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說旅行,人生在於行走,旅途需要記錄。很多人到了內蒙古旅行的話,首先一定會去的就是大草原,畢竟在這裏你可以看到天蒼蒼野茫茫的壯美之景,再或者是來一隻烤全羊做一個完美的喫貨。比不過作爲喜歡人文旅行的小馬而言,來到一座城市的話,一定會到這裏的博物館走走看看,在這裏尋找到塵封已久的城市底蘊。

到了內蒙古旅行,想要通過博物館去了解這個地方的人文底蘊的話,那麼一定要去呼和浩特的內蒙古博物館。在這裏幾乎涵蓋了內蒙古地區最珍貴的文物。這是一個創建於1957年的博物館,如今成爲了中國的一級博物館。顯然和國內那些網紅的陝西曆史博物館,南京博物院相比,內蒙古博物館不論是名氣還是文物數量都可謂是遜色了許多。

不過內蒙古博物館的特色並不在於館藏數量,而在於這裏保留下來衆多關於草原文化和草原絲綢之路中的遺存,同樣非常期待。那麼到了內蒙古博物館,有哪些必須一看的文物呢?跟着小馬一起來看看吧!

可以說在小馬看來,在內蒙古博物館中最驚喜的就是草原絲綢之路中的遺存,從絲路過來的產於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玻璃杯;戰國時期有着濃濃遊牧民族氣息的金冠和金步搖;奢華無比的虎形金飾牌等等,都呈現出曾經草原絲綢之路的繁華和往來頻繁。

像這個透明的玻璃杯就是小馬在內蒙古博物館中看到最喜歡的一件,它是1000多年前通過草原絲綢之路帶過來的玻璃杯。這個玻璃杯可是內蒙古乃至中國境內遼代墓葬中出土的最爲奢華和完好的一個玻璃品。杯體通透,呈現出綠透明狀,據說這種工藝在當時只有中亞地區的工匠才能製作出來。

在玻璃杯的旁邊有一個展櫃中的金器一下子就吸引到了我,畢竟它們看起來是如此金碧輝煌,而這些金器非常類似之前在湖南省博物館中看到的阿富汗文物特展中游牧民族的物品,也或者它們共同之處就在於帶着濃濃的草原民族風格。

其中最奢華的就是這個鎮館之寶--匈奴王金冠莫屬。曾經出土於鄂爾多斯市,可以看得出來不論是造型還是配飾,這個金冠都帶着濃郁的草原文化。整個金冠主要分爲了兩個部分,分別是冠和額圈。

冠部分是一隻站立在刻有狼羊咬斗紋的底座上的展翅雄鷹,額圈部分則是用三條半圓形金條榫鉚插合而成的冠底,分別刻畫了臥虎、臥式盤角羊和臥馬,從細節處可以看得出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藝。如今它更是成爲了中國現存唯一的一個匈奴貴族金冠飾。

除了匈奴王金冠之外,在內蒙古博物館內還藏着不少特色草原貴族使用過的金器,比如鹿首金步搖冠同樣彰顯出遊牧民族的傳統飾品;比如上圖這個金冠,同樣算是其中的精品,不論是整體,還是裝飾品上的松石,瑪瑙,翡翠等,都彰顯出貴族氣息。

當然作爲草原絲綢之路上重要的一站,內蒙古博物館內館藏的文物不僅僅只有小馬剛纔提到的這些遺存,在這裏你還可以看到奢華的金盃,世界上現存的最早的鈔票實物“中統元寶交鈔”,大量的窯藏瓷器等等都呈現出草原文化的高度發達。

相關文章