴謹而邏輯縝密的“高級感”,彷彿一臺精密無比的的德國產數控機牀。

據華東透漏,“重塑”在排練的過程中往往是一次只排十幾二十秒鐘的歌曲內容,然後一遍一遍的重複,直到形成“肌肉記憶”。

他們的鼓手面對鏡頭哭笑不得地說:“我感覺我的胳膊左右粗細都不一樣了。”

從這個樂隊幾人的性格和行事作風角度來講,他們既是高傲的也是謙虛的,他們的高傲來自於他們的滿腹經綸以及對自己作品的足夠自信;

而他們的謙虛則是他們修養的體現,就像在節目中大張偉“自取其辱”的問他們有沒有聽過自己的歌,華東說:“不好意思沒聽過,這是我的遺憾。”

綜上所述,我覺得你可以不喜歡“重塑”,但是你不能說他們“裝”,他們的作品以及他們的爲人處世都是表裏如一的。

就像上面提到的,對於“重塑”我們應當辯證地看待這支樂隊。

但是唯有一點,當重塑列舉着一條條他們的過人之處時,華東很驕傲地講到:“我們是中國唯一一支用純英文演唱的樂隊。”

就像五條人曾經在一席中講到的,在歌曲中運用哪一種語言取決於你創作的需要,這不應該是某種限制或者標準。

我認爲把“用純英文演唱”作爲一種標榜自己的標準是不合適的,倘若他們一直以此爲傲,那永遠只不過是一個高超的模仿者,而始終無法正式如何成爲一個優秀的創作者。

不論是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只要是“走心”的作品都是好的,並沒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

真正的大師,永遠懷着一顆學徒的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