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说旅行,人生在于行走,旅途需要记录。可以说作为河西走廊之中重要的一个郡,张掖一直以来都不缺知名度,就连曾经最辉煌的凉州武威渐渐失去名气的时候,张掖却凭借着七彩丹霞依然成为个大媒体的热点。

因此大部分旅行者来到张掖的话,第一时间就去七彩丹霞打个卡,住上一晚就匆匆而走。但是作为被誉为金张掖的宝藏地,张掖自古以来就凭借着重要的地理和丰富的资源被美称为塞上江南。

在小马看来,这个“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甘州当江南”的张掖,可谓是山川奇秀俊美,文物古迹众多,因此完全可以在结束了七彩丹霞的旅行之后在张掖市区待上2天时间,相信一定会有一次丰富的人文体验。

张掖整个城区不大,但在这个仓促的空间中,却云集了不少仿古建筑以及货真价值的古迹,城北的鼓楼,城南的大佛寺,土塔以及木塔等等,建筑看起来不起眼却都被列入了中国重点文保单位,况且景区与景区之间距离不远,完全可以通过步行的方式走完。

第一站:鼓楼

和西安钟鼓楼分开建造的方式不同,张掖将钟和鼓的作用全部集中在一个建筑中,形成了这个钟鼓楼的建筑,但建筑风格却完全参照了西安的钟楼模式。鼓楼地处张掖的市中心,东南西北四条大街汇集于此,目前这个建筑更是成为了河西走廊中目前存在最大的鼓楼建筑。

整个鼓楼建在了砖砌的坛上,主题建筑为三层木构塔形,重檐四面坡,攒尖顶。这种飞檐翘角的风格完全彰显出了明代时期的建筑气息。

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完全可以从北往东,从东往南,从南往西顺时针的绕一圈,会发现设有“居延古牧”,“金城春雨”,“祁连晴雪”和“西关晓月”的牌匾,分别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古代张掖的奇观景致。

第二站:大佛寺

沿着鼓楼往南走就可以看到一个藏传佛教的佛塔,这就是张掖市区的土塔,土塔旁边就是大佛寺。这座最早建于西夏时期的寺院,凭借着主殿中亚洲最大的室内泥塑大卧佛而成名。

整个大佛寺虽然如今仅存中轴线的一些建筑,但是在这里面却可以看到明清时期的壁画,看到身长34.5米的卧佛,看到别具一格的西游记壁画以及出土众多经文的藏经殿,主殿外面两侧的贴近浮雕等,都让大佛寺看起来非常的厚重。加上西夏国寺相传也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出生地,因此也让大佛寺看起来更多了几分皇家气息。

第三站:木塔

逛完了大佛寺之后,沿着大佛寺路往北走就可以看到一个高高的古塔,这就是张掖的木塔,同样被列入了中国重点文保单位。毕竟这是最早建于北周时期的木塔,据传说这个塔在建造的时候并没有用到一钉一铆,全靠斗拱、大梁和立柱建造。

远远望去整个木塔看起来所用的材质是木结构,但其实这是修补后的木和砖结合的建筑。不过看起来多少有些单调,于是小马并没有买票进入,反倒是在木塔后面的一个建筑中,我却找到了不少的古遗存,其中一个碑文中刻有骆驼的样子,或许见证着丝绸之路的模样。

这就是曾经河西走廊中繁华的张掖郡,如今依然彰显着它的繁华,吸引着众多旅行者来这里打卡。不论是自然风景还是人文古迹,总有一个地方会让你惊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