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廳3》那會兒,有個大V評價王俊凱“即便不當明星,也能在職場迅速嶄露頭角”。

這個評價基於中餐廳中,王俊凱處理問題時的客觀的思維模式。就是說,他提的每一個建議,是基於數據和市場的判斷的,而不是一味地表達“我覺得怎樣怎樣”。

印象比較深的是,黃曉明提議晚點去超市買海鮮,小凱基於《中餐廳2》的經驗,瞭解到8到9點海鮮會賣完,於是提議早點去。

在《我們的樂隊》中,王俊凱的表現似乎在印證着博主的話。

回看我《我們的樂隊》,小凱第一次見到謝霆鋒和蕭敬騰比較拘謹,說話不是很多,默默做着手邊的事情。看得出兩位蠻喜歡他,一上來就說年紀最小的都是被寵的。蕭在彩排時更一個勁地誇他聰明。

這個時候,他是被照顧的團寵的角色。錄製幾期後,小凱展現了他“皮”的一面,這裏面有兩層含義:一是,他作爲主持人肩負起了調節現場氛圍的責任。比如,點評表演時,cue主唱“你的眼線是自己考慮的嗎”,逗得所有人哈哈大笑,輕鬆緩解現場緊張的氣氛。

二是,他一次比一次放鬆,平衡好了自己在節目組、選手、兩位總裁之間的角色,更自在、更舒服地表達想法、建議。在做好這些的同時,還帶來了一些驚喜。

我一直強調,看我們的樂隊你很難察覺王俊凱只有20歲。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謝霆鋒和蕭敬騰對他雖寵,但也非常平等地與他交流,尊重他的意見,真正是拿他當合作夥伴對待的。

這是來自前輩和領導層面的認同,無論是在職場,還是生活中,都非常重要!我認爲,得到這一切都是基於王俊凱把王總的角色,做得非常出色。

對待上面,流暢地表達想法,適當調節氣氛,甚至主動做過PPT彙報樂隊的情況。一個小細節,蕭敬騰、謝霆鋒習慣用繁體,所以他倆拿到的是繁體版。

對待下面,輸出專業意見,關心樂隊成員。在他們不被理解時,第一時間表達愛護,爲他們懟樂評人也是A到爆了!

所以,無論是在兩位總裁還是選手們那裏,他都得到了非常真誠的稱讚。未來很長,值得期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