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爲你搭配“ 一日三餐”

雙貝煲冬瓜

花蛤(300克)、冬瓜(300克)、蟶(250克)、排骨(220克)

調料:

鹽巴(適量)

製作步驟:

1、砂鍋內注入冷水開大火倒入洗淨的排骨。

2、倒入洗淨的花蛤。

3、倒入洗淨的蟶。

4、砂鍋內注入冷水開大火倒入洗淨的排骨。冬瓜去皮切大塊,大火燒開轉小火煲上1小時。

5、倒入冬瓜大火燒開小火煲15分鐘。

6、倒入鹽巴。

小竅門:

冬瓜如果入鍋早了就會比較軟爛,這個湯汁很鮮美了不需要再加雞精或者味精了。誰要一次性加足不能半中間加水不然會破壞湯裏的營養和鮮美的味道。胃寒的人少喫哦。

松茸燉雞

土雞(適量)

調料:

松茸(適量)、茶樹菇(適量)、竹蓀(適量)、薑片(適量)、枸杞(適量)

製作步驟:

1、松茸用清水先泡10分鐘,洗乾淨。

2、另外加入清水,蒙上保鮮膜,現在天氣比較熱,入冰箱冷藏泡製,我是提前一晚泡的。

3、燉湯前鮮茶樹菇洗淨,準備好薑片。

4、枸杞用清水泡發。

5、雞切成塊,洗淨,沸水焯兩分鐘。

6、焯好的雞撈起,用清水再次洗淨。

7、已經泡好的松茸,聞着很香。

8、最後將雞、茶樹菇、薑片、枸杞和松茸一起倒入砂鍋裏,泡松茸的水也一起倒入,再加入適量的清水,水開後小火煲兩個小時即可。

小竅門:

1、我最後還放了一些竹蓀,忘記拍照了,泡好的竹蓀是最後放入湯裏的,再燉20分鐘就可以了。

2、一般燉的雞沒什麼味道,大家不喜歡喫,其實可以做一個蘸碟,喫的時候蘸一下調味就很好。

3、喝湯的時候可以什麼都不加,一樣很鮮香,實在不習慣可以加一點鹽。

彩椒杏鮑菇煲

五花肉(150克)、杏鮑菇(2根)、紅黃彩椒(各1個)

調料:

冰糖(適量)、小蔥(適量)、薑片(適量)、大蒜(適量)、八角(適量)、桂皮(適量)、醬油(適量)、料酒(適量)、胡椒粉(適量)、油鹽(適量)

製作步驟:

1、將五花肉放入鍋中,加入少量的油,小火慢慢煸炒;

2、直至油脂煸炒出且表面微微發黃,下入薑片、蒜辮、八角、桂皮和冰糖一起翻炒;

3、再加入適量的醬油和料酒翻炒均勻後加蓋煮上兩、三分鐘;

4、下入杏鮑菇片;

5、慢慢煸炒,直至杏鮑菇發軟且微微出水;

6、下入紅黃彩椒片翻炒;

7、最後加入鹽和胡椒粉調味即可;

8、裝入小煲中,撒些小蔥,直接端上桌了。

小竅門:

1、此菜借鑑乾鍋菜的形式,先煸炒五花肉,將五花肉油脂煸出且表面微微焦黃後,加入適量的醬油和料酒加蓋煮上二、三分鐘讓五花肉成熟;

2、再加入杏鮑菇片,利用五花肉煸炒出的油脂和杏鮑菇中所含水分將杏鮑菇煸炒熟,不用另外再加水,這樣炒出來的杏鮑菇會很香;

3、由於彩椒含豐富的維C,且可以直接生喫,所以不需要炒很長時間,炒至八、九成熟時再加入,翻炒均勻後最後加入鹽等調味。

鮮蝦粉絲煲

基圍蝦(200克)、粉絲(80克)

調料:

香菇(幾朵)、肉餡(30克)、薑絲(適量)、生抽(適量)、黃酒(適量)、蠔油(適量)、胡椒粉(適量)、油鹽(適量)

製作步驟:

1、將粉絲提前泡好;

2、剪去新鮮的基圍蝦的鬍鬚,從背上用刀剝開;

3、這樣很容易的將蝦線挑出來;

4、將蝦全部處理好後,再準備些肉餡,薑絲,開了花刀的蘑菇;

5、燒熱鍋,放入適量的油,下入薑絲煸炒;

6、煸炒出香味後再加入肉餡煸炒;

7、翻炒變色後加入香菇一起翻炒;

8、翻炒幾下後加入處理好的鮮蝦,一起翻炒;

9、將泡好的粉絲墊在煲底;

10、將翻炒變色的鮮蝦放入煲中;

11、加入適量的生抽,黃酒,蠔油,再加入適量的水(水量可以多一些);

12、蓋上蓋,煲上五分鐘;

13、五分鐘後揭開蓋,加入鹽和胡椒等調味料;

14、混合均勻後,再將上面的鮮蝦和蘑菇擺放好;

15、上面點綴些苦菊即可;

小竅門:

1、粉條要提前泡發好;香菇上面打上花刀;姜切成絲;用刀在蝦背上剝一下,不僅能容易的去除蝦線,而且稍後煮時更入味;

2、爲了更加調動蝦的鮮味,只需加入少量的調料,薑絲和肉餡,先將它們煸炒出香味來,再依次加入蘑菇和鮮蝦翻炒;

3、不要翻炒太長時間,以便保持蝦的完整性,只要它變色後,就倒入鋪好粉絲的煲中;

4、加入適量的黃酒(黃酒比料酒更帶有點甜味),蠔油來去腥提味,再加入適量的水,水的量一定要大些,粉絲很吸水,而且粉絲只有充分吸收湯汁的味道纔會好喫;

5、蓋上蓋,燜煮五分鐘後,加入鹽和胡椒等調味即可;(燜煮的時間已用的粉絲爲主,如果是寬粉或紅薯粉,時間要稍微長點。)

6、講究點就將鮮蝦和蘑菇擺盤一下,如果等不急了,馬上就可以直接喫啦。

魚香茄子煲

紫皮茄子(一個)

調料:

青椒(一個)、肉末(適量)、姜(適量)、蒜瓣(適量)、蔥(適量)、郫縣豆瓣醬(一勺)、糖(一勺)、八角(一個)、生抽(一勺)、香醋(一勺)、雞精(適量)、高湯(或白水)(適量)

製作步驟:

1、將茄子切成大小合適的條狀。

2、青椒切段。蔥薑蒜切末。

3、茄子和青椒入熱油鍋內炸軟。

4、撈出瀝油。

5、鍋內留底油,爆香蔥薑蒜末和八角。

6、倒入肉末,翻炒均勻。

7、倒入一勺郫縣豆瓣醬,炒勻。

8、倒入炸好的茄子和青椒。翻炒均勻,關火。

9、將炒好的茄子和肉末倒入煲內,倒入用生抽、香醋、糖、雞精、高湯(或白水)勾兌好的汁。

10、中火燉10分鐘。

11、勾薄芡,小火3分鐘即可。

白菜粉絲煲

白菜(適量)、粉條(適量)

調料:

蔥姜(適量)、高湯(適量)、生抽(適量)、鹽(適量)、糖(適量)

製作步驟:

1、燒一鍋熱水,將粉條泡上。

2、娃娃菜一切八份,洗乾淨備用,蔥薑切片。

3、炒鍋倒油,炒香蔥姜。

4、將娃娃菜鋪在鍋裏。

5、放上泡軟的粉條。

6、倒入高湯,大火燒開,轉小火燜至粉條熟透。

7、開鍋,淋生抽,加鹽調味即可。

小竅門:

這樣的菜適合用砂鍋直接燜煮。我的小鍋很方便,所以沒有用砂鍋。

我所用的高湯實際上是煮魚的湯汁,這個比較隨意,用肉末或者五花肉也一樣可以的。

我用的純紅薯粉的粉條,用粉絲也是一樣的。

龍頭鮳豆腐煲

龍頭鮳(5條)、北豆腐(1塊)、大蔥(3張)、姜蒜(3個)、豆瓣醬(1勺)

調料:

蠔油(1勺)、生抽(2勺)、料酒(1勺)、老抽(1勺)

製作步驟:

1、豆腐切成1釐米厚的方塊

2、薑切片,大蔥切片,蒜去皮

3、豆腐魚去鰓去內臟洗淨切段

4、鍋裏用生薑擦一下,據說這樣不容易粘鍋

5、鍋裏放適量油,下入一半的大蔥生薑和大蒜,炒出香味

6、加入豆腐魚,鍋子晃兩下(儘量不用鏟子了,豆腐魚的肉太軟了)

7、加入一勺料酒,一勺蠔油,兩勺生抽,一勺豆瓣醬,一勺老抽,適量開水煮開(嘗一下鹹淡,進行調整)

8、煮開後加入豆腐,再次煮開(不能煮太久,水開馬上就關火轉移到砂鍋裏)

9、砂鍋底部鋪上另一半的大蔥生薑和大蒜

10、將豆腐連湯倒入砂鍋,煮3分鐘左右

11、將豆腐連湯倒入砂鍋,煮3分鐘左右

12、再加入龍頭鮳一起煮2分鐘即可

小竅門:

龍頭鮳的肉比較軟,所以煮的時間不能太長。

重慶雞公煲

雞肉(700克)、重慶雞公煲調料(70克)、水(70克)

調料:

芹菜(適量)、洋蔥(適量)、蒜頭(適量)、香菜(適量)、乾紅辣椒(適量)、黃酒(一勺)、生抽(一勺)

製作步驟:

1、新鮮的雞肉700克,切成大小合適的塊。(最好用仔雞,童子雞,生態雞)

2、將70克水和70克重慶雞公煲調料黃泥河均勻。

3、將雞肉醃製進去。

4、最好加保鮮膜醃製2小時以上。

5、準備好芹菜、香菜、辣椒。

6、大蒜剝好。

7、洋蔥切塊。

8、芹菜、辣椒切塊。

9、熱鍋涼油,爆香蒜頭和乾紅辣椒。

10、倒入醃製好的雞塊翻炒,加入適量的黃酒和生抽。炒至水分收幹。

11、倒入洋蔥、芹菜、辣椒,翻炒幾下即可。

12、倒入洋蔥、芹菜、辣椒,翻炒幾下即可。

13、煲內放適量熱水,燒開後倒入所有材料。關火悶上20分鐘。起鍋後放香菜。

豉香腐竹魚煲

魚中段(400克)、腐竹(50克)、幹香菇(5朵)、青、紅椒(各1個)、豆豉(適量)

調料:

蒜(2瓣)、姜(1小塊)、香蔥(3根)、香菜(少許)、料酒(適量)、蠔油(適量)、老抽(適量)、白糖(適量)、雞精(適量)、澱粉(適量)、鹽(適量)、油(適量)

製作步驟:

1、腐竹提前用冷水泡軟;

2、香菇提前用水泡軟;

3、魚切塊洗淨加鹽、料酒醃10分鐘;

4、用廚房紙吸乾水分,裹上一層幹澱粉;

5、鍋中多加一些油,放入魚塊半煎炸至兩面金黃;

6、瀝一下油;

7、泡好的香菇切片;青、紅椒切片;豆豉洗淨,姜、蒜切片;蔥、香菜切段;

8、泡好的腐竹切段,入油鍋中半煎炸至金黃撈出待用;

9、油鍋中先入薑片、蒜片、蔥白和豆豉炒出香味,再入香菇炒一會兒;

10、然後倒入青、紅椒炒勻;

11、倒入腐竹和魚塊炒勻;

12、芡汁:小碗中加蠔油、老抽、白糖、雞精和澱粉各適量加清水調勻;

13、把芡汁倒入鍋中炒勻;

14、最後轉入煲仔中,加蓋煲5分鐘,灑上香蔥和香菜即可。 #翻炒#煸炒#杏鮑菇收藏

1、松茸用清水先泡10分鐘,洗乾淨。

2、另外加入清水,蒙上保鮮膜,現在天氣比較熱,入冰箱冷藏泡製,我是提前一晚泡的。

3、燉湯前鮮茶樹菇洗淨,準備好薑片。

4、枸杞用清水泡發。

5、雞切成塊,洗淨,沸水焯兩分鐘。

6、焯好的雞撈起,用清水再次洗淨。

7、已經泡好的松茸,聞着很香。

8、最後將雞、茶樹菇、薑片、枸杞和松茸一起倒入砂鍋裏,泡松茸的水也一起倒入,再加入適量的清水,水開後小火煲兩個小時即可。

小竅門:

1、我最後還放了一些竹蓀,忘記拍照了,泡好的竹蓀是最後放入湯裏的,再燉20分鐘就可以了。

2、一般燉的雞沒什麼味道,大家不喜歡喫,其實可以做一個蘸碟,喫的時候蘸一下調味就很好。

3、喝湯的時候可以什麼都不加,一樣很鮮香,實在不習慣可以加一點鹽。

彩椒杏鮑菇煲

五花肉(150克)、杏鮑菇(2根)、紅黃彩椒(各1個)

調料:

冰糖(適量)、小蔥(適量)、薑片(適量)、大蒜(適量)、八角(適量)、桂皮(適量)、醬油(適量)、料酒(適量)、胡椒粉(適量)、油鹽(適量)

製作步驟:

1、將五花肉放入鍋中,加入少量的油,小火慢慢煸炒;

2、直至油脂煸炒出且表面微微發黃,下入薑片、蒜辮、八角、桂皮和冰糖一起翻炒;

3、再加入適量的醬油和料酒翻炒均勻後加蓋煮上兩、三分鐘;

4、下入杏鮑菇片;

5、慢慢煸炒,直至杏鮑菇發軟且微微出水;

6、下入紅黃彩椒片翻炒;

7、最後加入鹽和胡椒粉調味即可;

8、裝入小煲中,撒些小蔥,直接端上桌了。

小竅門:

1、此菜借鑑乾鍋菜的形式,先煸炒五花肉,將五花肉油脂煸出且表面微微焦黃後,加入適量的醬油和料酒加蓋煮上二、三分鐘讓五花肉成熟;

2、再加入杏鮑菇片,利用五花肉煸炒出的油脂和杏鮑菇中所含水分將杏鮑菇煸炒熟,不用另外再加水,這樣炒出來的杏鮑菇會很香;

3、由於彩椒含豐富的維C,且可以直接生喫,所以不需要炒很長時間,炒至八、九成熟時再加入,翻炒均勻後最後加入鹽等調味。

鮮蝦粉絲煲

基圍蝦(200克)、粉絲(80克)

調料:

香菇(幾朵)、肉餡(30克)、薑絲(適量)、生抽(適量)、黃酒(適量)、蠔油(適量)、胡椒粉(適量)、油鹽(適量)

製作步驟:

1、將粉絲提前泡好;

2、剪去新鮮的基圍蝦的鬍鬚,從背上用刀剝開;

3、這樣很容易的將蝦線挑出來;

4、將蝦全部處理好後,再準備些肉餡,薑絲,開了花刀的蘑菇;

5、燒熱鍋,放入適量的油,下入薑絲煸炒;

6、煸炒出香味後再加入肉餡煸炒;

7、翻炒變色後加入香菇一起翻炒;

8、翻炒幾下後加入處理好的鮮蝦,一起翻炒;

9、將泡好的粉絲墊在煲底;

10、將翻炒變色的鮮蝦放入煲中;

11、加入適量的生抽,黃酒,蠔油,再加入適量的水(水量可以多一些);

12、蓋上蓋,煲上五分鐘;

13、五分鐘後揭開蓋,加入鹽和胡椒等調味料;

14、混合均勻後,再將上面的鮮蝦和蘑菇擺放好;

15、上面點綴些苦菊即可;

小竅門:

1、粉條要提前泡發好;香菇上面打上花刀;姜切成絲;用刀在蝦背上剝一下,不僅能容易的去除蝦線,而且稍後煮時更入味;

2、爲了更加調動蝦的鮮味,只需加入少量的調料,薑絲和肉餡,先將它們煸炒出香味來,再依次加入蘑菇和鮮蝦翻炒;

3、不要翻炒太長時間,以便保持蝦的完整性,只要它變色後,就倒入鋪好粉絲的煲中;

4、加入適量的黃酒(黃酒比料酒更帶有點甜味),蠔油來去腥提味,再加入適量的水,水的量一定要大些,粉絲很吸水,而且粉絲只有充分吸收湯汁的味道纔會好喫;

5、蓋上蓋,燜煮五分鐘後,加入鹽和胡椒等調味即可;(燜煮的時間已用的粉絲爲主,如果是寬粉或紅薯粉,時間要稍微長點。)

6、講究點就將鮮蝦和蘑菇擺盤一下,如果等不急了,馬上就可以直接喫啦。

魚香茄子煲

紫皮茄子(一個)

調料:

青椒(一個)、肉末(適量)、姜(適量)、蒜瓣(適量)、蔥(適量)、郫縣豆瓣醬(一勺)、糖(一勺)、八角(一個)、生抽(一勺)、香醋(一勺)、雞精(適量)、高湯(或白水)(適量)

製作步驟:

1、將茄子切成大小合適的條狀。

2、青椒切段。蔥薑蒜切末。

3、茄子和青椒入熱油鍋內炸軟。

4、撈出瀝油。

5、鍋內留底油,爆香蔥薑蒜末和八角。

6、倒入肉末,翻炒均勻。

7、倒入一勺郫縣豆瓣醬,炒勻。

8、倒入炸好的茄子和青椒。翻炒均勻,關火。

9、將炒好的茄子和肉末倒入煲內,倒入用生抽、香醋、糖、雞精、高湯(或白水)勾兌好的汁。

10、中火燉10分鐘。

11、勾薄芡,小火3分鐘即可。

白菜粉絲煲

白菜(適量)、粉條(適量)

調料:

蔥姜(適量)、高湯(適量)、生抽(適量)、鹽(適量)、糖(適量)

製作步驟:

1、燒一鍋熱水,將粉條泡上。

2、娃娃菜一切八份,洗乾淨備用,蔥薑切片。

3、炒鍋倒油,炒香蔥姜。

4、將娃娃菜鋪在鍋裏。

5、放上泡軟的粉條。

6、倒入高湯,大火燒開,轉小火燜至粉條熟透。

7、開鍋,淋生抽,加鹽調味即可。

小竅門:

這樣的菜適合用砂鍋直接燜煮。我的小鍋很方便,所以沒有用砂鍋。

我所用的高湯實際上是煮魚的湯汁,這個比較隨意,用肉末或者五花肉也一樣可以的。

我用的純紅薯粉的粉條,用粉絲也是一樣的。

龍頭鮳豆腐煲

龍頭鮳(5條)、北豆腐(1塊)、大蔥(3張)、姜蒜(3個)、豆瓣醬(1勺)

調料:

蠔油(1勺)、生抽(2勺)、料酒(1勺)、老抽(1勺)

製作步驟:

1、豆腐切成1釐米厚的方塊

2、薑切片,大蔥切片,蒜去皮

3、豆腐魚去鰓去內臟洗淨切段

4、鍋裏用生薑擦一下,據說這樣不容易粘鍋

5、鍋裏放適量油,下入一半的大蔥生薑和大蒜,炒出香味

6、加入豆腐魚,鍋子晃兩下(儘量不用鏟子了,豆腐魚的肉太軟了)

7、加入一勺料酒,一勺蠔油,兩勺生抽,一勺豆瓣醬,一勺老抽,適量開水煮開(嘗一下鹹淡,進行調整)

8、煮開後加入豆腐,再次煮開(不能煮太久,水開馬上就關火轉移到砂鍋裏)

9、砂鍋底部鋪上另一半的大蔥生薑和大蒜

10、將豆腐連湯倒入砂鍋,煮3分鐘左右

11、將豆腐連湯倒入砂鍋,煮3分鐘左右

12、再加入龍頭鮳一起煮2分鐘即可

小竅門:

龍頭鮳的肉比較軟,所以煮的時間不能太長。

重慶雞公煲

雞肉(700克)、重慶雞公煲調料(70克)、水(70克)

調料:

芹菜(適量)、洋蔥(適量)、蒜頭(適量)、香菜(適量)、乾紅辣椒(適量)、黃酒(一勺)、生抽(一勺)

製作步驟:

1、新鮮的雞肉700克,切成大小合適的塊。(最好用仔雞,童子雞,生態雞)

2、將70克水和70克重慶雞公煲調料黃泥河均勻。

3、將雞肉醃製進去。

4、最好加保鮮膜醃製2小時以上。

5、準備好芹菜、香菜、辣椒。

6、大蒜剝好。

7、洋蔥切塊。

8、芹菜、辣椒切塊。

9、熱鍋涼油,爆香蒜頭和乾紅辣椒。

10、倒入醃製好的雞塊翻炒,加入適量的黃酒和生抽。炒至水分收幹。

11、倒入洋蔥、芹菜、辣椒,翻炒幾下即可。

12、倒入洋蔥、芹菜、辣椒,翻炒幾下即可。

13、煲內放適量熱水,燒開後倒入所有材料。關火悶上20分鐘。起鍋後放香菜。

豉香腐竹魚煲

魚中段(400克)、腐竹(50克)、幹香菇(5朵)、青、紅椒(各1個)、豆豉(適量)

調料:

蒜(2瓣)、姜(1小塊)、香蔥(3根)、香菜(少許)、料酒(適量)、蠔油(適量)、老抽(適量)、白糖(適量)、雞精(適量)、澱粉(適量)、鹽(適量)、油(適量)

製作步驟:

1、腐竹提前用冷水泡軟;

2、香菇提前用水泡軟;

3、魚切塊洗淨加鹽、料酒醃10分鐘;

4、用廚房紙吸乾水分,裹上一層幹澱粉;

5、鍋中多加一些油,放入魚塊半煎炸至兩面金黃;

6、瀝一下油;

7、泡好的香菇切片;青、紅椒切片;豆豉洗淨,姜、蒜切片;蔥、香菜切段;

8、泡好的腐竹切段,入油鍋中半煎炸至金黃撈出待用;

9、油鍋中先入薑片、蒜片、蔥白和豆豉炒出香味,再入香菇炒一會兒;

10、然後倒入青、紅椒炒勻;

11、倒入腐竹和魚塊炒勻;

12、芡汁:小碗中加蠔油、老抽、白糖、雞精和澱粉各適量加清水調勻;

13、把芡汁倒入鍋中炒勻;

14、最後轉入煲仔中,加蓋煲5分鐘,灑上香蔥和香菜即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