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情!雨情!水位告急!

超長待機“暴力梅”!

“空臺”7月緊跟着扎堆的颱風!

西北、華北遭遇新一輪強降雨!

今年的汛期

天氣氣候可謂是紛繁複雜

天氣過程一波接着一波

間不容髮

防災減災救災形勢十分嚴峻

有這樣一羣氣象人

他們不分晝夜把脈風雲變幻

任何一絲風雨的蛛絲馬跡

他們緊抓不放

風雨來襲,他們挺身上前

重大天氣來襲

他們是讓人安心的主心骨

——

他們,就是我們的首席預報員們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7位首席預報員

聽聽他們的汛期心聲。

一次過程一場仗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陳濤

陳濤在分析降水形勢。圖片由本人提供

“今年汛期太特殊了,江淮地區入梅早,梅雨期又很長,強降雨過程很多,強度很強,長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都出現了很嚴重的災害。”陳濤對今年的汛期感慨頗多,“我還沒有遇到過像今年這種情況,每一次天氣過程下來,都感覺就像打了一場仗一樣。”

陳濤的崗位是短期預報首席,他最關注的就是三天內強降雨的落區、強度及其極端性。三天以內是氣象災害防禦最關鍵的時候,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根據天氣預報採取各種防災減災措施。

“在這個時段,如果發現預報的不確定性很大或者數值預報出現明顯的偏差,我的心裏就會特別緊張。”陳濤說,這意味着不能機械地依靠客觀預報,而是要結合天氣實況和預報員個人積累的經驗綜合研判,得出預報結論。

7月17日至18日的天氣實況與數值預報存在着明顯的偏差,國內外所有的數值預報都報偏了。18日8時,王家壩水位27.81米,超警戒水位0.31米,情況十分危急。因此,18日下午,陳濤要製作訂正預報。

“這個時候預報員可參考的東西都不靈了,只能依靠經驗去做主觀預報。這需要預報員對數值預報的偏差以及所發生過的天氣過程有深刻的理解。”陳濤心裏很忐忑,如果預報錯誤的話,將產生很嚴重的後果。

最終,陳濤做出預報:“7月18日20時至19日20時,黃淮南部、江淮、江漢東部、湖南中北部、貴州東部、四川南部、雲南中北部以及遼寧東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其中,安徽西部、湖北東北部、湖南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暴雨(100~200毫米)。”天氣實況與預報基本一致,讓陳濤放下了懸着的心。

把好氣候預測關

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王永光

王永光在修改完善《2020 年“ 七下八上”期間氣候趨勢預測意見》。圖/宛霞

說起自己從事的氣候預測業務,王永光打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地講起了氣候預測的難度。

“這項工作很有挑戰性。”他直言不諱地說,氣候預測方法分爲動力模式和前兆信號兩種,相比較天氣預報,目前氣候預測所用方法達到的準確率還不太高,同時,氣候還受大氣圈、水圈、冰凍圈、岩石圈、生物圈等五大圈層及其相互作用的影響,這大大增加了氣候預測的難度。

儘管有難度,但王永光沒有被“挫敗”。自1989年從事氣候預測工作以來,他在氣候預測領域已摸爬滾打了31年這其中,最難啃的“硬骨頭”當屬汛期氣候預測。

自2003年開始,王永光做汛期氣候預測把關工作。他將自己的把關分爲兩個階段——2003年至2007年,2008年至今。其中,2003年至2007年,因爲剛接手汛期氣候預測把關工作,他的經驗不足,對中部型厄爾尼諾的影響不太瞭解,造成了偏差,因此他把關的汛期氣候預測準確率波動較大;2008年至今,他已能準確把握汛期旱澇趨勢,把關的汛期氣候預測準確率較高。

2008年至今,他共把關了5年汛期氣候預測

,其中由他把關的4年(2020年待評)國家氣候中心夏季降水氣候預測準確率在71分至76分之間,

準確率平均分爲73分,超平均預測水平6分。

王永光說,作爲首席預報員,做氣候預測業務把關意味着責任。尤其是值汛期的首席班,週期長,需要半年連續不間斷,會商多,還要做決策服務和公衆服務。

7月的“發條”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首席氣象服務專家韓秀珍

韓秀珍在分析遙感數據。圖/閆小娟

7月,對一千個人有一千種含義。對於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遙感應用室的每一位成員來說,意味明確且統一: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時刻來了。在這個汛情最緊張的時期,不管白天黑夜,主雨帶跳動到哪裏,遙感服務就得第一時間跟到哪裏。

首席氣象服務專家、正研級高工韓秀珍更不例外。今年,40多歲的她作爲主管災情業務團隊的負責人,要首次挑戰“團戰”,“卡節拍”“搭隊形”,帶好年輕人一起向前衝。

6月11日開始,主雨帶一直在長江中下游一帶徘徊。進入7月,降雨疊加效應逐漸顯現,江河湖庫受到嚴重威脅。

雨情一天一樣,水位一天一變,但大家都不想在這場賽跑中落敗,於是鼠標點擊得越來越快,幾個人每天離開值班室的時間也自然而然拉長到深夜十一二點。在7月11日,鄱陽湖汛情最緊張的節點,

“鄱陽湖水體變化監測圖”及時發佈。

強降水和長江中上游來水對鄱陽湖流域洪澇災害究竟有多大影響?這張圖可以給出最直觀的答案——藍色區域是7月2日的水體面積,紅色部分的是6天之內(到7月8日)增加的水體面積,面積大小,一目瞭然。

鄱陽湖水體監測產品一經推出,就幾乎全網傳播,甚至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松也用它來分析汛情——遙感圖真正走紅了。

17年,上千張遙感圖,打磨出了技術上的熟練。但40+帶來的經驗、敏銳、從容、共情,疊加對職業一如往昔的熱愛,同樣給了韓秀珍帶領團隊創造新驚喜的無限可能。

連軸轉,只爲精準預報

上海市氣象局王智

上海中心氣象臺首席預報員王智。圖/朱曄

“預警信號牽一髮而動全身,直接影響城市防汛、農業、消防等多部門聯動,我們必須提前向市委、市政府和防汛部門提供重要氣象信息專報,爲防汛行動安排留出時間。”

在42天梅雨季中,上海中心氣象臺共發佈16次暴雨藍色或者黃色預警信號。回憶起這些暴雨預警發佈過程,王智深感責任重大。

7月17日,太湖流域達到保證水位4.65米!太湖流域管理局、上海市氣象局、上海中心氣象臺太湖流域氣象中心啓動一級應急響應。

上海中心氣象臺進入“戰時”狀態,太湖流域防汛抗洪氣象服務黨員突擊隊迅速成立。“我要加入!”王智第一時間向黨組織報名,作爲已經有十年黨齡的黨員,他認爲在本職工作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踐行初心使命的時刻到了。

“到今天爲止,我們已經專題會商17次了。”王智說,每天早上組織與太湖流域管理局會商,提出氣象預報結論和防汛抗洪建議。他還奔赴太湖流域管理局,在太湖防汛抗洪兩省一市視頻會商中介紹太湖流域未來天氣趨勢和精細化的面雨量預報,爲後期流域防汛抗洪決策提供支撐。

令人欣喜的是,王智及其團隊提供的氣象產品,有力地幫助了太湖流域防汛工作。

“前幾天,我們判斷出太湖流域南部地區降水趨緩。”上海中心氣象臺決策服務科副科長劉敏表示,之後防汛部門就通過太浦河閘、望亭水利樞紐和常熟水利樞紐進行了有效泄洪。

根據上海市氣象局最新的會商意見,太湖流域管理局抓住了7月23日晚上之前窗口期加強排水,緩解了防汛壓力。

千里淮河的守望者

安徽省首席氣象服務專家葉金印

安徽省氣象局派出的專家指導組和阜陽市、縣局業務人員共同研判淮河上游天氣趨勢。圖/文王炯

7月20日8時31分,接國家防總命令,淮河王家壩閘時隔13年再次開閘泄洪,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濛窪蓄洪區啓用,自上游而來的淮河水一路奔湧流向蓄洪區。今年6月剛投入使用的王家壩氣象監測預警中心,已被洪水包圍。但駐守泄洪主戰場的氣象工作者無一撤退,這其中就有安徽省首席氣象服務專家葉金印。

此前,葉金印正在安徽省委黨校參加處級幹部培訓班封閉學習,每週只有週五下午才能回單位處理工作。淮河汛情有緊張苗頭時,考慮到葉金印從事淮河流域氣象服務已有15年曾兩次主持王家壩開閘泄洪決策氣象保障服務,安徽省氣象局副局長鬍雯主動向省委黨校提出,讓葉金印請假,和省氣象局紀檢組長張愛民帶隊的專家指導組直奔淮河防汛第一線。

7月12日到19日,王家壩站水位在8天之內上漲超過7米,在7月20日達到29.75米,超保證水位0.45米。

“7月17日,我和省局專家指導組進駐王家壩氣象監測預警中心,爲淮河流域洪水預報以及防汛指揮決策提供天氣監測和天氣預報信息服務。”葉金印說。

到崗後,葉金印顧不上休息,就迅速投入工作:

帶領技術人員對視頻會商設備進行更新,調試省氣象局派駐的應急氣象指揮車,開展現場保障服務;完善此前已開發的氣象業務服務系統,做好備份技術方案,確保業務服務不間斷;針對決策和公衆氣象服務產品完善模板,保證服務從形式到內容的一致;

鎖定預報服務着眼點,梳理形成服務思路,並對一線業務服務人員進行流域氣象服務要點和流程培訓。

開閘蓄洪前,防汛的重點需求在於淮河中上游降水過程及面雨量的預報。

“雨帶位置、走向和暴雨中心預報事關淮河防汛大局。如果雨帶位置位於沿淮中上游,且暴雨中心位置位於王家壩以上流域,極易形成洪水。這是由淮河上下游落差大造成的,洪水到王家壩後無法快速下泄,水位就迅速上漲。如果雨帶位置位於沿淮中下游,王家壩以上流域不是暴雨中心,汛情就會好得多。”葉金印解釋說。

氣象工作者提前開展蓄洪區短期氣象預報,實時進行短時臨近預報跟蹤服務,防止因出現強對流天氣造成轉移困難和人員傷亡。因預報準確,羣衆撤離轉移安置工作順利進行,7月20日凌晨3時轉移完畢。

預報準了,比喫蜜糖還甜

重慶市氣象臺李強

重慶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李強。圖/李俊

李強,重慶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一個五歲孩子的爸爸。稀疏的頭髮,深重的黑眼圈,見證了他11年的預報員之路。

“6·30”對於他來說是一個敏感的日期。“每年6月30日前後基本上都會有一次強降雨天氣過程,這是天氣系統的慣性。”李強笑着說,今年早早做好了準備。

6月30日12時,一份題爲“6月30日白天到7月2日夜間我市南部地區有強降雨”的重要天氣預報材料提前發佈,並迅速傳播。

7月1日2時,李強發現,回波圖在往渝東南發展。考慮到酉陽縣屬於重慶三個暴雨中心之一,他沒有猶豫,立即與酉陽縣氣象臺聯動會商。

7月1日5時40分,酉陽縣氣象局發佈強對流天氣警報消息。

收到氣象信息的地災巡查員田維和,一大早便起來巡查責任片區,那時雨還未下。

當他巡查到水井灣時,發現劉清澤屋後有一道長達30米、深約1釐米的新裂縫。經驗豐富的田維和頓時警覺,他猜測這裏可能會發生地質滑坡。

於是,田維和立即將情況告知劉清澤,讓他們儘快轉移避險。不久,只聽“咔、咔、咔”的聲響,劉清澤家不遠處的樹慢慢往下墜。

“要滑坡了。”他心中閃過這一念頭,大喊“滑坡了,快跑”!邊喊邊飛快衝向還未轉移的老人劉清澤家中,攙扶老人往外走。剛轉移到安全空曠地帶不久,半面山體開始崩塌,瞬間掩埋了劉清澤家的房屋。

當被問到“兩點一線”的生活是不是乏味時,李強說:

“不會,我喜歡這個工作,預報員做久了,有一種追求完美的心態,還有伴隨着壓力的強烈責任感。每次預報準了,減輕了災害損失,那種成就感真是比喫了蜜糖還要開心。”

守望長湖 晝夜不息

荊門市氣象臺梁濤

梁濤(中)和同事在分析天氣形勢。圖/代蕊

今年,湖北省荊門市遭遇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典型的超長梅雨期,出現了首個有清晰影像資料的龍捲風。超密集暴雨過程,成爲今年梅雨期的“招牌標籤”。

長湖位於荊州、荊門、潛江三市交界處,地勢低窪。周邊各地徑流全部匯流於此,外排通道少,水位暴漲達到保證水位,防汛形勢十分嚴峻。

從7月9日開始,他就駐紮在氣象臺,因爲“每一步都不能有差錯,精準預報才能保證百姓安全”。他叫梁濤,今年39歲,是荊門市氣象臺臺長,畢業於中山大學大氣科學系。

7月10日清晨,他揉了揉發脹的雙眼,打開電腦,像往常一樣調出最新實況、數值產品分析起來。“今晚到明天的天氣形勢不容樂觀,特別是長湖周邊。”梁濤說。

氣象臺迅速開始天氣會商。“這是個暴雨的天氣形勢啊,而且還很複雜。”分析的同時,梁濤邊說邊在天氣圖上畫出各種天氣系統,大家開始意識到此次預報的難度。

會商過後,梁濤立即向局領導彙報天氣過程,並開始製作服務材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應急局、防辦等單位的詢問電話一個接一個

10日20時,和省氣象局的會商準時開始。那時,長湖的南部已經有部分零星降雨回波開始發展。經過兩個小時的激烈討論後,荊門市氣象臺和武漢中心氣象臺終於達成一致結論。顧不上回家看孩子,梁濤趕緊把此次過程的重要天氣報告製作出來,而此時,全市各防汛部門都在等待這份重要天氣報告。

11日12時左右,降雨漸漸減弱,值班室衆人癱坐在桌前。五分鐘後,耳邊已經有鼾聲響起,但是梁濤還在忙碌着,繼續準備防汛服務材料。

汛期裏

他們

用專業精神

精準預報

回應着一次次向天的追問

每一次過程都全力以赴

當好“風雨守望人”

守護百姓安瀾

中國氣象報社 出品

作者:中國氣象報記者 宛霞 張明祿 盧健 李俊 王兵 謝麗萍 通訊員 楊悅 何瑋龍 朱曄 孫毅博 陳星

微信編輯:張娟

審覈:段昊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