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被大明末代皇帝崇祯拉下权力顶峰的宦官,他的崛起与陨落是一个传奇,因为他的崛起源于崇祯哥哥朱由校,而他的陨落则败于崇祯皇帝朱由检之手。不少人认为崇祯把魏忠贤除掉,导致东林党人一党做大,导致大明的天平倾斜,那么魏忠贤不死,大明就真的不会亡吗?笔者以为纯粹是无稽之谈!

魏忠贤到底有何能耐?

魏忠贤能从市井赌徒一步步进入大明皇廷之内,得益于一个人那就是他的引路人魏朝。这魏朝是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的下属,有了宫廷内的大太监这靠山,魏忠贤的好运开始来了。正是因为魏朝的引荐,魏忠贤这才有机会客氏碰上面,这是这位皇帝的乳母客氏为魏忠贤的飞黄腾达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魏忠贤到底有着什么样的能耐,会让客氏对他倾力相助?得益于他之前市井的那一套,相对于客氏而言,之前对食的魏朝相比魏忠贤少了些新鲜劲。

如果单纯以为魏忠贤只是谄媚之人,不学无术那就大错特错了,他本人虽然不认识字却不影响他当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他本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记忆力不错,更好阿谀奉承之词。有客氏在一旁帮抢,天启帝朱由校对其也是信任有加。据《明史》记载,魏忠贤在渐渐取得天启帝的信任之后,更是不遗余力引导朱由校沉溺倡优声伎、狗马射猎之中。简单的说就是皇帝你一边玩去,朝政有我魏忠贤替你看着呢!天启帝倒也如魏忠贤所愿,渐渐远离朝政,安心在后宫之内做他的木艺作品去了。

魏忠贤为何会被诛除?

皇位更替对于魏忠贤而言,绝对不是值得庆祝的事情,因为新继位的皇帝是天启帝的弟弟朱由检,在朱由检还是信王之时,魏忠贤的屡屡不法之事就传至信王之耳。所以新朝新气象,除掉魏忠贤必然会是朱由检的首要目标。那么权倾一时的魏忠贤,为什么会被刚继位的朱由检轻易拿下?是因为出现浙江嘉兴贡生钱嘉征控诉开始的?有这么简单吗?他一介贡生能例举出魏忠贤十大罪状,其中蔑视皇后这一条他是如何知道的?这背后显然是有后台人物指引他这么做,这人除了皇帝之外,还能有谁!

魏忠贤时期掌控下的东厂,所能达到的掌控能力,会让这一位寂寂无名之辈的奏折呈上御案前?显然不能!那为什么还是被呈于御案前?不得不说彼时的朝局已非魏忠贤所能左右,他之所以能在天启帝嚣张跋扈,不外乎皇帝的格外恩宠,既然皇帝能给予,自然也能收回。而朱由检显然不会给魏忠贤享受恩宠的机会!其实,就魏忠贤在掌权期间的所作所为,新帝拿他开刀以谢天下,显然很符合天下百姓心声。

大明的灭亡与魏忠贤被诛有关系?

很多时候我们会有一个误区,会认为魏忠贤把持朝政的时候,虽然朝廷内外风声鹤唳,但是不至于内外交困,甚至落得被大清取代的局面。魏忠贤有这样的能量,还会让刚继位的朱由检迅速拿下?所以说魏忠贤之死,是大明亡国的导火索,纯粹是无稽之谈!大明为什么会亡?天灾人祸加皇帝无能!要知道崇祯皇帝当政的十七年里面,大明的好运似乎都用完了,说十年九旱一点不为过。这样的情况下,给了崇祯出了一道很大的难题。而可惜的是崇祯皇帝太年轻了,无治理国家的统御能力,他不知道该信谁不该信谁!

人祸,是指群臣向背,真正想有说作为的大臣,要么被阉党所害,要么被东林党人所排挤,这样的情况下还能谁肯站出来,替崇祯皇帝谋划大明的未来?崇祯原本以为诛掉的魏忠贤这样的大蠹之臣,朝廷的吏治变回焕然一新,然而党争所带来的负面效果日益凸显,不得已的情况下又开始重用宦官,看似是平衡朝廷局面,却将大明拖入万劫深渊。

皇帝无能。崇祯皇帝是由信王的角色转变为皇帝的,他的哥哥天启帝驾崩之前将大明托付与他,他继位为帝之时才十七岁,最为要命的是他之前没有受过帝师的相关培训,虽然他在位期间比较勤勉,但是一定程度上来说结果不如人意。不能因为他的勤政而掩盖他无能的事实。

总结:魏忠贤被诛之后,大明开始走下坡路,李自成,吴三桂,清军入关,这一些的严重后果为大明带来了灭顶之灾,所以一定程度上会有人认为是崇祯除掉魏忠贤所带来的的后遗症。对于这样的无稽之谈,只能说不是替崇祯找借口,就是在替魏忠贤树立重要性,大明的灭亡究其根源还在皇帝本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