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來看,一個大國的崛起通常有兩種形態:一是和平崛起。二是通過戰爭來完成。

如果能以和平的方式崛起,當然值得稱讚。但是,很難。因爲,一路走來必然會遭到遏制與打壓。強者會擔心被超越而打壓你;比你弱者會因爲嫉妒而“使絆子”。這是“人性”,國家間亦是如此。

從社會層面來說,常聽到這樣一句話:“親願親好,鄰望鄰好”。這個說法“沒毛病”,大抵也是如此。不過,不要忘了,這個論斷也是有前提條件的。那就是必須是在“自己更好”的前提下。否則,也難免會在心裏有“酸溜溜”的感覺。這是人之常情,當也不必“粉飾”。國家間的關係其實也類似於此。

縱觀人類歷史,真正以和平方式崛起的國家可以說是“少之又少”。因爲,一個國家的崛起,似乎或多或少的伴隨着戰爭。不管是在歐洲還是在亞洲,這種例子可以說枚不勝舉。對內來說,必須要依靠強有力的統治才能形成“合力”,對外必然會通過擴張來獲取崛起的資源及利益。而擴張則必然遭到對方的反抗。然後自然會以戰爭來解決。

從歐洲內部來說,不管羅馬帝國,還是奧匈與普魯士,亦或是法國,它們的崛起無不伴隨着血腥的戰爭。不要說是域外國家的人們,即便是它們歐洲內部,亦有諸多的崛起“殉葬品”。而從世界角度來說,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的崛起也都伴隨着對外的擴張及戰爭。具有日不落帝國之稱的英國自然也不例外。而今日之俄羅斯有着世界第一的國土面積,它的崛起也同樣伴隨着數不盡的戰爭。這些現象足以說明,舉凡大國崛起,基本上都經歷了腥風血雨。

以上所舉的例子,可以算作是通過擴張,殖民和戰爭而成功崛起的例子。儘管它們現在多數都已經凋零。但在一定時間段內,它們畢竟實現了自己的訴求和目標。比如說英國和俄羅斯,它們儘管已經沒有了往昔的榮耀,但仍然是目前屈指可數的世界級國家。不過,也有兩個國家在試圖通過戰爭而崛起的過程中失敗了!其實,不僅是失敗,而且被打得個“稀巴爛”。它們就是德國和日本。

德國一直都有一個稱霸歐洲的夢想,然而,歷史卻又並不“眷顧”它。日耳曼人以嚴謹和堅韌著稱,從表面上看,他們似乎也很理性。不過,也許他們的性格中有“矛盾”的一面,也許是因爲被“渴望”衝昏了頭腦。總之,他們的理智又常常會被“狂熱”所取代。所以纔有了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通過明治維新,日本人的觀念有了更新。特別是在管理和科學技術層面能夠向西方學習和考慮。因此,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發展。然而,此時的日本卻有了野心,它已經不滿足於成爲一個富裕小島國,它渴望自己能夠成爲一個可以擁有世界事務話語權的重量級國家。而要成爲一個世界上都舉足輕重的國家,必然要有足夠的發展資源和勢力範圍。因此,日本軍國主義在日本國內逐漸有了市場,向外擴張成爲了日本的核心訴求。於是,它和德國一起發動了堪稱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浩劫,即第二次世界大戰。

人類社會畢竟是向前發展的,世界文明也是在不斷進步的。這也就決定了日本和德國的命運。在世界正義力量的團結協作下,經過數年的殘酷戰鬥,曾不可一世的納粹德國及軍國主義日本終被“打敗”。這兩個國家也被打成了一片廢墟。儘管日本和德國二戰後在滿目瘡痍的國土上又奇蹟般建成了現代化國家,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們依靠戰爭來崛起的想法無疑是失敗的。當年的那股狂熱也使自己的國家及民衆付出了慘重代價。至今,日本和德國仍然不能算是個擁有完整主權的國家。

不得不說,在大國崛起的道路上,美國是個“另類”。因爲,美國既是依靠戰爭而崛起,同時又不是完全依賴戰爭。確切的說,美國是靠“兩條腿走路”才成爲世界第一霸主國家的。從歷史來說,通常情況下,舉凡“老二”上位,必然要與“老大”展開一場腥風血雨的殘酷戰爭。而美國則不是如此。美國是通過二戰這場集團式的戰爭確立了世界的最強的地位,然後又通過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巧妙”地從世界“老大”英國人手中奪取了“金融”權力,同時也等於宣告徹底取代了英國。而在冷戰中,美國依靠強大的整體實力,通過硬實力與蘇聯針鋒相對,通過軟實力向蘇聯施加巨大的心理壓力,最終使蘇聯不堪重負而“轟然倒塌”。美國也就順理成章的確立了超霸地位。

從英國人手中奪下“老大”地位,到戰勝蘇聯贏得冷戰,確立超霸地位,美國人實際上並沒有對英國和蘇聯開過一槍一炮,可以說是“兵不血刃”。然而,如果就此斷言美國的崛起並沒有通過戰爭來實現的話,則又不辯證了!因爲,美國人只是沒有對這兩個國家直接發動戰爭而已,直白的說,儘管形態不同,但其中蘊含的戰爭因素卻又是實實在在的。比如從英國人手上奪取“老大”位置,那是恰逢德國和日本崛起,英國似衰而未衰之際,美國的加入二戰恰逢這個節骨眼上。直白的說,如果美國不參戰,那德國也必然會取得英國。所以,美國的參戰也就具有“恰逢其時”的效用。而美國之所以能夠取得冷戰的勝利,美國強大的軍力同樣具有不可替代的擠壓作用,而儘管沒有開火,其實已經勝似“開炮”。只不過戰爭的“形態”不同而已。

當蘇聯的崛起似乎“勢不可擋”之時,美國用“冷戰”淘汰了蘇聯。當日本有了咄咄逼人之勢頭時,美國用經濟和金融這個“槓桿”使日本停滯了二十年,再回首時,日本已經被美國拉開了更大的差距。其實,這也是一場戰爭,只是沒有“硝煙”而已。

從蘇聯及日本的例子不難得出結論,那就是,一個大國在崛起過程中,如果僅有和平理念是遠遠不夠的。道理很簡單,不管比你弱的,還是比你強的,它們都不可能在你崛起的道路助力。弱者出於“羨慕嫉妒恨”的心理,如果不在背後“使絆子”,那已經是“燒高香”了;而實力與你相近者,必然會形成競爭態勢,所以,他們不可能放過“排擠”你的任何機會。而比你強者,那就更不用說了,你的實力越是靠近它,它對你的遏制和打壓就會更激烈,更嚴酷。甚至於,它會“不惜一戰”。因爲,它不可能眼睜睜的“看”着你超過它。綜上所述,舉凡一個大國要崛起,“和平崛起”自然是最高境界。但是,同時也必須做好“兩手準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