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的鄉村“活”起來

——廣西以文化助力鄉村治理與鄉村振興

8月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金秀瑤族自治縣大嶺村,瑤族同胞表演的上刀山、下火海、踩犁頭、翻雲臺等民間絕技和民俗舞蹈,讓各地遊客驚歎不已,掌聲歡呼聲此起彼伏。

“每天都有好多遊客來村裏旅遊,我家通過表演和民宿,年收入有七八萬元。”大嶺村村民蔣桂合說,“祖祖輩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真沒想到能當上演員,靠古老的民族文化,在家門口吃上旅遊飯,走上致富路。”

在八桂大地,像這樣靠文化引領鄉村振興的實例不勝枚舉。曾經,青年外流,土地撂荒,組織渙散,缺乏產業,“空心村”比比皆是……一個個沉寂的鄉村成爲制約鄉村發展振興的瓶頸。近年來,廣西針對鄉村治理理念滯後、鄉村法治意識淡化、鄉賢作用弱化、村民凝聚力不強等問題,以健康向上的文化推動法治、德治、自治有機結合,有力促進了鄉村治理和鄉村振興。

紅色文化“火”鄉村

廣西是一片紅色沃土,有紅色革命紀念場所千餘處,每一處都是一座“精神高地”。各地充分發揮紅色資源優勢,讓紅色文化“火”起來,爲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盛夏雖是旅遊淡季,桂林的紅色旅遊卻似熱浪滾滾。“在甲天下的秀美山水間尋覓紅軍足跡,感悟紅軍精神,是一場身心的洗禮。”來自東北的遊客張文說。

在灌陽縣新圩鎮楓樹腳村新圩阻擊戰主戰場,大型實景劇《血色湘江》演出結束後,21歲的大學生李文科走下觀衆席,還不時回望穿着軍裝、背挎長槍的紅軍演員。“通過觀劇和走訪,我深刻認識到‘世上從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李文科說。

昔日小村莊,變身大劇場。這部融體驗、觀賞、教育於一體的紅色題材實景演出,已成爲灌陽縣紅色旅遊的扛鼎之作,不僅讓抗戰精神和紅色文化得到提煉與昇華,更改變了附近6個村屯1200多名村民的生活。

依託實景演出,村民蔣小華在陳列館附近建起了農家樂,取名紅楓山莊。昔日用來果腹的紅薯、紅米、南瓜等,成爲最受城裏遊客歡迎的“紅軍餐”,生意紅紅火火,還請了10多名服務員。在新圩鎮,60%的村民開起農家樂。紅色驛站、實景演出、體驗園等景區擁有員工260餘人,人均年收入近4萬元,羣衆演員300餘人,人均年收入超萬元。

被紅色資源帶“火”的不只楓樹腳村。在灌陽鎮大仁村、新街鎮江口村、洞井鄉保良村,村民們紛紛加入紅色旅遊產業大軍。婦女們一針一線縫製的紅軍形象飾品、披肩等紅色旅遊紀念品,成爲遊客競相購買的伴手禮。

“紅色文化已成爲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和農民增收新的動力點。”灌陽縣委書記周春湧介紹,目前,全縣有農家樂500餘戶,民間手工藝、土特產等六大類旅遊產品40多個,老區振興動力十足。

紅色文化推動鄉村振興,也促進鄉村社會治理。前些年,新圩鎮和睦村要修建一條道路,村民唐某因補償問題多次阻撓施工。72歲的老黨員蔣軍生登門勸說,用革命軍人的故事打動唐某,第二天即獲動工。“紅色文化潛移默化,黨員幹部擔當作爲,矛盾從不出村。”和睦村黨支部書記蔣軍發說。

“幾年前,村裏農閒時聚集搓麻將成風,村民常常因爲輸贏發生矛盾,甚至打架鬥毆。”新圩鎮黨委書記王龍告訴記者,村黨支部通過帶領村民發展紅色旅遊,羣衆“錢袋子”鼓起來了,遊手好閒的人少了,麻將聲也銷聲匿跡,新圩鎮連續10年沒有發生刑事案件。

灌陽縣江口村風光

法治文化“和”村民

步入容縣祖立村,綠意蔥蘢,文明語、文明畫隨處可見。村民龐兆章的房屋圍牆上,一條條村規民約映入眼簾:敬黨愛國,積極向上;以村爲榮,熱愛家鄉……

“村規民約簡單好記、通俗易懂,被村裏的文藝宣傳隊編成歌舞,時常傳唱。”村黨支部書記楊貴邦說,過去缺乏載體,生活生產需要大家共同參與維護、共建共治共享的要求難以落實,如今納入村規民約中,促進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形成有序和諧的文明鄉風。

法治文化推動鄉村治理,在廣西各地俯拾皆是。南寧市西鄉塘區以“法治宣傳、景區打造”爲理念,在忠良村、永安村、樂洲村等8個村推進法律服務進鄉村,通過建立鄉村法治文化主題公園,設立法治亭、法治文化長廊、法治主題牆、法治石、法治碑林等,讓村民和遊客在休閒娛樂中潛移默化獲取法律知識。

西鄉塘區還推進“一村一法律顧問”工作,選派35名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到“美麗南方”景區8個村擔任法律顧問,實現矛盾糾紛調解率100%,調解成功率達95%以上,使政策更加貼民心入人心。

“大家的事情大家議、大家管、大家辦。”永福縣龍江鄉通過成立紅白理事會、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協會、農村“三資”管理監委會等羣衆性自治組織,吸納一批村屯幹部、農村“五老”、社會鄉賢人士和村民代表參與到羣衆性自治組織中來,營造淳樸民風,讓鄉村更像鄉村。

在羅錦鎮下村白頭巖屯,有一條謙“讓”出來的便民路。這條路3米寬、20多米長,村民到河邊洗衣洗菜散步都十分方便。村鄉村理事會副會長王坤榮說,這條路原本是一村民的菜園地,在3年前的一次矛盾糾紛調解中,原主人主動把地讓出來修成了便民路。

在發揮自治調節作用的基礎上,永福縣還通過用活駐村民警、法律顧問、“呵護未來”志願服務隊三支專業隊伍,讓普法學法用法在鄉村蔚然成風。每個村都有警務室,派出專業人員擔任村法律顧問,還在18個矛盾糾紛較多的村設立“法律診所”,將問題化解在基層。

“美麗南方”忠良村村貌

鄉賢文化“合”鄉鄰

北流市白馬鎮扶陽書院內,最新一期“鄉賢榜”評選結果揭曉,來自各行各業的鄉賢,受到羣衆圍觀點贊。

“北流的鄉賢文化氛圍從古至今都很濃郁。”北流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黃勁說,扶陽書院始建於1883年,如今成爲白馬鎮羣衆瞭解當地人文歷史的窗口,也是逢年過節鄉賢聚會、爲家鄉建設出謀劃策的場所。

“道德楷模率先垂範,大夥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技術的搞培訓。”白馬鎮黃龍村村民張德陽說,羣衆在扶陽書院感受先賢的仁慈厚德,被選上的鄉賢積極投身家鄉建設,形成比學趕幫的氛圍。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生活富裕——玉林市鹿塘社區,是遠近聞名的公園式現代社區。然而在以前,這裏卻是一派凋敝景象。“當時這裏還叫鹿塘村,全村2600多人中有1600多人在外打工,基礎設施落後,水田荒廢,組織渙散,民心各異,形同一盤散沙,是名副其實的‘空心村’。”憶起往事,鹿塘社區黨支部書記陳健林不禁感慨。

“要讓凋敝的鄉村‘活’起來,讓隔閡的鄉鄰‘合’起來!”當時已在珠三角站穩腳跟的陳健林毅然回鄉,從經營民宿開始,逐步發展到從事自行車租賃、旅遊紀念品零售、特色餐廳、文化娛樂等業務,成爲村裏的致富帶頭人。在陳健林帶動下,外出青年陸續回鄉,或做產業,或辦文化,或搞旅遊,往昔“空心村”迅速轉身“實體村”。

鄉賢不但聚力鄉村發展,更架起惠民愛民的連心橋。北流市長江村陳姓老人育有3個子女,住房年久失修,希望子女幫助翻修加固屢遭拒絕。村裏“和事佬”陳賢德聽聞後,登門規勸,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句句話說到子女心坎上,3兄妹當場表態幫母親修繕房屋。

從鄰里家長裏短,到村屯“三通”工程、拆危改廁、河道改造、脫貧攻堅等工作,鄉賢人士無不主動靠前,起到溝通上下、協調左右的作用。“鄉賢從傳統‘老理’出發,從親情入手,憑藉長輩身份和品德威望,用百姓的‘法’,平百姓的‘事’,積極配合鄉村工作,幫助解決矛盾,共同建設鄰里和諧、顧全大局的村集體。”北流市委書記趙志剛說。

如今,北流市已建成13個鄉級鄉賢工作站、28個村級鄉賢工作室、69個屯級鄉賢之家,一個立體化、全方位的調解體系逐漸形成。自鄉賢組織成立以來,北流市鄉賢參與調處化解涉及土地、婚姻、鄰里關係、民生工程建設等各類矛盾糾紛調處率95%以上。

玉林市鹿塘社區一角

民族文化“樂”遊人

福綿區福綿鎮十丈村,擁有700多間連片明清和民國建築。近年來,當地政府引進專業團隊和村民合作,將古建築修舊如舊,重煥古村風韻。

“祖先留下來的財富,不能砸在我們手裏。”十丈村駐村第一書記陳桂春說,“在修復改造中融入地方特色農耕文化,讓人們記住鄉愁”。如今,這裏每天吸引大批遊客慕名而來,村裏外出務工的年輕人已有60%選擇回村發展。

乘着鄉村振興的東風,廣西越來越多有個性的特色村鎮正在崛起。目前,廣西有171箇中國傳統村落,654個自治區傳統村落,14個國家級特色小鎮,45個廣西特色小鎮,還有衆多特色文化村、生態示範村、田園綜合體等。這些村鎮或蘊含廣西悠久的歷史文化,或具有特色鮮明的產業形態,或環境美麗和諧宜居,或發展機制充滿活力,呈現出一幅活力十足的鄉村振興圖景。

每年5月1日,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古壯寨“開耕節”如約舉辦。村民通過偶耕、牛耕、挖田、砍田基等12道傳統農活的農事活動,向遊客展示別樣的農耕文化。在江底鄉建新村,黃家寨文藝隊自編自導自演的瑤族舞蹈《制鼓》一演就是38年,每每演出完畢,總會贏得熱烈掌聲。

像這樣活躍在鄉村的基層文藝隊,龍勝共有196支。他們以歌爲媒、以戲會友,每月搞場小聯誼,逢節來場大聯歡,鄉親們擁有了不落幕的文藝大舞臺。每年,各鄉鎮都會選送優秀節目參加全縣大會演,村民以能上縣級文藝會演爲榮,各村選拔的比賽被戲稱爲“村晚”。

在泗水鄉白麪瑤寨,曾傳唱着這樣一首山歌:“耕田耕地爲大本,哪有唱歌來養家?”令村民沒想到的是,時代變了,“唱歌養家”已不再是夢。前些年,寨子引進旅遊公司,45戶村民把土地流轉給公司種植觀賞菊花,輪流接待遊客,唱着山歌跳着舞就把錢掙了。

龍脊鎮黃洛瑤寨、馬堤鄉張家苗寨、平等鎮廣南侗寨……在龍勝,幾十個少數民族村寨被推到了旅遊開發前沿,他們依託山水風光,將服飾、舞蹈、音樂、建築等少數民族特色文化,盡情展現在遊客面前。

“民族文化是我們各族人民的根,是特色旅遊的魂。農村發展離不開文化的引領和滋養,鄉村治理和鄉村振興更需要文化自信和文化繁榮。”龍勝縣委書記周卉說,在文化濡染和文明浸潤下,一個個沉寂的鄉村“活”了起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