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而将他的事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便是他的第四子燕王朱棣。朱棣当上皇帝后面临着父亲朱元璋和侄子朱允炆同样的难题,既怕皇权瓜分不敢设立丞相,又苦于每天政务的繁忙。于是最终用创建内阁的方式完美解决了这一问题,可内阁大学士等于说皇帝的私人秘书。虽然品级不高,单位却至关重要。为了防止内阁权利的不断集中,无奈之下成立东厂组织从而牵制内阁。第一:宦官跟皇帝最亲近,朱棣私自更改朱元璋皇明祖训

1:宦官是伺候皇帝起居,自然跟皇帝更加亲近

内阁大臣终究还是外人,而真正跟皇帝关系最近的只有宦官。自古以来宦官专权问题最严重的的朝代就是东汉,唐朝,明朝。内阁大臣最多和皇帝吃工作餐,跟每天伺候皇帝起居的宦官比起来还是差很多。朱元璋时期的太监最多收拾收拾屋子,扫地,干杂货。有一天伺候朱元璋多年的老太监询问他对一个政治案件的处理想法,老朱听到后勃然大怒。把那个人赶了出去,另外在宫门外设了一块铁牌,内臣不得干政。

2:朱棣为了避免内阁不断做大的问题,设立东厂组织,重用宦官

朱元璋在宫门外设了一个铁牌,叫内臣不得干政。到了朱棣这会把他改了,把皇明祖训里面的内臣不得干政改成内臣没有皇帝的命令不许干政。这么一来,宦官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到了中后期政治腐败等因素,王振,刘瑾,魏忠贤为首的三大太监祸乱朝政。第二:朱棣重视宦官的原因,内阁官员被太监监视,重设锦衣卫

1:朱棣重视宦官的两大原因,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皇权

朱棣之所以如此重视宦官,无不外乎有两大原因。一个原因是平衡内阁的权利,另外一个原因则是让这些宦官变成自己的耳目,知道他们都听他的。帮助他去调查了解情况,所以说宦官对于一个专制的皇帝来说必不可少。

2:朱棣时期内阁官员一度被东厂监视,皇帝内臣权利很大

有一天这个文渊阁有一个官员中午喝了酒,当时明文规定中午办公是不能喝酒的。那个时候没有那么多限制,喝多了自然就困了,回到文渊阁办不了事,躺在地上睡着了。可这个文渊阁可是在东厂宦官的监视之下,马上便把消息报告给朱棣。朱棣一听大怒,让人把他的官职给剥夺,贬到下面当吏员。等到去当吏员的时候,东厂探马回报说这个人一直规规矩矩,还真的站在那里当起吏员。朱棣心想这个人有点意思,于是把他叫回来,重新入职文渊阁。

3:东厂不能满足朱棣,于是恢复锦衣卫让双方再次互相牵制

朱棣真的想强化对于所有官员的管理和统治,光有一个东厂很明显还不够。于是又有一个机构得到了重用,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锦衣卫。这个组织早在朱元璋时期就已经成立,相当于宪兵队。老朱晚年的时候觉得锦衣卫太过残忍,于是把他废除。朱棣当上皇帝又把它给恢复了,而且他把锦衣卫分为两大机构。一个机构去管理仪仗,工匠,另外一个机构专门管理刑狱上的事情,锦衣卫的权利再度开始膨胀起来。双方互相牵制,达到自己专权的目的。

不管是什么事什么人都不可能那么完美,更何况是皇帝。哪怕是众人皆知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是靠玄武门之变上位,任何人都有污点。朱棣一生做出那么多功绩,可是杀人多重用宦官等都是从他这开始。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我觉得功大于过。以上便是小殷说历史的原创文章,有不同意见和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喜欢我的可以点赞关注和转发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