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是“國際左撇子日”。你知道中國女排有多少左手將嗎?

丁霞就是個純正的左撇子,不管是喫飯還是發球、扣球,她都用是左手。小時候她寫字也愛用左手,經常因此被爸爸打手。如今在比賽中,經常能看到她在二三號位之間突然暴起,出其不意地用左手將球狠狠扣死,她也因此有了“丁接應”的雅號。

“其實我右手也能扣,自我感覺還行,但是真的實踐肯定不行。”丁霞告訴“我愛女排”(ID:welovevolley)。那麼是不是可以練一練,爭取左右開弓呢?丁霞樂了,“早沒考慮這事了,現在年紀已大,現在發展是不是有點晚了?”

曾春蕾、李盈瑩都是球迷熟知的左手將,她們左手進攻的線路、力量俱佳,成爲中國女排重要的得分手段。曾多次入選國家集訓隊的陳佩妍,也是一名正宗的左手接應。

不過,左手球員並不一定是天生的左撇子。著名排球評論員李穎回憶,在她的職業生涯中,見過不少球員平時都是用右手爲主,但爲了打球,從最初練習排球開始就用左手,比如崔詠梅、宋妮娜等名將。中國女排目前年輕的二傳孫燕,也是從右手改成左手的。

也有一些天生的左撇子,最終卻成了右手球員。比如胡銘媛,她從小就是左撇子,測肌肉時左手的力量更大一些。但剛接觸排球時,她不太清楚左右手分別有什麼優劣勢,看別人都是右手,也就學着用右手打了。“我現在左右手的動作還算協調,但是左手的手法就不行了,畢竟沒正經練過。”她說。

和打球一樣,胡銘媛寫字也是在上學時就糾正成了右手,現在唯一能體現她天生左撇子特徵的是,用左手拿筷子喫飯。

和胡銘媛情況相似的是顏妮,她雖然是右手球員,但拿筷子卻用左手。也就是說,在目前的國家隊中,用左手拿筷子喫飯的人,比用左手打球的人還多!

一些動作尚未完全定型的年輕球員,甚至可以做到左右手自如切換。天津女排的00後小將陳博雅,一直習慣於右手進攻,在國少隊打的也是主攻位置。今年在隨天津隊集訓時,她卻被發現改用左手並出現在接應位置上,主帥王寶泉解釋稱她的右肩出現傷病需要休養,所以開始練左手進攻。

在場上,左手球員往往能夠給對手造成不一樣的威脅。朱婷告訴“我愛女排”,留洋生涯中,她相處最多的左手球員是瓦基弗銀行隊的二傳奧茲巴依。如果對手陣中有左手攻手,比賽前教練會向球員們強調一下,提醒注意。

李穎介紹,左手球員在選擇位置時多數都參考了自己的特點,左手球員最適合的位置是二傳,其次是接應。“對於二傳來說,用左手進攻或進行二次吊球,都非常有掩護性;對於接應來說,左手進攻在二號位是正面,非常順手。雖然不是特點決定你打什麼位置,但大概率還是會把左手隊員安排在二傳和接應,極小概率會在主攻和副攻。當然這些也不是絕對的,也要看隊員的特點和適應球的能力。比如李盈瑩,她在四號位的進攻效率好於在二號位,所以教練就把她放在主攻位置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