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着美團、拼多多、小米等“後起之秀”的崛起,中國互聯網三座大山——BAT“三分天下”的格局已然被打破。但不管互聯網風雲如何變化,阿里和騰訊都始終站在食物鏈頂端,其江湖地位至今無人能撼動。

這兩大互聯網巨頭的賺錢能力更是非同小可。就拿騰訊來說,從剛剛發佈的2020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可以看出,騰訊第二季度營收1148.8億元,淨利潤393.1億元,大概每天能賺3.6億。同時,業績報告還顯示,騰訊最近6個月的薪酬支出爲319.64億元,按照騰訊70756名員工計算,人均月薪達到了7.5萬,也就是平均年薪90萬元。

看到沒有,一天就能賺3.6億,騰訊的賺錢能力還真不是一般的企業能比。不過有意思的是,跟阿里巴巴不同,彷彿騰訊越賺錢,罵它的人就越多,這到底是爲什麼呢?我去網上仔細看過網友的評論,他們吐槽騰訊無非是因爲兩個原因,而這兩個原因似乎成了騰訊的“原罪”。

第一個原因是抄襲。騰訊可以說是伴隨着中國互聯網發展起來的企業,從最初幾個人的小公司,發展成如今國內數一數二的互聯網巨頭,其間經歷的坎坷少有人知。但從QQ到微信,騰訊就一直揹負着“抄襲”的罪名,只要你一說騰訊好,黑騰訊的人就會用抄襲給你懟回來。

但我不知道大家對抄襲和模仿的含義是否瞭解?抄襲更多是指照抄他人的產品,而模仿則是利用別人的架構,加入自己的想法,以做出更適合用戶的產品。如果說騰訊一直在抄襲他人的產品,我相信騰訊的產品不可能做出這麼多適合國人的產品,騰訊的規模也不可能有如今的規模。

我只能說,罵騰訊的人多,只能證明騰訊成功了,纔會招來“槍打出頭鳥”之禍。不管哪個行業,互相模仿、借鑑都是常有的事,真正走到最後的往往不是那些發明者、創造者,而是站着巨人的肩膀上,不斷創新迭代的企業。

第二個原因是遊戲。一直以來,在很多人眼裏,玩遊戲不是健康的休閒方式。再加上很多小孩子因爲癡迷遊戲而荒廢學業,使得很多家長對遊戲“恨之入骨”,因此會將罪責轉移到研發遊戲的公司。而騰訊的遊戲業務在國內是做得最出色的,自然也就成了大家的“出氣筒”。

其實國內做遊戲的公司又何止一家,馬雲曾經堅稱不會做遊戲,收穫了不少粉絲,同時也讓騰訊捱了不少“耳光”,但現在阿里也做遊戲了。此外,網易、盛大、世紀華通都在做遊戲,國內做遊戲的公司更是數不勝數,2019年光倒掉的遊戲公司就有18710家,你想想沒倒下的還有多少,爲什麼就只罵騰訊一家呢?

魯迅有一篇文章叫做《罵殺和捧殺》,開篇第一句是:“現在有些不滿於文學批評的,總說近幾年的所謂批評,不外乎捧與罵。”這句話放在當今中國科技/互聯網行業同樣適用,中國科技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離不開任何一家科技企業,希望大家不要捧也不要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