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网上冲浪,偶尔看到狄龙一部电影中的剧照,不禁心酸起来,这还是曾经那个“不做大哥好多年”的宋子豪吗?

追根溯源,才发现这是狄龙演员生涯的最后一部作品《大鱼》,剧中他是个配角,拍摄于2017年, 2020年3月29日在网络平台播出。

一部小成本制作的电影,剧本经不起推敲,自然而然的扑街也是情理之中。

看完之后满脑子的问号,人与自然的主题很突兀,比不上宫崎骏笔下的真正的人与自然。

唯一让我心里泛起涟漪的就是那位曾经的大哥——狄龙。

狄龙奠定了我对男性的审美,如今再看,眉眼间依旧有当年豪哥的样子,但已垂垂老矣,一种英雄迟暮的悲凉袭上心来。

对他的回忆更多的是在《英雄本色》这部旷世经典,那时候狄龙正值壮年,张国荣还是位翩翩美少年,周润发的小马哥更是意气风发。

时光荏苒,岁月是如此的公平,没有人能够与时间抗衡,曾经烈火如锦的少年,如今是混于尘世的大叔,狄龙如是,发哥也是如此,唯有爱美的哥哥将美好的自己以他的方式留在了世上。

今74岁的狄龙,不知道闲暇之余,会不会想起那个香港电影黄金时代下绚烂夺目的自己?

01鲜衣怒马的少年

1946年,狄龙出生于广州新会的一个小村落里。

父亲娶了两房老婆,亲妈育有二子二女,二妈也生了好几个孩子。

那时候内地正处于动荡不安的年代,家里人口众多,生活自然拮据,三餐不济。

从没抱怨过环境,狄龙中学毕业后,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南下香港谋生,小工长工都做过,还做过酒店服务生。

后来在一家洋服店从学徒做起,耐着性子做了几年,成了徒弟熬成了师傅。

家中的经济状况也因为他好转了很多,可是当了师傅后,他并没有很开心,而发现这其实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于是萌生退意。

而那时邵氏正好处在同行竞争的水深火热之中,开始扩展,招兵买马,狄龙抱着试试看的原则报了名。

02快意恩仇的江湖大侠

就这样,1968年狄龙考入了邵氏南国演员训练班,与邵氏签了8年的合同。

其实那个时候,狄龙也追星,他最喜欢的就是武侠片导演张彻,是他的铁杆粉丝。

谁也没想到偶像和粉丝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张彻《死角》的选角上,狄龙崇拜的望着张彻,而张彻一眼就看中了这个高大健美的新人。

张彻可以说是狄龙的伯乐,他花心思培养狄龙,让他学开车、跳舞、骑马等等,这些经历,为他的演员生涯增色不少。

虽然拿到的酬劳没有洋服行师傅的酬劳多,但是狄龙乐此不疲,家里人也很支持他。

那个时候张彻和胡金铨可以说是邵氏的两大王牌,邵氏许多武侠电影都是出自二人之手。

张彻御用男主中,除了有狄龙,不得不提的就是姜大卫,他们二人“狄姜”时代曾经风靡香港,“双侠”称号更是人人皆知。

姜大卫的人生也颇具传奇,他和狄龙同一年进入邵氏,并且都是被张彻这个人挖掘看中。

1969年《死角》上映,狄龙饰演男主张纯,男二就是姜大卫。

此后二人一直合作了7年,整整28部作品,从1971年的《双侠》开始,《新独臂刀》、《刺马》、《报仇》等电影都受到了香港以及南洋观众的喜欢。

七年来,二人一刚一柔,一庄一谐完美融合,在荧幕中散发出明亮的光芒。

从同期,到朋友,到兄弟,再到决裂,二人的关系如他们合作的作品一样,竟然惊人的相似。

1973年《刺马》之前,两个人还是荧幕双侠,而这部作品中,狄龙演了反派,姜大卫还是大侠。

后来影片拿奖了,狄龙这个反派的风头盖过了大侠姜大卫,拿下了金马奖优秀演员特别奖和亚太影展优异演技奖。

而同年姜大卫也凭借《叛逆》拿下了亚太影展优异演技奖。

人红是非多,人们慢慢的开始比较起二人的演技,纷争也自此发生,二人的关系也越来越僵。

《刺马》可以说只是埋下了二人决裂的隐患,二人见到这些比较和纷争也只是一笑哂之,狄龙还当起了姜大卫处女作《吸毒者》电影的男主,可见二人当时的关系很不一般。

直到1975年,《倾国倾城》传出配角抢戏,光彩盖过主角的论调,二人之后再也没有合作过,曾经的惺惺相惜,肝胆相照再也看不到了,世事怅惘奈若何,他们用自己的风华正茂成就了彼此。

直到现在依旧有人拿狄龙和姜大卫比较,其实这真的很没有意思,二人彼此衬托,彼此成全,当年邵氏的影星并不少,如果他们不是搭档,拍出来的戏说不定还没有这么绚烂夺目,这样的双子星,为何要拎得如此之清呢?未免落下乘,过于俗套了。

03儿女情长的侠客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导演楚原出现了,他和古龙合作,以古龙小说为蓝本,拍出《英雄无泪》、《流星蝴蝶将》等经典之作。

1976年,狄龙也不再和张彻合作,而是选择加入了楚原和古龙,参演《天涯明月刀》,开启了另一段武侠的传说。

那个时候,古龙初见狄龙,就认定了他心目中的楚留香非狄龙演不可。

楚原镜头下的狄龙,不同于张彻镜头下,张彻镜头下狄龙充满了阳刚之气,而楚原镜头下更多了一丝细腻,儿女情长。

《多情剑客无情剑》、《三少爷的剑》、《楚留香》、《萧十一郎》等等作品让狄龙的荧幕形象更加饱满,成为了大侠时代的标杆。

从1971年《双侠》开始,狄龙的人气一直都在飙升,有他的电影票房都很不错,而且每年都拿奖,在邵氏没人能够撼动他的地位。

那个时候的狄龙正值25岁,意气风发,信心倍增,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过气,会没有资源。

可是他却没有发现,出走邵氏,建立嘉禾的邹文怀在那一年签了李小龙,依旧沉浸在自己的快意江湖之中。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影视圈被越来越多的电影公司瓜分,邵氏再也不可能一家独大,邵逸夫看到电视剧盛行,于是就决定转型了,旗下的艺人也纷纷开始演电视剧,姜大卫都拍起了电视。

连着拍了3部武侠剧的狄龙没有大荧幕上的那种风范,自然而然扑街了,于是执拗的他坚决不愿意转向小荧幕,与邵氏的关系也开始慢慢变僵。

1985年,临近合约到期的狄龙,隐隐感觉到了不对劲,因为以往都是邵氏提前续约的,这次却没有那么主动了,果不其然,合约到期那一天,“感谢多年来你对公司做出的成绩”一纸书信中断了他和邵氏的17年情缘,那一年狄龙已经39岁了。

狄龙被邵氏抛弃了,他也慢慢开始意识到自己,已到中年,再也回不到那个接戏,拿奖拿到手软的时候了。

常年在邵氏的片场,让狄龙与外界产生了脱节,突然的离开让他不知所措,他只能在邵氏附近租了个房子,每到晚上,倚在窗前,看着这个庞然大物里灯火通明。

直到现在,只要是邵氏开口,只要是张彻邀请,他都会去尽最大的努力去客串,去表演,因为他的根在邵氏。

04大哥落魄之时

邵氏之后,狄龙变了,他开始思考究竟自己该怎么办,他彷徨过,苦恼过。

找到昔日的旧人,却没有要到角色,他突然发现自己当时只顾着拍戏,忘记了和人交心,真朋友没有几个。

后来当他找到当红的午马时,后者告诉他“你记着,永远不要求人!你帮人,跟你求人,大不相同。”

一语惊醒梦中人,是啊,自己辛苦求来的角色,真的就是适合自己的吗?他开始放下身段,甘心为大咖们做配角。

直到1986年,《英雄本色》上映,狄龙不再展示美貌和武功的角色,而是一句“不做大哥好多年”圈粉无数,拿下了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

狄龙的展翅高飞,被邵氏看在眼中,于是打电话让他去客串一部戏,并特意说明:“并不是你翻红了,而是大家想你了”

狄龙也丝毫不计较,回邵氏帮忙,不再质问邵氏抛弃自己。

1986年后,狄龙凭借着演现代影片,给观众营造了一个荧幕大哥的形象,不同于他的大侠,却更胜往昔。

90年代之后,已经年近天命之年的他,开始考虑起自己的处境,他明白了影片市场的残酷,看惯了演员的优胜劣汰,决定终结自己的大侠时代,淡出演艺圈,回归了生活。

05爱一人,相守一生

生活中的狄龙有一个相伴他几十年的妻子陶明敏,还有个英俊的儿子谭俊彦(狄龙是艺名,本名是谭富荣)。

其实妻子在14岁的时候就认识了狄龙,那个时候狄龙25岁,5年后,陶明敏便嫁给了这个陪她长大的人,那个时候狄龙正值事业巅峰,虽然二人的婚姻有过危机,狄龙也比妻子大11岁,但是二人却能一直扶持走到现在,实属不易。

狄龙的一生,没有对不起谁,在演艺圈他一向以大哥自居,很照顾自己的后辈,为人细心善良,对家人照顾也颇具贴心。

比如对待张国荣,虽然他年长一些,但是二人因为多次合作,感情非常深厚,张国荣事件之后,当媒体问到狄龙之时,他连忙制止“不要说了,不要说了,是一个悲剧,悲剧”。还没说完,便哽咽,看的让人落泪。

如今再见大侠,皆是满满的回忆,最初是被他的容颜之美所吸引,再之后,随着他的电影,才慢慢的感受到他中年的悲悯,老年的温暖。

喜欢狄龙,不只是喜欢他青春时的颜,也喜欢他的不圆滑,不变通,喜欢他做什么事如孩子般的坚持,如今七十岁的他依旧身姿挺拔,年纪虽大,但眼神坦荡,宛如年轻时候的真诚。

少年潇洒,中年坚韧不拔,经浮沉冷暖,赤心如初,对于狄大侠,尊敬与喜欢已经超脱了皮相,不光爱他青春绮丽的时辰,也爱他苍老的灵魂。

-END-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