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孩子睡觉有多么困难你知道吗?尤其是五岁以前精力充沛的小孩,简直就是恶魔一般的存在。

哄孩子睡觉有多么困难你知道吗?尤其是五岁以前精力充沛的小孩,简直就是恶魔一般的存在。

不仅是你这么认为,19世纪的欧洲人,更需要让孩子们早点睡觉。工业革命让城市里挤满了穷人,他们必须每天到工厂上班,才能勉强挣够一家人的面包钱。相信我,除了五六岁以下的孩子,大家都在为生计奔忙——五六岁以上的孩子,要么去工厂当童工,要么去街上偷窃,要么去给有钱人扫烟囱。

说这么多是为了告诉大家,那些五岁以下还完全不懂事的孩子,很难有人照顾。于是,穷人家庭很可能联合起来请一个保姆,同时照顾至少十几个孩子。

不要指望这些保姆多么尽心尽意,毕竟她们的薪水很低。于是,为了减少孩子们大声哭喊的情况,保姆们就会买来便宜的“平静糖浆”,哪个孩子哭了就往嘴里滴两滴。然后,孩子就安静了,老老实实睡觉了。

这是什么神药,居然这么有效?很简单,糖或者蜂蜜水,里面加上鸦片或者吗啡,超强镇静剂。

你也许不敢相信,但是在当时这是合法的药物,大家都在用。

劳累一天回到家的母亲,简单地喂孩子几口吃的,就会给他们一点甜甜的鸦片糖浆,然后一家人美美地安然入睡……

和当时中国遍地烟馆抽鸦片不一样,欧洲人更喜欢鸦片酊。鸦片酊最早的发明者名叫帕拉赛尔苏斯,他是15世纪的著名医生。所谓鸦片酊,就是把鸦片和其他一些奇怪的东西混合在一起,加上一些香料制成的。到了17世纪,托马斯·桑德尼汉简化了鸦片酊的制作工艺,把鸦片溶于酒精之中,加上肉桂丁香调味就行了。

这种神奇的液态药品非常畅销,它的口感更好,效力更强,而且价格便宜,服用方便。

于是,几乎所有阶层,都把鸦片酊当成日常必备品。

1821年出版的《一个鸦片吸食者的自白》中,作者就写道:“这是一种万灵丹,能治愈所有苦痛。幸福,用1便士就能买到。”同一年英国伦敦一磅(约为453.6克)面包的价格约为2.1便士——大家算一下就知道,当时鸦片酊有多便宜。

所以,不仅是穷苦家庭的孩子,就连富裕家庭的孩子,都会经常服用鸦片酊——毕竟当时的人们认为,这种药效果很好,而且大家都在吃,也没听说吃死人的。

没听说不代表没有,有资料显示,19世纪的有些保姆或者疲惫的母亲,会给孩子加大剂量喂鸦片类药品。不少孩子睡着之后再也没有醒来,只不过,人们很少会将罪魁祸首指向鸦片,毕竟那个时代孩子的死亡率超高。

那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时代,孩子们能长大真的很不容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